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摇第一遍青。必须摇到茶叶刚刚走水。绝不能摇的太重。摇第一遍青必须让每一叶刚晒完的茶叶活起来。让茶叶健康的发酵,但是要很好的掌握这个分寸,必须是每片茶青看起来稍微竖起,闻起来有淡淡的青香味。
2、摇得太重茶叶会缺水,会使茶叶更快干枯,所以必须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摇第二遍。否则做出来的茶叶,水会不细,不干渭,因为缺乏茶叶的新鲜味。
(1)富集:采摘新鲜的茶青,置于5~10℃,真空度为800~1000Pa条件下处理1~3min;
(2)摊青:将富集后的茶青放在温度为20~25℃、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摊放5~10min,茶青的摊放厚度为3~5cm,得摊青叶;
(3)喷洒:将兰花提取液均匀的喷洒在摊青叶的表面,即可进入第一次摇青;
(4)摇青:第一次摇青,摇青时间为20~30s,摇青温度为26~31℃,摇青湿度为90~95%,在步骤(2)的摊放条件下摊放3~5min,即可进入二次喷洒;
(5)二次喷洒:将剩余兰花提取液均匀的喷洒在摊青叶的表面,即可进入二次摇青;
(6)二次摇青:摇青时间为3~5min,摇青温度为15~20℃,摇青湿度为70~80%;
(7)杀青:采用杀青机对摇青后的茶青进行杀青2~3min,杀青温度为150~170℃,得杀青叶;
(8)提香:将杀青叶放入90~100℃的提香机中提香45~50min即可。
1、做青原理:在适宜的温湿度等环境下,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擦,使叶片边缘逐渐破损。并均匀地加深,经以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而在静置发酵过程中,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形成乌龙茶特有高花香,兼有红、绿茶的风味优点。
2、做青方式:生产上主要有手工做青和综合做青两种方式,在条件较差时也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半手工做青和最简单的“地瓜畦”做青方式。市场上的“手工茶”即指采用手工做青方式生产的茶叶,其特点是占用生产场地大,耗工大而且加工量少,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而综合做青机则占用场地小,使用人工少,更适应大生产的要求。
3、操作方法:不论何种做青方式,操作上均是摇青和静置发酵多次交替进行来完成,需摇青5—10次,历时6—12小时,摇青程度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
(1)手工做青:将萎凋叶薄摊于900mm水筛上,每筛首次放茶青重约为0.5—0.8kg,操作程序为摇青静置重复5—7次;摇青次数从少到多,逐次增加从十次到壹佰次不等,每次摇青次数视茶进展情况而定,一般以摇出青味为基础,再参考其他因素进行调整。静置每次逐渐加长,每次摊叶厚度也逐次加厚,可两筛并一筛或三筛并两筛、四筛并三筛等等。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进结束做青程序。
(2)综合做青机做青:萎凋青装进综合做青机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
或茶青在机内萎凋达到要求后,按吹风→ 摇动 →静置的程序重复进行6—10次,历时约为6—9小时,吹风时间每次逐渐缩短,摇动和静置时间每次逐渐增长。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时结束做青程序。
4、看青做青:主要指做青操作的时间和程度的控制以及做表环境的控制。影响因素主要有:茶青原料善,气候善,做青环境,设备和方式等等。
淘宝 淘茶坊 的懒洋洋为你回答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清汣青茶指的是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类,原产于福建,品类繁多,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清汣青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几道工序制作出的独具中国鲜明特色的茶类。创制于清朝雍正年间,由宋朝的龙团、凤饼演变而来。
清汣青茶有武夷肉桂、冻顶乌龙、凤凰单枞、黄金桂、安溪铁观音、大红袍、凤凰水仙、本山、永春佛手、漳平水仙、北斗、东方美人、文山包种、青心乌龙、金萱茶、岭头单丛、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等多个品种,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口感。
外形色泽上看,两者之间还是有不少区别!
从色泽外形上来看,烘青工艺的茶,颜色偏绿,,开汤后叶底的绿尤为明显。而晒青工艺的普洱茶,干茶色泽为墨绿色,经存放后,茶呈现油润光亮的感觉。
晒青工艺做出的茶条索比较紧结,烘青较为松散,所以拿那种存放几年的普洱茶饼来看,晒青的生茶饼面条索会紧结,因为胶质的转化释放,条索会变深黑颜色,茶芽会变黄色,闻干茶有很明显的茶香。
烘青的与之相比就有很大的不一样,生茶饼面松散,条索很容易脱落,颜色渐渐变成微黄色,闻干茶的话没有什么香气。
乌龙茶摇青之后的步骤是包揉(或者理条)。
乌龙茶的制作步骤包括:
1.采摘:一般在春秋两季,在早上雾水开后采摘三开叶标准的嫩芽。
2.晾青:采摘回来的茶叶放在阴凉通风处进行初步脱水,称为“晾青”。
3.摇青:用机器或手工通过摇动摩擦,破坏茶叶边缘,让空气中的氧能够顺利进入叶片内对茶叶有效成分进行氧化发酵,形成独特的滋味和香型,并进一步脱水。
4.包揉(铁观音类)/理条(岩茶、水仙、单丛类):茶叶成型过程。
5.杀青:通过高温阻止茶叶进一步发酵。
6.烘干:茶叶最终脱水,并形成独特的烘烤香气。
7.挑拣:整理步骤,去除老叶和枝条。
8.包装。
1、采摘:从茶园选择优良品种,良好的栽培管理,在合适的时间去采集。
2、晒青:晒青茶工艺的萌芽,就是放在外边晒,让茶叶晒干一些。
3、凉青:凉青是晒青的补充工序。将晒青后鲜叶2-3斤置笳篱中,翻松后溥摊后凉于青架上,放在凉爽处,使鲜叶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均匀,散发叶间热量,降低失水和化学变化速度。凉青时间约1小时,失水率1%左右。
4、摇青:摇青是茶叶制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即摇青工序。 通过对摇青的机械运动力和机械摩擦力进行不同组合试验,以探明摇青不同机械力对青叶理化变化及茶品质的影响。
5、筛青:把茶叶进行筛选。
6、炒青:也称杀青,通过高温快速破坏酶的活性,停止其酶促氧化作用,使做青过程形成的品质固定下来。炒青必须当锅温达到220∽260℃时方可投入做青叶,以掌握适当高温、投青量适中、翻炒均匀、快速短时、杀熟杀透为原则。当锅中啪啪之声停止,略有沙沙声音,叶质柔软稍有黏性,闻有清纯茶香,即可下锅揉捻。历时3∽5分钟。炒青方式有电动滚筒炒青和液化气杀青机炒青。
7、揉捻:主要使用揉捻机把茶叶进行揉捻。
8、包捻:分为初包揉和复包揉。就是把茶叶揉捻加包。
9、焙干:使茶叶变的更加干燥。
10、挑选并装包。
铁观音的正味、削青,只是铁观音制作工艺上的不同。
铁观音的制作要经过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等过程。正味,又叫正炒,即在制作工艺中接近传统工艺,摇青较为充分,发酵过程较为完整。正炒做法基本按传统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并及时下锅杀青,采青后第二天中午11~12点炒青(杀青),所以称为正炒。该做法的茶叶具有传统铁观音的特征,干茶砂绿色明显,因走水充分汤色黄绿、明亮、透白;汤味滑、活、厚,上等茶花果香浓郁,观音韵明显,回味甘甜,口齿留香;叶底色黄绿,有光泽,底片柔软。在福建省内的茶客多喜欢正味铁观音,它适合有一定茶龄的茶客,也适合斗茶。茶客评价正味茶,韵足汤厚,茶汤细腻柔和,叶底无异味,饮后身心舒爽。
削青工艺,仿绿茶做法,属于轻发酵生产工艺的铁观音,工艺则介于正味及拖酸之间。所谓拖酸,指的是轻摇重晾,摇青时间短及轻,茶青相对绿及完整,发酵不足,晾青时间延长,一直拖到煌酸产生开始杀青,故称“拖酸”。削青从茶青采摘至做青,正味工艺大约在24小时内完成,削青工艺大约在36小时内完成,拖酸工艺则在72小时内完成。摇青比正炒轻,较拖酸重,发酵过程不完全,汤色、叶底鲜绿,异杂味少,香、韵均介于正炒与拖酸之间。
嵘麒茗茶(
1.摇第一遍青。必须摇到茶叶刚刚走水。绝不能摇的太重。摇第一遍青必须让每一叶刚晒完的茶叶活起来。让茶叶健康的发酵,但是要很好的掌握这个分寸,必须是每片茶青看起来稍微竖起,闻起来有淡淡的青香味。
2.摇第二遍青必须等茶青稍软,茶梗采摘部稍脱水,然后再次摇青,让茶叶再次走水。
摇第二遍须等到第一遍摇出去的水份消掉,这时茶青摸起来稍微软,茶叶梗采摘部会稍有脱水状态,这正是摇第二遍青的最佳时机。如果太早摇第二遍青,茶叶会涨水,因为第一遍摇出去的水份没有消去。这样做出来的茶叶会有茶树的木头味,汤水口感很青很绿。如果太软摇第二遍青,茶叶会枯死,这样做出来的茶叶也会有木头味。汤水口感会苦会涩。缺乏新鲜味,第二遍一般比第一遍摇时间稍长一点。因为第二遍茶叶的水分比第一遍水分少,所以必须多摇才能使茶叶活起来。跟第一遍一样摇到茶叶活起竖起来就可以。摇好将把茶叶摊起。
3.第二遍摇好之后看茶青如果水分刚好饱和,能够正常消青就可以不摇第三遍。如果茶叶水分比较缺少必须在稍微消青后摇第三遍,如果茶叶水分比较多,必须在茶青比较软之后在摇第三遍。
第二遍摇好之后,如果茶青茶叶部分看起来刚好饱和,不会干枯也不会饱青,会正常走青,这茶青就可以不用摇摆了,这时茶青的状态是茶梗有一半左右会从青绿色变成浅褐色。茶叶梗部分涨明显,这样做出来的茶叶,颜色浅沙绿色形均匀细腻。香气带有茶青味的新鲜感,茶汤清澈透明,口感新鲜顺口,具有茶叶最纯真的天然香气,是极品之一。
4.如果茶叶水份较缺少,在茶青稍微消青之后必须摇第三遍。不要让茶青干枯。这种茶摇第三遍,必须摇到茶叶水份刚饱和一般到茶叶经涨去水明显就可以,绝对不能摇得太红,否则茶叶做出来会很不清点的杂味。
5.这种茶摇好的状态是,茶梗的浅褐色会更多一点,一般控制在一半以上,三分之二一下,茶叶面部和背部经涨明显,但不发红。这种茶叶做出来,颜色沙绿色形均匀,香气纯正天然,有铁观音韵味,口感纯正,回甘好。是极品之一。
6.如果茶青水份比较多,必须等到茶青比较软之后再摇,因为这种茶青除了茶叶摇出去的水份还有茶青本身的水份也比较多,所以必须等到茶青比较软的时候再摇。如果茶青太软摇,茶叶水份没有消出去再给它摇水份没办法摇出去,这样破坏了茶叶的细胞组织使茶叶没办法正常发酵。做出来的茶叶会有青骚味,茶树的木头味,口感粗涩。所以必须等到茶青比较稍微软才可以摇青。
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大的位置。中国的地域十分广阔,而不同的地域间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等因素等不同,所产生的茶叶品种也都不相同。大红袍与红茶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茶叶品种,但是至今也仍有很多人都以为大红袍是属于红茶,其实是错误的,大红袍是属于乌龙茶的。那么,大红袍与红茶究竟有哪些区别呢?
大红袍与红茶有哪些区别?
1、制作工艺不一样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
2、采摘标准不同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而红茶则以单芽或者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为标准。
3、采摘时间不同
茶叶采摘极其注重采摘时间,大红袍品质最好茶叶在立夏前后采摘,接下去是二春、三春、冬茶,品质由高到低。
而红茶采摘时间为清明前后,其中明前茶为最佳,但产量少,限制因素多。清明后随着时间推移品质也跟着下降。
4、发酵程度不同
大红袍生长产地局限于闽北武夷山市,属于半发酵茶。而红茶的产地分布较广,具代表性的还有“祁门红茶”云南“滇红”等,属于全发酵茶。
5、特征不同
大红袍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甘、清、香。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以上就是有关大红袍与红茶的知识介绍。大红袍与红茶都是我们生活中所喜爱的茶叶品种,但是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大红袍与红茶的制作工艺、采摘标准和时间以及发酵程度和特征等都是有极大的不一样,再者广泛茶友们要注意,大红袍是属于乌龙茶,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红茶是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