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末釉在高倍放大鏡下,肉眼所见的黄色小点应该是具有立体状透明的晶体形如花朵一样的图影,带有一些枣皮红的斑块散布,多种色彩,层次深远而神秘。每个镜下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少见气泡,在陶、瓷中无任何年代的器物在镜下有如此美丽如醉的图像。
1、醴陵瓷器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瓷器文化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都称为“CHINA”,可见中国瓷器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釉下彩瓷是我国一种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尤其是醴陵出产的釉下彩瓷,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2、德化陶瓷[福建泉州德化]
德化陶瓷又称德化瓷,是福建德化的汉族传统瓷雕塑烧制技艺之一。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汉族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德化窑是中国古代南方着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3、江西景德镇
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其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景德镇陶瓷始于汉世,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江苏宜兴
宜兴陶瓷,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烧瓷历史悠久,秦汉时宜兴地区陶窑密布;两晋时在均山烧青瓷,唐初在归径等地大量烧制,至晚唐、五代成为南方宜兴着名青瓷窑;宋、元时期,丁蜀与西渚一带大规模烧造日用陶和早期紫砂。明清时成为当时的烧陶中心。涧众村发现有唐代青瓷窑址。明代以紫砂器闻名于世,出现不少制壶名家,如供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等,并仿烧宋代钧窑器物,因有“宜钧”之称。
5、唐山
唐山陶瓷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唐山陶瓷装饰的主要技法是雕金、喷彩、釉中彩等,形成了唐山陶瓷的独特风格。骨瓷瓷质润泽、光灿莹洁、胎质细致,白玉瓷瓷质细腻、釉面光润、白中泛青,是唐山陶瓷的代表。目前唐山陶瓷主要产品有日用瓷、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理化瓷、高新技术瓷、美术陈列瓷等,品种多达五百多种。
6、淄博陶瓷[山东淄博张店区]
博陶瓷是古老的汉族制瓷技艺。淄博是位于鲁中部的新兴工业城市,淄博是古齐国的都城,是驰名世界的瓷都之一。这里生产的琉璃品和陶瓷制品不仅享誉国内外,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历史悠久的淄博陶瓷,在美术陶瓷的生产方面,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论在造型和装饰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像他们生产的新石器末期的蛋壳陶、宋代问世的“雨点釉”和“茶叶末釉”,至今仍被各国视为珍品。
7、桂花陶瓷
彭州市桂花镇素有“西蜀陶瓷之乡”的美称,该镇生产陶瓷制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1521年前,明嘉靖年间,土溪河畔瓦子坝建立了第一座土陶窑—嘉靖窑。
8、铜官陶器[湖南长沙望城区]
历史悠久的铜官陶器,以工艺细致、品种繁多、釉色丰富、造型别具一格而闻名遐尔。
9、北流陶瓷[广西玉林北流市]
北流陶瓷是北流五宝之一,始于夏商,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壮大于近几年。尤其是建设广西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后,发展迅猛,已成为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10、博山陶瓷
茶叶末釉享有“神品”之誉,均为收藏家们首选的陶瓷珍品。近年又研制出高石英瓷、高长石瓷、滑石瓷、骨质瓷、鲁光瓷,因品质上乘,雍容华贵而被选为中*海专用瓷。
1、通过对瓷器气泡的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通常情况下,瓷器釉中的气泡,有大中小之分。它们主要受到釉层厚度的制约。一般来说,釉层厚,气泡就大。釉层薄,气泡就小。而那些自然死亡的气泡顶部,都是接近釉面的大气泡。被釉面开片片线穿越而死亡的气泡,则大中小都有。
2、凡以仿得出特征作为鉴定依据,凡特征说不清楚,让人听不清楚,不能联系实际,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实践中不能让人理解,按这种观点会买仿品的(仿品都是厂家来得,到厂家都能得到实践证明)。不符合古瓷材质老化规律表现的本质特征观点,肯定是错误的。
3、看纹饰 每个时代、地区的器物纹饰,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其不同主要表现在花纹题材、装饰手法、装饰部位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当时当地人们艺术欣赏、生活习俗、制作技术等的不同,成为鉴定时参考的重要因素。
茶叶末釉瓷器鉴别技巧,据文献记载,厂官釉是雍正时唐英仿明代厂官釉新发明的品种。清代厂官釉分为三个品种,鳝鱼黄、蛇皮绿和黄斑点。厂官釉颜色偏青的俗称鳝鱼青,即蛇皮绿,颜色偏黄的应是鳝鱼黄,而黄色中多斑点的应是黄斑点。
茶,尤其是轻发酵茶和不发酵(其实就是包括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里面有很多物质是光敏的。
吾人做过实验,四个天目斗笠茶碗(口大),注入相同的75°C左右的,地下水冲泡3min左右后的碧螺春茶(属于绿茶),分别至于阳台(有阳光),卧室1老式台灯下(拉上窗帘,台灯是节能灯),卧室2LED大灯下(同拉窗帘),茶台(以盖覆之,简而言之避光),放置5min后。阳光下以及节能灯下茶汤已经腥不可尝,led灯下腥味较淡些,避光的那盏则没有任何变化。再换80°C铁观音(属于青茶),重复实验一遍,结果同。再换金骏眉(属于红茶),无腥味。再换格雷伯爵茶(属于红茶),无腥味。再换生普洱茶(属于黑茶),无腥味。
结论一,茶汤变腥,跟光照和光照强度(或者也可能跟紫外线)有关。但是红茶黑茶之类重发酵茶,不怕光。
再分别以带盖紫砂壶,釉瓷壶,铁壶储碧螺春茶汤(皆能避光),放置于茶室(有较充足自然光,天黑后有led灯光),分别于1h,3h,6h,10h后品尝,紫砂,釉瓷皆无腥味,惟铁壶中茶味有异,但于光照实验中茶腥不同,略酸苦。
结论二,只要保证避光,就可使茶不腥,但是铁器不宜长储茶汤。
顺带一提,今人很多推荐以玻璃器冲泡绿茶,以为观叶之用,殊不知玻璃器透光,根据环境不同,少则1min,多则5min,茶汤就毁了。所以吾人向来是不推荐用玻璃器冲泡轻发酵茶的。倒是花茶和造型茶,这个非玻璃器不可观赏,这是另外一说。
一道釉
一道釉——就是一种颜色
红:有祭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珊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束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娃娃脸等。
青:有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
绿:有孔雀绿、鹦哥绿、宝石绿、瓜皮绿等。
黄:有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腊黄等。
蓝:有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等。
白:有牙白、月白、甜白、青白、鱼肚白等。
黑:有黑彩、墨彩、鸟金等。
紫:有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等。
炉钩釉:是由高梁红和松石绿二种颜色组成的。窑变红釉是由红和兰两种颜色组成的。
茶叶沫釉:象茶叶颜色。
前几天一个网友让说说黄釉,今天正好有空就整理一些,黄釉呢它是我们汉族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但正色黄釉,还是汝窑的高温黄釉——茶叶末釉。明代的黄釉有新的发展,洪武时的老僧衣即茶叶末的衍化;始于宣德的浇黄,更是明代杰出的黄釉;嘉靖以后,又有鱼子黄、鸡油黄等。入清后有康熙的淡黄,以及其后的菜尾、鼻烟、金酱等。
黄色是一种富有的颜色,有熠熠生辉光芒四射的耀眼,代表尊贵,同时它的造型多样、釉色独特,时而展现恬淡娇嫩之美感,时而变换温润淡雅之风韵。一直以来,黄釉都是明清时期皇家的严控釉色,它也成为明清皇室的独享瓷器,专为皇帝御用或为祭祀专用。
黄釉的制作方法有俩种:1、是烧成的白瓷釉面上涂以含铁色料,再低温烧成;2、在素烧过的涩胎上直接施黄釉,但釉色不及前者洁润。
纯净的黄色,饱满不刺眼,让你看完很想拿起来再看。明成化黄釉龙纹碗,当年只供宪宗皇帝本人使用,它见证了宪宗皇帝上下三代传承的艰难和凶险。
弘治时期,黄釉瓷已近乎完美,也是整个明代黄釉烧制最成功时期,达到历史上低温釉的最高水平,由于其黄色特别娇嫩,犹如鸡油之色,因此又有“娇黄”和“鸡油黄”之称弘治一朝黄釉最负盛名,色泽娇嫩,堪称弘治官窑的典型之作。
晋代黄釉颜色偏土黄色,其实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作品已经非常出众。
黄釉瓷器以其靓丽的色彩、特殊的象征意义,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并且已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在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中,市场价位相对仍然较低,升值空间还很大,从我们掌握的资料分析,各个年代的黄釉颜色不尽相同,就是同一个年代同一座窑口黄釉的颜色也有很大的差异。
从现有资料看,低温黄釉瓷创烧于明代洪武时景德镇窑,宣德时已多有烧造,成化时延续。此盘釉面匀净,呈色娇嫩,烧造技术比以前有所进步,为著名的弘治黄釉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里心青花双圈内绘正面龙,龙头肥硕,双目有神,椭圆形的龙面,脑后的鬃发向两侧飘动,龙颈扭曲,尾部短粗,爪窄小尖利,爪指间距拉长,是十分典型的晚明龙爪的特征;碗外部绘双龙穿行于祥云之间,追赶宝珠,龙鼻上翘呈如意形,下巴极长向前伸展,整个龙的姿态是向前方涌动,形象生动而飘逸。
从明代御窑瓷器的重要性来说,弘治、正德两朝的瓷器不如永乐、宣德、成化朝产品名气大,但亦算得上是品质精良、不乏精品,其中有的品种颇具特色。这两朝正处于15世纪与16世纪之交,是明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分水岭,即明代社会开始由之前的保守、沉闷逐渐走向革新、活跃。表现在社会风气上,最突出的是淳厚朴实之风逐渐消失,人们开始变得崇尚钱财、追求财富。
1/4
这是明代嘉靖时期的茶叶末釉笔洗,其最大径在中间约9.5厘米,底径约4.7厘米,上口径6厘米,整个器型看起来像一个飞碟,十分招人喜爱。整器由两个部分粘合而成,在中间结合处由于釉薄而呈现米黄色口边,在整体上显得平衡。由于上下部分都是手工拉坯而成的,所以器虽小但很有分量感。底部露胎显微粉红色,这是麻仓土的特点加上底釉的亮青釉都明白无误地说明了笔洗的年代。这种年款写法与以前常见嘉靖年款略有不同,靖字左边的立字的最后一笔还是回到青字的上半部,这也是嘉靖颜色釉款的特点。从施釉来看,嘉靖的茶叶末釉应该是高温釉,属于釉中彩即将发色剂与石灰碱釉混在一起在强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其底面的亮青釉也说明了确实如此。
2/4
这件万历笔洗,其最大径在中间偏上的位置,所以从造型上看不如嘉靖的耐看敦实。笔洗也是9.5厘米上口径稍大为6.5厘米,底径4.5厘米,底部露胎处也如嘉靖时代一样显示出是由麻仓土制造的,而其款字基本上符合当时官款。底部的亮青釉同样地说明万历时代是强还原焰烧成的。
3/4
这两件葫芦瓶分别是万历年和嘉靖年的。葫芦寓意是福禄,自宋代开始有此种造型的瓶,以下元明清都有,因为它的寓意为中国各个阶层的人士所共赏,尤其是嘉靖帝信奉道教,把刚刚烧成的茶叶末釉配以葫芦造型很有特点。左边的万历瓶高17厘米,右边的嘉靖瓶高16.5厘米。细辨之造型上有点不同,左边的万历瓶中间几乎没有瓶颈;而右边嘉靖瓶中间有一小段瓶颈。万历的葫芦上段比嘉靖的要苗条些;而下半段万历比嘉靖显得更圆满,这就造成了万历瓶型的艺术效果反而不如嘉靖瓶,这当然是我个人的看法。胎质还是麻仓土,底釉也是明显的亮青釉,款字也都符合于当时款的特征。
4/4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明代嘉万时代茶叶末釉瓷器的特点和鉴定方法:
1、由现存的瓷器来看,官窑开始批量生产茶叶末釉瓷器始于明代嘉靖年间。
2、明代嘉、万年间(可能包括隆庆)的茶叶末釉瓷器大多是小件,现已知有笔洗、钵、罐、葫芦瓶、渣斗、高脚托盘等。
3、嘉靖、万历时期的茶叶末釉属于高温釉,是在强还原焰气氛中烧成的,所以其底部呈明显的带有明代晚期特征的亮青釉。胎质为景德镇麻仓土或高岭土,也说明明代的厂官窑就在景德镇。
4、器底款识为青花双圈内两列竖写“大明嘉靖年制”或“大明万历年制”的青花款,
茶叶末釉瓷在雍正时,釉色大多偏黄,在暗绿色的底釉中,闪耀着美丽的黄色星点或细丝纹。
乾隆茶叶末釉釉色偏绿,釉面平静,有的有棕眼及丝纹,不如雍正瓷器滋润,但清代茶叶末造型规整。
清末,民国仿品较多,其中大部分来自景德镇,小部分由山东博山窑仿制,但釉色姜黄,胎质粗松,叩之声音沙哑。字楷书款,四字楷书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