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一道工序。
发酵茶一般是将茶树的叶芽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四道工序,粗制成为毛茶之后,再经过精加工成为茶叶。这个时候的茶叶就是发酵茶了。
根据发酵的过程,发酵茶可以分为:
轻发酵茶(绿茶)
半发酵茶(铁观音、武夷岩茶、白豪乌龙)
全发酵茶(金骏眉、祁门红茶、阿萨姆茶)
后发酵茶(六堡茶、安化黑茶、千两茶)。
又做“萎雕”,制茶工序名称。将采下的鲜叶按一定厚度摊放,通过晾晒,使鲜叶呈现萎蔫状态。 萎凋过程中,鲜叶发生一系列变化:水分减少,叶片由脆硬变得柔软,便于揉捻成条;叶中所含酶类物质的活性增强,促使淀粉、蛋白质、不溶性原果胶等鲜叶成分发生分解、转化,生成葡萄糖、氨基酸、可溶性果胶等有利于成茶品质的有效物质,多酚类物质也程度不同地氧化。正常而有效的萎凋,使鲜叶的青草气消退而产生清香,并有水果香或花香,成茶滋味醇而不苦涩。萎凋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等条件。传统的萎凋方法有日光萎凋(日晒)、室内自然萎凋(摊晾)以及兼用上述两种方法的复式萎凋,现在也采用人工控制的半机械化萎凋设备——萎凋槽。我国白茶、红茶、青茶等茶类制作中的第一道工序都是萎凋,但程度各不相同。白茶萎凋程度最重,鲜叶含水量要求降至40%以下,红茶萎凋程度次重,含水量降至60%左右,青茶萎凋程度最轻,要求含水量在68-70%之间。 刚采摘下来的鲜叶水分含量高达75%~80%,萎凋主要目的在于减少鲜叶与枝梗的含水量,促进酵素产生复杂之化学变化。萎凋及发酵过程所产生的化学作用牵涉范围甚广,与茶叶香气、滋味、汤色有绝对相关。 鲜叶采摘后,应立即摊开即置,避免堆置。目前云南普洱茶制作,时常可见叶底红变的现象,这时常与不当堆置有关。为避免发类似情形,可将鲜叶置于储菁槽上,保持适当温湿度;依当时当地气候调整,静置萎凋时间最好在8~10小时之间。 萎凋时间与方式依采摘时间、季节、气候、鲜叶嫩度、厂家设施与观念来决定,方式分为日晒萎凋、静置萎凋、摊浪萎凋、热风萎凋。
微发酵茶是不经过发酵过程的茶,比如绿茶。因为不发酵,所以气味天然,清香爽口,茶色翠绿。
全发酵茶是经过发酵程度100%的茶,比如红茶。制作过程不经杀青,而是直接萎凋、揉捻,然后进 C C 行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暗红色茶叶,红色茶汤。
六大类成品茶分类依据是,六大类成品茶的分类依据为制作工艺,绿茶的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干燥;白茶制作工艺为萎凋、干燥;黄茶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乌龙茶制作工艺为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红茶的制作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红茶的发酵有物理变化还有质的变化。
一、红茶初制中的物理变化
红茶初制中的物理变化集中表现为重量减轻、叶形缩小和叶色红变。叶色红变的本质是化学变化。叶形缩小和重量减轻有干物质和水分的减少,但主要是水分的蒸发。
(一)水分量变化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鲜叶一般含水量为75%左右,到制成毛茶含水量降到4%—6%。在初制全过程中,随着工序的进展,水分变化呈现一种递减律。一般萎凋散失原含水量的40%—50%,揉捻中失水约为2%—5%,“发酵”叶含水量以50%—55%为宜,干燥中毛火叶含水18%—25%,最后足火达到足干。
从萎凋到“发酵”,水分的逐步减少,可产生三个作用。
其一,水分减少,提高了各化学成分的浓度,使得单位体积汁液内分子个数增加,单位时间内分子之间有效碰撞次数加多,化学反应速度加快;
其二,由于水分减少,酶由结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催化活性得以增强,使化学反应加快;
其三,水分逐渐减少,使各化学成分较能发生全面有益的变化,形成好的茶品质。
在萎凋过程中,在恒温恒湿条件下,水分蒸发存在“先快后慢”的规律。
萎凋的第一阶段,散失占鲜叶总重量15%—20%的游离水(或自由水),速度较快;
第二阶段散失束缚水(或结合水),这阶段因叶细胞原生质胶体的亲水性强,阻挠水分散失,速度较慢。
鲜叶失水速度受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是指鲜叶的组织构造和叶质的老嫩,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湿度、温度、光照和风力等。从外部因素看,湿度小,温度高,风力大,失水快;反之,失水慢。就失水量而言是先多后少,如50kg鲜叶经18h自然萎凋,共失水17.5kg,则前6h失水12.5kg,占总失水量的71.4%,后12h失水5kg,占28.6%。
因此,萎凋温度应先高后低,风力先大后小。从叶片的组织构造角度看,萎凋失水有气孔蒸发、角质层蒸发、皮孔蒸发三条途径。其中气孔蒸发量最大,一般占总蒸发量的90%,皮孔蒸发量很小。但是,嫩叶特别是发育不完全的嫩叶,通过角质层散失的水分比老叶多,几乎占总失水量的一半。叶片的气孔分布,尖端多,基部少;靠近叶脉部位多,边缘少;位于茎上端的叶子多,下面叶子少,嫩叶角质层薄,失水快;老叶角质层厚,失水慢。因此,萎凋中一定要适应先快后慢的失水规律,控制好外部因素,并严格将不同级别、不同老嫩度的鲜叶分开,摊匀萎凋,使其程度均匀一致,防止焦颠枯叶。
揉捻(切)、“发酵”中,为了保证内含物质的适宜浓度,要减少水分的散失,故应采用撒水、喷雾等措施保湿。这既有利于揉捻成条,又有利于酶促氧化作用的进行。
原因一,原料本身劣质,产区水土环境不好
茶叶的品质,受原生环境的影响。
橘生淮南则为橘,枳生淮北则为枳。
茶树生长环境不佳,茶青原料自然存在先天不足。
茶叶的土腥味来源,往往和当地的水土,有直接关系。
譬如,茶树扎根的土壤内,土质的透气性差。
土壤的组成中,黄泥土、红粘土等黏性土质,占比较重。
唐代的陆羽在《茶经》里提:
“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而这“黄土”,指疏松透气性不佳的土壤。
这样的土壤质地,排水不畅,容易导致腐殖质较多堆积。
与此同时,还会影响到茶树的根系呼吸。
受到恶劣的产区环境影响,茶树的原料内部,积累了过多的“土腥味”物质。
自然而然,后期制出来的成品里,容易带有土腥味。
一句话说白了,喝起来土腥味重的茶,与茶树生长环境的水土有直接关系!
生活经历里,生在池塘、河川、湖泊里的鲤鱼、草鱼、鲢鱼等淡水鱼,一般都有土腥味。
这与生长环境有密切关系。
任凭后期通过烹调手段,再怎么去腥,都难以改善。
产区劣质的白茶,也不例外!
以此为鉴,在买茶时多了解环境环境,很有必要。
《3》
原因二,工艺不当,有被渥堆的做旧嫌疑
白茶的加工,是六大茶类中最简朴的。
不揉捻,不杀青。
最基础的制茶工艺,只有萎凋、干燥这两大步骤。
传统的白茶,发酵程度很低,属于微发酵茶。
故意渥堆,加重发酵,并非是白茶的正常制茶工序。
这往往,属于较常见的做旧白茶伎俩。
做旧老白茶,是白茶市场的一大毒瘤。
白茶里的做旧,通常是利用各式的极端制茶手段进行加工。
以一款茶无限接近老茶的沧桑感,为目的。
制茶时,厚厚的渥堆发酵。
闷在茶叶堆内的茶,受到潮湿的水汽和闷热的环境影响,茶叶内部的色素物质容易受伤。
娇弱的叶绿素,大量的消耗、受损。
于是,经过渥堆后的白茶,失去了原本叶片色系分明、鲜活有质感的状态。
反而是,以咖啡色、黄褐色为主。
整体的状态看起来,略微沉闷,老气横秋。
经过做旧手段摧残的白茶,容易留下不少“后遗症”。
陈化不自然,颜色过分单调,属于茶叶外观的明显缺陷。
与此同时,就茶香而言。
经过渥堆的做旧茶,少不了会闷出大量杂味。
年份真实、干燥仓储、自然陈化的老白茶。
不论散茶或饼茶,干茶的香气闻起来比较干燥、清晰、没有杂味。
而渥堆过后的做旧白茶,容易发散出沉闷的、不新鲜的怪味。
土腥味,就包括在内!
对任何的茶叶而言,一旦生出了怪味,都意味着品质极为堪忧。
《4》
原因三,冲泡用水的水质影响
水是茶之母。
泡茶的水质,容易直接影响到茶汤的口感。
排除掉茶叶的品质的影响,泡出来的茶汤内出现明显的土腥味。
那泡茶的水质,存在重大嫌疑。
曾经,听朋友提起她的一次喝茶经历。
那一回,那位朋友和别人约了到江边喝茶,顺便拍摄视频。
由于出门前,准备没有充足。
专门带出来的纯净水,已经用完了。
而到了郊外,泡茶时条件十分有限。
于是,就取了一些江水,彻底烧沸后泡茶喝。
据朋友的喝茶口感描述。
不知道是环境的影响(江边水汽重,风大,有泥土腥味),还是泡茶的水质有问题。
那天她经常喝的某款肉桂,泡出来的茶汤总是怪怪的。
香气不高扬,桂皮香弱。
连带着,茶汤里一直存在着若有若无的土腥味。真是让人受不了。
同样的一款茶,被泡出了截然不同的味道。
泡茶水质的好坏,难免存在关联!
好水,才能泡出好茶。
对于泡茶用水,村姑陈的推荐是,首选纯净水,或者矿化度比较低的矿泉水。
清冽清透、没有任何杂质存在的纯净水,更能泡出一款好茶的原本风采!
至于山泉水,在确保无污染的前提下,同样是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对不少生活在各大城市内的茶友而言。
取用山泉水泡茶,难度太高,实用性不强。
除此之外,在从天然水源取水泡茶时,要多留意水质的好与坏。
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当下,一般的江河湖泊之水,不建议用于泡茶。
要不然,容易让泡出来的茶汤,带出怪味!
《5》
原因四,储存不当,受潮影响
干度极度的白茶成品,在后期仓储陈化的过后中,极度怕潮。
一旦在后期储存时,存茶不当。
白茶的存茶包装,没有达到足够的密封。
或者是打开包装取茶后,没有及时原样密封,而是让包装大敞。
又或者,将白茶放置在环境比较潮湿的房间内。
甚至于,直接将茶叶塞进生活冰箱内保存。
……
这样的危险存茶做法,容易破坏一款白茶的核心品质,直接将茶存坏变质。
要么,茶叶受潮了。
茶叶的内部吸附进过多的水汽,在水汽的作用和影响下。
容易摧毁茶叶的内在品质。
并且,让白茶发散出闷味、水味、霉味,以及其余的怪味。
这样的怪味综合起来,容易让喝白茶经验不丰富的人,误会成是“土腥味”。
要么是,白茶发生了串味。
茶香清晰的白茶,放置在鱼龙混杂的环境下。
时间一长,香气容易受到干扰。
譬如,将白茶存进冰箱后,又闷又湿又潮的冰箱内部,有不少怪味存在。
一款白茶,放置在冰箱内的时间越长。
越容易出现“冰箱综合味”。
这样的怪味,闻起来接近水垢的腥味,与土腥味十分的接近。
可见,喝到一款带“土腥味”的白茶。
其背后,不乏存坏变质的可能!
(1)初焙。此时茶坯含水量高,温度可相对较高,目的在于快速杀死残酶,蒸发水分。焙笼和焙橱温度为120-130:,烘干机进风口温度为140-150丈。摊叶厚度不能高于1厘米,中间翻拌2次。至茶坯五至六成干即可起焙,焙时约10分钟。
(2)摊凉。起焙茶坯即刻进行摊凉散热,让坯体内水分重新平衡。摊凉厚度为5-6厘米,时间为1-2小时。此时茶述不黏手,稍有硬触感,要及时把尚未完全解块的小团块解散。
(3)复焙。温度为80-90丈,茶胚摊放厚度为4-5厘米,焙30分钟左右,中间进行两三次翻拌,至茶胚达到八成干左右时起焙摊凉,摊凉时间可延至6小时以上。此时茶胚用手触摸有硬扎感,枝茎折之即断,叶片捏之即碎,带有片状,干嗅清香,含水量在7%-8%之间。经过复焙的茶胚,外形、内质已基本固定,r遇茶季高峰,焙炉腾挪不开,可先把茶叶装起,事后再I进行足火。
(4)足火。采取“文火薄焙”,温度要低,焙时要长,温度为60-801,焙时要2-6小时,中间翻拌 2或3次。相关研究表明,茶叶的蜜糖香常常产生于低温长烘过程,此外,烘焙中多酚类与氨基酸、可溶性糖问相互间的热化学反应产物,也会增进茶汤色度。经过足火的茶叶,含水量为3%-5%,叶片捏之成粉,干嗅香气清高,至此完成单丛茶的初制,成为“毛茶”。毛茶达到足够干后,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平温过程,俗称“炖火”或“回火”,通常是5-7天。
你好,以普洱生茶为例,普洱生茶的制作步骤主要分为萎凋、杀青、揉捻、晒青、蒸压、干燥后制作完成的,但古时候因为运输不便,而泡茶属于易碎,占空间大的东西,所以古人就把普洱生茶加上蒸这个工序,然后再把普洱茶压制成饼,这样既解决了散茶易碎和占空间的问题。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新鲜茶叶应该会有不一样的口感,茶叶经过热炒,是使茶叶能够较长时间储藏,使其滋味和香气更加令人愉悦,并破坏其细胞组织使更多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能够容易地通过冲泡而被人们吸收。
没有炒过的茶叶,是茶叶最原自然的状态,只要你对它的青草味没有任何厌恶,不妨泡着喝,嚼食也没关系,不会有任何坏处的。茶叶最古老的故事——神农尝百草,即神农氏误服毒草,日遇茶叶,嚼之即解,神农所嚼食当然也是新鲜的茶叶,没有经过炒过的。而在茶区新鲜茶叶的茶汁是可以用来给伤口消毒的。这些都是茶农们多年积累的经验。
而白茶最近被人推崇也是这样的原因,白茶没有经过热炒,只做了萎凋和干燥处理,意就在保持茶叶最原自然的状态,以使最大利用茶叶的有益成分。
许多人认为茶叶是越新鲜越好,刚刚从茶树上摘下来的茶叶是最好的。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