烘培与烘焙没有太多的区别,从字面的意思上来讲。
1、烘焙用火烘干茶叶、烟叶等,烘培指在物料燃点之下通过干热的方式使物料脱水变干变硬的过程,烘培是方言并不在汉语词语里记载,也就是说没有这个词语但是民间有使用的就变成了约定俗成的词了。
2、烘焙是面包、蛋糕类产品制作不可缺少的步骤,通过烘焙后淀粉产生糊化、蛋白质变性等一系列化学变化后面包、蛋糕达到熟化的目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中无论是人们的主食还是副食品烘焙食品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我国烘焙食品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
3、烘焙水平再好最终是要反映在面包上才行,一般需要品鉴的都是artisan bread也就是手工面包,可惜这种面包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能买到的地方都不多,你怎么区别是商业面包还是artisan bread,配料表一定要干净不能有面包改良剂,baguette的原料很简单最基础的四样是面粉、水、盐、酵母。
不是的一般我们所谓的生茶与熟茶,主要是指火而言,依焙火时间长短及焙火的轻重,又可分为:一、轻焙火茶:亦可称生茶。
二、中焙火茶:亦可称半生熟茶。
三、重焙火茶:亦可称熟茶。茶叶一般以烘焙程度分----极轻火、中火、重火极轻火烘焙----生茶:龙井、碧螺春、白毫乌龙(东方美人)轻火烘焙----生茶:包种茶、高山乌龙、冻顶乌龙 中火烘焙----半生熟茶:乌龙茶、高山乌龙水仙、佛手、铁观音 重火烘焙----熟茶:铁观音、水仙。
对于喝茶的人来说,如果茶叶出现受潮、杂味、臭菁味等问题时,怎么办呢?将茶叶丢弃吗?
不妨将茶叶复焙(烘焙),那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茶叶的烘焙,可以将茶叶的水分、杂味、臭菁味未去除尽,而成品茶由于时间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使 茶叶变质,香气散失。
再次烘焙却可解决上述问题,可以说茶叶烘焙主要目的在去除水分、杂味、臭菁味,增加储存空间,延长茶叶存放寿命,附带的也能焙制出特殊的口感、独特的香气(需要专业的烘焙工具),配合每一个爱茶的人,得到所喜爱的茶汤风味与口感。
茶叶受潮,放入烤箱100度低温烤20分钟后凉干。
不属于。
茶醋及茶醋饮料,涉及一种茶配制品,尤其是涉及一种茶醋及其茶醋饮料.提供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茶醋,茶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茶醋由茶叶,白酒,糖和醋酸菌组成,按质量百分比其含量为茶叶10%~15%,白酒27%~32%,糖8%~12%,醋酸菌0.02%~0.05%,余量为水.制备时将茶叶浸泡在水中,过滤后得茶滤液;在茶滤液中加入白酒,糖和醋酸菌,经发酵后过滤得成品.茶醋饮料由茶醋和果汁,饮用水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茶醋,果汁的含量分别为30%~40%,10%~15%,余为水.制备时在茶醋中加入果汁和水即得成品.具有茶的浓香味,口感好,酸甜爽口,加冰或冷藏后,口感更佳.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
1、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2、红茶的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
3、白茶是我国特产,主产于福建省。白茶在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
4、黑茶的干燥有烘焙法、晒干法,以固定品质,防止变质。
茶叶烘干机械:茶叶烘干机是依靠流动的热空气来干燥茶叶的,载运茶叶的工作部件是链板、百页、网带、孔板或槽体。
抽湿单丛茶与有烘焙过的单丛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有碳火的火香味,后者虽然没有了碳火味,但是多了茶叶的青味,类似新工艺制作的清香型铁观音,有着自然清新的青草味道。
抽湿是一种新工艺,抽湿茶”的做法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把最后一道工序烘焙改为用机器抽湿,继而用冰箱低温保存茶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茶叶的色泽较为翠绿,从外观上明显区别于传统工艺的单丛茶,感觉抽湿茶香气比较高扬,入口清爽,味道也比较香,清香烘焙香气更浓郁一些。
烘焙通过焙茶机、电焙笼等设备烘焙出的茶,虽然在效率上有所提高,并降低了制茶所需的时间以及人力。
温度以不超过110度为宜,时间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温度高低
温度高低是决定茶叶品质的主要因子,当温度升高时,茶叶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出来,而后香气伴随着水分蒸发出来,大部分香气成分中的芳香精油,类沸点均在150度以上,因此烘焙的温度应在150度以下,通常以不超过110度为宜。
通常较粗老的茶叶需较高的烘焙温度以藉焦糖产物掩盖粗老茶叶的粗菁 味;细嫩茶叶则温度不可太高,而延长时间以使茶汤滋味转甘醇而香味又能适当发扬为原则。
二、烘焙时间长短
同样温度下较嫩的茶叶耐火力较弱,烘焙时间宜缩短,反之较粗老的茶叶耐火力较强,烘焙时间需较长;粗制茶发酵程度较充足者,耐火力较弱,时间要缩短,反之要延长;外形紧结的茶叶耐火程度高,需较长的再烘焙时间,反之则缩短时间。
绿茶常温一般情况下一年左右,黑茶5年至20年,红茶1年至3年,白茶1年至2年,黄茶一年左右,青茶1年至2年。影响茶叶保质期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
1、黑茶:
一般认为砖茶存放10至15年,千两茶10至15年,散茶5至10年,其经济,品饮价值较高,高档原料制作的精品茶存放1至2年即有较好的口感。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一般而言,生茶的保质期在5年左右,熟茶经过特殊发酵越陈越香,茶叶保质期在15年以上。
一般茶叶的保质期多久
2、绿茶:
绿茶保质期在常温下一般为一年左右。绿茶由于没有经过发酵,保存方面要求相对其它茶类要高,保质期也最短。如果保存得当,保质期也可以延长。
3、红茶:
一般红茶的保质期都比较短,一般是1年,次摘和秋摘的红茶保质期为1-2年,锡兰红茶保质期比较长,二年的比较多。散装红茶的保质期,一般是18个月,一般袋装红茶保质期是24个月,罐装或用铝箔纸包装的红茶可保存三年左右,纸袋包装的红茶可保存两年左右。
4、白茶:
一般的茶叶保质期为两年,因为过了两年的保质期,即使保存的再好,茶的香气也已散失殆尽,白茶却不同,它与生普洱一样,储存年份越久茶味越是醇厚和香浓,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一般五六年的白茶就可算老白茶,十几二十年的老白茶已经非常难得。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高,因此老白茶极具收藏价值。白茶说是越陈越好,当然也是要在保存的好的前提下,白茶一般是要密封保存的,不然会散失其中的水分或潮湿。保存好才能达到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5、黄茶:
黄茶属发酵茶类,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所以黄茶与绿茶一样,保持期都只有一年左右。
6、乌龙茶(青茶):
不像普洱茶保存时期越久陈味就越醇厚,正常情况下乌龙茶冷藏保鲜18个月,如果是烘焙的乌龙茶时间可以往后推六个月,达24个月,烘焙的乌龙茶无须冷藏保鲜,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就可!
判断茶叶是否过期: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看它是不是发霉,或出现陈味,绿茶是不是变红,汤色变褐、暗;滋味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下降,此外看它包装上的保质期,另外如果是散装茶叶,最好不要超过18个月再冲饮。
1、茶叶的受热度不够平均,就算在定温的状态之下,也只能烘焙到茶叶表面而已。
2、焙笼不是半封闭的机具,所以在焙茶的时后,每颗茶叶的受热不平均。
炭焙武夷岩茶技术,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贵无形遗产。焙制出的茶汤口感风韵独特,需要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武夷岩茶的传统炭焙技术日益精进,发扬光大;让所有爱茶的人,都能喝到甘泽馥郁,香久益清、味久益醇的武夷岩茶。
茶叶焙火定义为半发酵乌龙茶精制之一部分(注1)。焙茶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三分茶七分火或七分茶三分火,谁是君、谁是臣?君与臣的关系先了解茶为什么要烘焙?
分成两点解释;一、再干:降低茶叶中的水份,让茶在保存中较慢酸化,使易于保存。二、烘焙:用火的力量改变(善)茶的本质。好茶只要再干,香气不足的茶利用烘焙来提高质量。
一、茶叶烘焙的目的:
一、降低水份含量、确保存放期间的质量,只需将水份降低,是物理变化(注2)。二、改善或调整茶的色、香、味、形。茶本身的香气不足,借火来提高火香,是化学变化。尤其是茶叶的并配,必须借火的力量来将质量划一,是茶商的灵魂。
茶叶的质变是因为茶叶受氧(酸)化的关系,茶叶中含有5-8﹪的脂肪,脂肪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酸化,氧化要有足够的水做媒体,所以茶叶要包装前一定要将水份降至5%以下,为什么?我们将一粒茶叶放大,水份含量在3-4%时水成单分子层,空气中的水进不来。当吸水至5%以上时,会有游离水,游离水会将氧带进茶叶中,茶叶就会渐渐类变。当吸水超过6﹪时就会产生凝结水(毛细管水)在茶叶中形成一水道,氧气流通快茶叶类变加速,这就是茶叶为何要再干的原因。(注3)
香气不足的茶、储存一段时间或茶味走样的茶、为了参加比赛或迎合客户口味须要用火的力量改变茶的色、香、味、形,就是烘焙。茶叶烘焙师傅必须要了解茶叶化学成份在烘焙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与质量的关系。
二、茶叶化学成份在烘焙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与质量的关系:
氨基酸:味甘、苦、酸,含量愈多愈好。茶芽嫩梗、高海跋、春冬茶较多。制茶浪菁时产生香气,焙火时与还原醣产生作用叫梅纳反应(焙茶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咖啡因:茶会苦的原因,对制茶技术与焙火过程不重要,因为它很稳定不会因制造、焙火过程的不同产生变化。咖啡因除了苦之外有鲜口感,会与儿茶素结合产生沉殿,冷温时结合、高温时分开,称为乳化作用。红茶茶红质多最明显。
儿茶素类:儿茶素再加一个类,表示有很多种,目前分六大类、两种型、游离型带苦、脂型带苦涩,又称茶单宁(非单宁酸)茶汤中最多的物质占50﹪以上。制茶和焙茶过程都很重要,茶叶发酵时变黄、变红,并影响脂肪酸使茶产生香气对茶的味与香气都有很重要的关系。
单醣与双醣类:茶中含2-5﹪烘焙时可以说完全靠它,糖本身就有糖的香味,加热有蜜香再热有焦糖香,对口感及香气都好。
果胶质:对茶汤的成形很重要,茶汤的粘稠感(饱满的感觉),烘焙时产生香气。
植物色素:叶绿素与花青素,绿茶和台式乌龙茶要保持,红茶要破坏。制茶时留好的去除不好的。以叶绿素为例,炒菁后马上置冷可保持叶绿素使茶叶保持绿身。
三、茶叶烘焙温度与外观变化
色:色泽来源主要来自叶绿素,因烘焙过程因温度而改变。由翠绿-黄褐-红褐-黑褐。80℃无差别,好茶只要80℃但水份含量无差别、100℃光泽消失、120℃2-4小时变黄褐以上叶底还能全开,140℃2小时变红褐、叶底半开,(等于160℃1小时)※焙茶温度超过130℃有燃烧的危险。再加长时间变黑褐色,叶底不开。茶黄质后氧化的关系变茶红质,120℃2小时以下纤维不会变死,以上会变死,颜色变黑褐色已碳化,味道火味,茶也部份燃烧。135℃只在外销茶、饮料茶原料烘焙时看过。
香:台湾茶能在世界保持不败的地位就靠香。茶是活的,在丢弃之前香气、滋味持续在变,轻发酵茶要清香非菁香,发酵不足、炒菁不足的菁香容易变,焙火时不易入火,杀菁时要捉香,香气不足的用焙火来提高香气。香气的变化:清香-蜜香-焦糖香-炒米香-火味-火焦味-火碳味。焙茶时茶会变酸是因为儿茶素遇热的关系,炒米香至火香靠梅纳反应〔还原糖与氨基酸在高温时结合〕蜜香与焦糖香是焦糖化作用〔糖直接熬就有焦糖香〕
味:味要的是活性,但茶愈焙活性愈低。
苦与涩:苦焙不掉,涩可以因焙火而降低,有时茶愈焙愈苦是因为涩味降低而感觉愈苦,再焙下去涩还会提高,感觉又回复。为何有如此变化!不知道。
醇与韵:苦与涩保持平衡点才能感到醇,为什么?也是不知道,日本酱油可用仪器检验,铁观音的韵必须边焙边揉才有,台式乌龙茶再怎么焙也没有铁观音的韵。
四、茶叶烘焙器具、热源与质量的关系:
茶与热源都动:甲、乙种干燥机,香气易流失、茶容易碎,表面麻掉。
热源动茶叶不动:冰箱型干燥机,香气容易流失,可用风口的开与关及风速弥补。
热源、茶都不动:电子焙笼。
热源茶都不动热源没直接照射茶:碳焙。
渗透性热源:远红外线辅助可缩短焙茶时间。
烘焙器具、方式依茶品味、利润决定。有很多神秘的流程,茶农、茶商当做祖传秘方,只要焙出来的茶质量可以提升就是对的。
五、焙茶原则:
由低温慢慢提高:先高温如将表面焙死,水份、杂味出不来。
焙好茶要好原料,火只是辅助。
茶叶并堆后一定要焙火,质量才能划一,依笔者经验并堆后焙火(比赛茶)质量可提高一个级数。
六、焙火精制过程损耗:水份消失及碎片增加
初制茶-清香 损耗 4-5﹪
清香- 中火 损耗 8-9﹪
中火- 浓火香 损耗 10﹪以上
批注:
注1:
绿茶不能焙火,红茶不用焙火,焙火只有用在乌龙茶为什么?
红茶:茶叶的类变是因为茶叶中的脂肪酸遇氧而酸化,红茶中的脂肪酸在发酵过程中被转换掉,已没有脂肪酸可酸化。您看过有茶商焙红茶吗?有的话他的用途在要它的火焦味,如碳烧红茶。
绿茶:没发酵的茶无法入火,为什么?不知道!所以日本的绿茶包装特别讲究,您看过日本绿茶在焙火吗?有!玄米茶。玄米茶如果只是茶叶,那也只有碳火味,它的梅纳反应靠的是米。
注2:
水份降低靠高温,但高温会将最珍贵的新鲜清香赶走,怎么办!近年来发明的低温(用除湿原理)干燥机很好用。同样含水量的茶,海跋愈高类变的速度愈慢,为什么?不知道!
注3:
多看茶相关研究报告就知道茶叶水份在5﹪以下就不易变质,那茶叶含水5﹪会是什么味道?大概新鲜清香都被赶走,甚至有火味,怎么办?低温干燥机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