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发[2006]18号文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福建武夷山市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序号:413;编号Ⅷ—63)入选"传统手工技艺"项目,成为首批唯一的茶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传统手工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源于明末,成于清初.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共有10道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晾索及拣剔、复焙、团包和补火,期间经历了千余年历史的技艺传承.武夷岩茶(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大红袍“活、甘、清、香”的滋味与它的品种有关,更与它自古以来独一无二的制作工艺有关.已故的茶界泰斗陈椽先生更评价它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制作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人民雄视世界”.
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福建武夷山市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榜上有名,成为唯一的茶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制作的流程有采摘、倒青(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复炒、复揉、初焙、扬箕、晾索、拣剔、复焙、炖火、团包、补火、毛茶装箱、精致分筛、归堆近20道工序.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最主要的10道制作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晾索及拣剔、复焙、团包和补火等.
2006年5月25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武夷山榜上有名,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全国唯一因茶进入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共有1315个项目向文化部申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媒体公示,最后由国务院批准确定518项,在这众多的项目中,武夷山市申报的《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是唯一茶类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茶文化艺术之乡,是世界红茶、乌龙茶的发源地,武夷岩茶是在传承了绿茶、红茶制作的科学精华基础上出新,继承了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武夷乌龙茶神韵,其制作工艺、技能具有科考、科研价值,主要分萎凋、做青、双炒双揉、炖火等步骤,期间经历了千余年历史,形成了具有卓越高超技能和鲜明地方特色的一整套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 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决于几个原因: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不可复制性
大红袍手工制茶技艺的非物质文化内涵,重点在于其不可复制性,如 “看青做青,看天做青”、“两晒两晾”、“低温久烘”等,这些技艺依赖于大红袍独特的生长环境与原料的地域性,与武夷山脉地理地貌、以及特殊的土性是分不开的,在武夷山区域外无法应用.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纯手工制茶的复杂性
大红袍的传统制作技艺萌芽于16世纪,茶农在漫长的制茶过程中总结创造出独特的手工制作工艺,是现代机械无法完整替代的,全凭人工实践经验、现场感觉来进行手工操作.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与其他茶类相比,制作工艺更加繁杂,每道工序对茶的品质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特别讲究.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的不确定性
在武夷山,从事茶叶生产制作的人口约有4万,其中,栽种制作“大红袍”的只占到百分之六七,大约不到3000人.而且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需要长年累月经验的积累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年轻人大都不愿尝试.现在传统大红袍的一线制茶工人多在60岁上下,面临着断代的危险,这也是大红袍制作技艺能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重要原因之一.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后,国家将有资金和政策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以及抢救,武夷山市政府大力保护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2002年,武夷岩茶被国家确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3年武夷山成为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制艺[Wu Yi tea (dahongpao) traditional manufacture craft and custom]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9月,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制艺[Wu Yi tea (dahongpao) traditional manufacture craft and custom]代表中国乌龙茶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武夷山公布了张天福、姚月明、陈德华等20多位传承人代表,使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后继有人,并制定实施了《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管理办法》,在实行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同时,对具有丰富经验、身怀“绝技”的老制茶师进行专访,建立个人档案,对他们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对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以及相关的历史的,当代的资料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实施了对武夷山“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原生态文化景观的保护.进一步挖掘了与传统技艺相关的茶艺、喊山、祭茶、斗茶、茶王赛等习俗活动.实施了对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传统制茶器具、传统制茶作坊、武夷岩茶主产区古代茶作坊、下梅“景隆号”茶庄焙坊、天心永乐茶坊及慧苑寺老茶厂遗存修复和保护档案.
武夷山还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质量标准和国家工商总局规定的加强大红袍证明商标管理使用,执行有关质量的监督和检测,通过对这些法规、条例的执行,确保传统工艺技能的传承和进一步保护.整合全市的茶叶科研机构,以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为主,建立发展各种科研专业机构,为民办为主,在传承发展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同时,通过整合品牌,加速茶业产业化和与它相应的机械化制作,注重传统工艺技能和传承应用使之相得益彰,让传统工艺与机械化先进技术相辅相成,以积极的态度加以保护,使传统工艺得到传承延续.
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宝顺、陈孝文、王国兴、刘峰、陈德华、叶启桐、王顺明、吴宗燕、黄圣亮、游玉琼、刘国英、苏炳溪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推荐:电导率标准10-100μS/cm的山泉水才是合适的泡茶水。
泡茶的本质是茶叶中茶氨酸、茶多酚等风味物质释放的过程。当水与茶叶释放的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水中的矿物质就像我们烹饪时加的调味品一样,最终成就整个茶汤的色香味。
当水中完全没有矿物质的时候,茶汤的味道就像没放盐的菜肴一样寡淡无味,当水中的矿化物质超标的时候,茶汤的味道就像放了过量的油盐一样难以入口,只有符合标准矿物质含量的水,才能最终沏得一杯好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授权、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计量认证的全国性法定茶叶检验机构。中心下设业务办公室、品质检验室和品种检验室。茶叶质检中心是国内唯一获得无公害食品茶叶、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食品质量安全准入(QS)认证检测机构,同时也是浙江商品检验检疫局认可实验室,其检验报告获得国内外机构的广泛认可。
1、对于学历没有硬性要求,因为我们更看中人品和能力。
2、重点是一定要喜欢茶、喜欢传统文化。如果你的气质干净古典,还能泡一杯好喝的茶,那么你就是我们要找的人选。
3、性格方面,宜动宜静,不过要记得:爱笑的女生最美丽。
4、另外,我们希望你爱生活、爱自己;有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工作有条理,细致认真、有责任心。
5、无茶艺师的相关工作经验尚可,有经验者优先。
黄金芽属于绿茶类,是国内唯一的黄色变异茶叶。黄金芽因干茶亮黄,汤色明黄,味道鲜美,又贵如黄金而得名。
黄金芽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浙江安吉县一家茶场场长张完林在附近茶叶地中偶然发现的,经过十多年的选育,是目前国内惟一的黄色变异茶叶新品种 ,现在已经被引种到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珍稀名茶种质资源圃内。
雪山银针简称银针,从类别上属于白茶,是白茶中的珍品,有着茶中"美女"、"茶王"的美称。
银针茶属于白茶类,全名白毫银针,成品茶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产自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年降水量丰富,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发育,采摘银针茶以晴天为宜,采摘标准为春茶嫩梢萌发的一芽一叶。
龙井43,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其特点是发芽较早,育芽能力特强,发芽整齐密度大,芽叶短壮少毛,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咖啡碱4.0%。
新培育的龙井43,根系以须根为主,无主根,抗寒抗旱能力相对群体种较差,极寒天气对其影响较大。
龙井43在三月中旬开始出茶。产量高,春茶季可采摘三十余次,所产茶青品质好。目前西湖龙井一二级保护区内主要是以群体种和龙井43为主。
龙井43龙保留了群体种的优良品质,干茶外形挺秀,品相佳,扁平光滑,色泽嫩绿偏黄,香气足,持久,滋味甘醇爽口。
涩味不明显。叶底整齐,嫩匀,芽叶成朵,鲜嫩。
1、乌牛早:中叶类品种,灌木型。发芽特早,名茶开采在3月上旬,发芽密度较大,轮次明显,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富含氨基酸,茸毛中等,新梢持嫩性较强,抗逆性较强。产量尚高,适制绿茶,特别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气高鲜,味甘醉爽口。
2、平阳特早:中叶类,灌木型,特早生种。名茶开采在2月底至3月初,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叶色深绿,持嫩性强,轮次明显,产量高。适制龙井、炒青、碧螺春等绿茶和黄汤茶,品质优良,抗逆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最显著的特点是香气高,不结果。
3、翠峰:小乔木,中叶类品种。发芽尚早,开采期在3月底。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叶色翠绿,茸毛特多,抗寒性、抗旱性均强,产量高,适制绿茶,尤适制毛峰类名优茶。其绿茶品质特征为:色泽绿翠显毫,香高味爽鲜。
4、浙农113:中叶类,发芽尚早,名茶开采时间在3月上旬,叶色黄绿,发芽密度较大,育芽能力强,茸毛多,抗病虫害、抗旱、抗寒性均强,尤其是抗寒性表现突出,产量高,适制绿茶。其品质特征为:香高持久,滋味浓鲜爽口。
5、龙井长叶:灌木型,中叶类品种。发芽较早,名茶开采在4月初。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生长期长,茸毛较少,抗逆、抗病虫害均比龙井43强。产量高,适制绿茶,尤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特高,味嫩爽。
6、迎霜:小乔木型,中叶类。发芽早,名茶开采在3月20日左右。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生长期长,霜降季节尚有茶可采,茸毛尚多,持嫩性强,但抗逆性稍弱。产量高。红、绿茶兼制,尤其适制名优绿茶,品质特征为:香高鲜、味深浓鲜。
7、浙农117:中叶类,特早生种。名茶开采期3月10日左右,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芽叶肥壮,持嫩性强,抗旱、抗寒、抗病虫能力强,产量高,叶色嫩黄带绿,尤适制高挡龙井。
8、浙农121:小乔木、中叶类,发芽尚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中等,育芽力强,叶色绿,茸毛较多,抗寒性强,扦插成活率高,但抗旱性稍弱。产量高,红、绿茶兼制。加工绿茶,色泽绿翠,嫩香持久,味鲜而浓,加工红碎茶出口茶,可达到出口茶二套标准样水平。
9、浙农139:中叶类品种,发芽早于迎霜,3月上旬开采,叶公翠绿、产量高,持嫩性好、抗寒抗病性强、抗虫性略差于福丁大白茶。制成的绿茶品质香特高。
10、茂绿: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由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后代中系统选育而成.树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绿色,发芽密度大,芽叶肥壮。
春茶鲜叶含氨基酸约4.2%、茶多酚约26.3%;抗寒性较强、抗旱性亦强。单产高,适制绿茶,品质优良。
很高兴为你解答
汉中哪里茶叶好?
那首先想到的便是“汉中仙毫”和“宁强雀舌”
“汉中仙毫”主产于陕西汉中市西乡县。
西乡茶以其状似兰花的外观,清澈明亮的汤色,爽口回甘的口感征服了不少对茶很挑剔的人。
以“仙毫”为代表的西乡绿茶色、香、味、形俱佳,纯天然、无污染闻名全国,先后获得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著名茶乡、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全国采茶芬芳地——最佳旅游目的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等诸多荣誉哟。
“宁强雀舌”主产于陕西汉中市宁强县。
茶产于陕、甘、川三省交界的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汉江源水流域,位于秦岭、大巴山之间,是我国北缘茶区。
产地山清水秀, 雨沛雾多,湿润温和,茶树生长于山涧沟壑之旁、溪流泉水之间,环境未受工业化污染,是生产有机茶的最佳生态区域,是陕西首家通过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条研究与发展中心有机茶认证哟。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推荐英德红茶英红九号。英红九号,大叶乔木种,带有天然的甘蔗甜香,馥郁浓香,茶叶小白最容易接受的口感。品牌最正宗是广东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出品的鸿雁牌。
九龙袍(303)又名紫红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大红袍副株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