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叶制作中有“发酵”这一工序的茶,统称为发酵茶。
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轻发酵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绿茶。发酵程度在20%至70%不等的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武夷岩茶等。100%的茶为全发酵,即红茶。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特点是需要经过渥堆工序。
所以红茶不仅是发酵茶,还是全发酵茶。因为经过发酵,所以红茶具有独特的香气,味道甘甜醇厚
茶叶依发酵程度不同分为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依其发酵程度来说,红茶95%发酵,乌龙茶60-70%发酵,绿茶完全不发酵。
目前,六堡茶按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传统工艺六堡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有的茶友也会把它们称为“农家茶”和“厂家茶”)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两种工艺的六堡茶,在购买的时候又应该如何选择呢?(内容有点长,望爱茶爱学习的你耐心读完)
1.从历史中看工艺的发展
首先,我想带大家先来回顾一下历史,看看为何如今市场上会出现两种工艺的六堡茶。
大家都知道,六堡茶历史悠久,但在过去,关于其制作工艺的文字记载却十分稀少,如今我们也只能从一些老制茶人的口中,或者从相关学者的研究资料中梳理出六堡茶工艺的发展历程。纵观历史,我认为六堡茶工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
阶段一:清中期 ~ 20世纪50年代(关键词:堆闷、炊蒸压篓)
在清朝中期,大量的华人为了谋生计、躲避战乱,漂洋过海迁徙到南洋。因为当地气候炎热多湿,具有祛湿功效的六堡茶在南洋开始盛行。这个商机被敏锐的本地和广东商人察觉,他们很快便开始进入六堡镇设庄收茶,然后把茶叶沿着水路(茶船古道)运往穗港澳等地,经过重新包装后销往南洋。
在过去,六堡茶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都是按照旧法相沿,经过杀青和烘干后,便售于茶行或者茶贩。但随着六堡茶出口量的扩大,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开始有了发展。
▲茶船古道线路图
首先,因为当时生产力有限,茶农每天会有一部分的茶叶来不及当天制完,只能把它们揉捻后堆放在一起,等第二天再处理。很快,大家发现,经过一夜堆闷的茶叶,苦涩味大大减轻,滋味变醇厚,口感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于是茶农便把“堆闷”加入到了六堡茶的制作工序中。
此外,为了节省茶叶长途运输空间,减少茶叶在运输过程中的压碎损耗,茶商们决定把茶叶炊蒸变软,然后压入竹箩。想不到这么一个偶然的操作,让六堡茶的口感变得更醇和。因此,后来大家把“炊蒸压箩”也作为了制作六堡茶的一道特有的工序,并一直沿用至今。
在这一时期,六堡茶的工艺逐步发展为:杀青、揉捻、堆闷、复揉、烘干、炊蒸压箩晾置、晾干。这基本上就是如今我们所称的“传统工艺”。
阶段二:20世纪50年代(关键词:焗堆工艺、入窖陈化)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开始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与此同时,中国茶业公司广州分公司在梧州设立办事处,并在梧州的角嘴路设立茶叶精制工厂(即后来的梧州茶厂),负责六堡茶的加工生产。
大量的六堡毛茶被运送到茶厂,经过统一的加工生产后,再运到穗港澳转运出口。这个时期的六堡茶工艺,在沿用过去做法的基础上,茶厂对蒸茶的工具进行了改进、对茶叶筛分与除杂的工艺也进行了完善。
此外,因受到过去“堆闷”和“炊蒸压箩”的启发,在最后的炊蒸压箩之前,再增加了一道“焗堆”的工艺。所谓“焗堆”,就是把经过炊蒸的茶叶堆在一起。其目的是为了让茶坯在湿热作用下进行发酵,改善滋味和汤色。
同时,因茶厂坐落在珠山脚下,那里的防空洞自然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存放茶叶的地方。茶叶被蒸压入箩后,都会放到防空洞里晾置陈化。久而久之,大家发现,防空洞优良的温湿度和微生物环境更有利于六堡茶的陈化,经过入窖的六堡茶,有着独特的风味。因此,“入窖陈化”成为了制作六堡茶的一道重要工序。
在这一时期,六堡茶的工艺逐步发展为:杀青、揉捻、堆闷、复揉、烘干、除杂、筛选、初蒸、焗堆、复蒸、压箩、晾置、入窖陈化。
▲梧州茶厂的茶窖
阶段三:20世纪60 ~ 90年代(关键词:冷发酵、渥堆工艺、成形)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香港茶商反馈当时工艺生产出来的六堡茶汤色不够红浓明亮,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
于是,在当时中国茶叶出口公司广西省支公司的领导下,组织技术力量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改进发酵工艺,尝试以“加水”冷发酵的渥堆方式取代原有的“焗堆”热发酵。
1958年,试产现代冷水渥堆工艺的六堡茶获得成功,同年开始部分量产,直至1965年开始全面采用。至此,“加水”的冷发酵工艺与原“焗堆”的热发酵工艺共同成为了六堡茶精制加工的两大分支,六堡茶的“现代工艺”开始成形。
▲早期照片,渥堆车间里工人们正对茶堆洒水进行发酵(麦朝枢摄)
阶段四:二十世纪末 ~ 至今(关键词:成熟稳定、标准化、创新)
2000年前后,普洱茶的兴起带动了国内的黑茶热,六堡茶在国内的销量开始逐步增大,为了提高六堡茶的产能,稳定茶叶的品质,各家茶企在各自生产设备和流程上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完善,但整体的制作工艺跟上述第三阶段基本保持一致,相对而言,生产技术要比以前更加成熟。
同时,因为国内市场需求呈多样化,除了现代工艺的六堡茶,用过去旧时候工艺制作的六堡茶也有不少追捧者。于是,两种工艺的六堡茶在市场上并存,共同丰富着六堡茶这一品类,满足着国内广大六堡茶爱好者的需求。
后来,相关部门为了规范和统一整个六堡茶行业,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十多项六堡茶标准。这意味着,六堡茶制作工艺进入了成熟与稳定发展的阶段。
现代工艺:
传统工艺:采用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筛选、拼配或不拼配、汽蒸或不汽蒸、压制成型或不压制成型、陈化或不陈化,不经渥堆发酵的工艺。
2.如何正确看待两种工艺?
从上面的历史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六堡茶的工艺是伴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在不断的发展,现代工艺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两种工艺一脉相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们分别代表着六堡茶制作工艺的历史与现状。
在最近十多年,六堡茶在国内的销量日益增大,为了满足更广泛的人群需要,茶企们也开始在制作工艺上做出了很多创新,开发出更多符合不同人群的六堡茶新品类。所以,我们要用“变”的思维去看待六堡茶工艺的发展。
今天的传统,是昨天的现代;
今天的现代,是明天的传统!
3.两种工艺该如何选择?
食物都分寒、凉、温、热的属性,六堡茶因两种工艺上的差别,会表现出不同的茶性,饮用六堡茶必须与个人体质特征相搭配,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传统工艺六堡茶因为只经过“堆闷”,而没有经过渥堆发酵,所以发酵程度较轻,茶性凉,饮用后能起到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所以适合热性体质的茶友。但经过长期陈化或者选用“焗泡”的方式,其茶性可以转温。
现代工艺六堡茶发酵程度相对要高一些,茶性温,饮用后有温中、补虚、祛寒的作用,适合寒性体质的茶友。
除此以外,大家还可以根据天气、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茶性的六堡茶。
随着六堡茶在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相信它的制作工艺还会有不断的发展。六堡茶微刊将会为大家讲述更多关于六堡茶工艺的知识,请大家保持关注。
茶叶发生吸氧作用,即称为发酵
举例乌龙茶发酵方法步骤如下:
(1)采摘,晒青:将人工采摘的茶叶新梢芽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摊放叶的厚度的10cm,通风散热,常温下自然萎凋20小时;
(2)第一次发酵:首先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30min;然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95%时,发酵40min;最后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32min;
(3)摇青发酵:茶青通过摇青机或手工搅拌的摩擦运动,擦破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使鲜叶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通过摇、凉(即动、静)反复进行4-5次,历时8-10小时,使叶子由硬变软("活来死去"),古称为"消青",这达到"绿叶红镶边"。
(4)炭焙:在45℃,用木炭进行烘焙到8成干时收起;杀青(炒青)定型:就是以高湿来破坏酵素的活性,抑制茶叶继续发酵,以免使得气味完全散失 而保有半发酵茶类特有的香味。
(5)第二次发酵:首先在温度为28℃、湿度为95%时,发酵30min;然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90%时,发酵20min;最后在温度为26℃、湿度为95%时,发酵60min;
(6)第一次机焙:将经过第二次发酵后的毛茶拣梗成净茶后在温度为90℃条件下用电烘箱烘焙10小时;
(7)冷却:取出第一次机焙的茶叶,风冷;
(8)第二次机焙:在80℃条件下用电烘箱烘焙50小时;碳火干燥烘焙是乌龙茶开成独特滋味的关键。其一般火功的要求是:低温慢焙,高级茶温度宜低,时间宜短,低级茶温度宜高,时间宜长。
(9)拣剔:分为机械拣剔和手工拣剔。主要是除去粗老畸形的茶衅,拣出茶子、茶梗。
(10)初步成型
此处的发酵是指加湿加温,使鲜叶产生红变。
以红茶为例,具体操作方法是:鲜叶经揉捻后,起一个堆子,一般要盖块湿布,以天气定要不要人工加温,发酵过程中要翻动,以使发酵均匀,行内称“扒皮”,即将外面的茶翻到里面去,里面的茶翻到外面来,几个小时后(这个具体的时间要看青做青的),发酵过程就好了。瞎说两句,希望能帮到你。
可以把喝剩的茶水装在密封的罐中,放入食醋和橘子皮,这样做可以改变茶水的pH值,是茶水得到充分发酵腐熟,发酵后的茶叶水就是很好的花肥了。 剩茶水还可以和淘米水密封在一起发酵腐熟,使用时和清水兑成一定比例的肥水,每隔几天给花草施加一次,对喜酸性花草的生长非常有利。
把淘米水放入空坛里或大塑料瓶中,将口盖严,夏季10天左右,其它季节3周左右即可使用,使用前先将其搅拌一下,浇花时注意不要淋在叶面上,以免污染叶片,影响光泽。
绿茶为六大茶类之一,不发酵。
绿茶具有清汤绿叶,鲜爽回甘等特征,绿茶包括众多茶品,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吉白茶、蒙顶甘露、竹叶青茶、黄山毛峰等,其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干燥,在制作过程中未经过发酵,因此也称不发酵茶。
绿茶的特点是鲜叶采摘后高温迅速灭掉其中酶类,抑制茶多酚氧化。所以绿茶具有“三绿”的特点:干茶绿,茶汤绿,冲泡后的叶底也是绿色的。
另外,绿茶越嫩滋味也就越鲜爽,所以名优绿茶大多采用极嫩的原料制作。对于绿茶,外形比内质重要得多,所以选购绿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看茶叶的嫩度、整碎程度、紧实度以及色泽。
茶叶发酵,这是一种单纯的氧化作用,这个过程使得鲜叶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茶叶发酵实际上就是和氧气接触的过程。不过茶叶发酵这也是一门技术,并非任意发酵就可以成为好喝的茶叶种类。
茶叶如何发酵就是利用细菌和酵母等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酶让产业降解糖分子产生能量的过程。沸腾现象是由浸出液中的糖在缺氧条件下降解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在生物化学中把酵母的无氧呼吸过程称作发酵。
茶叶怎么发酵是单纯的一种氧化作用,只要将茶青放在空气中即可,茶青还是湿的渥堆发热,引起微生物的生长,先萎凋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绿茶为未发酵的茶类,因此绿茶的功效与作用可以说更天然。
1.茶叶发酵分几种?
根据茶叶六大类的分法,分为不发酵(绿茶),微发酵(白茶、黄茶),半发酵(乌龙茶),全发酵(红茶),后发酵(黑茶)。
2.如何让茶叶发酵?
其中白茶是通过萎凋的工序,萎凋就是把采摘回来的鲜叶放在阳光下,让他自然发酵。黄茶是通过闷黄的工序,闷黄就是用纸把炒过的茶叶包起来闷住让它发酵。乌龙茶主要是通过摇青的工序,摇青是把萎凋后的茶叶放在滚筒里面,通过滚筒的旋转,让茶叶在里面互相碰撞,达到破壁的效果进而充分发酵。红茶的发酵是把炒过的茶叶统一堆方在一起,让它发酵完成后再干燥。黑茶是通过渥堆的工序达到后发酵,它在渥堆前面已经有经过一个发酵的过程,但还要再通过渥堆,进行一个后发酵的过程。渥堆即把茶叶堆放在一起加湿加温,从而达到一个后发酵的效果。
3.茶叶发酵跟茶汤有什么关系?
茶叶发酵程度的不同,茶汤的颜色会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绿茶,不发酵,茶汤显绿色。黄茶,乌龙茶有一定程度的发酵,所以茶汤呈金黄色,红茶全发酵,茶汤呈现红色,黑茶发酵程度更高,茶汤是暗红色。就是从绿色向黑色的变化过程。
4.茶叶的发酵程度对茶温和性有什么影响?
茶叶的发酵程度越高,茶性越温和,发酵程度比较低的,相对更有寒性。所以身体比较寒性的茶友尽量饮用发酵度比较高的茶。但是发酵度比较低的茶,它们的鲜爽度更好,茶氨酸等物质的保留也更高,抗氧化的功效更明显。不够这个说法会比较笼统一些,具体还要根据具体的茶叶品种进行分析。
以上是关于发酵的几个知识点,喜欢的朋友的可以点点赞哈,纯手机码字。也可以点点关注,楼主经常有关于茶叶的知识分享交流。
依据茶叶的发酵程度,将茶叶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这种分类顺序中的发酵是指包括多酚在内的多种茶叶内含成分,在氧化酶、湿热作用下发生的酶促反应与微生物胞外酶反应的综合体现。
不可以的。可以用茶枯水或淘米水来进行洗头的,但最好不要一起使用,可以选用一种来进行洗头。淘米水是偏碱性的,用淘米水洗头还能起到去除头皮的作用,平时也最好2~3天洗一次头,不要天天洗头,对头皮有一定的损伤,洗头时也尽量不要抓挠头皮,以免抓破产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