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的鉴定方法
外观:颜色深褐色有油光,类似青蛙皮的色泽。条索弯卷紧结成半球状者。干茶甘浓香。
冲泡后 汤色呈深黄色。汤味浓而醇厚,微涩中带甘润味,并有种醇和的弱果酸味。香气显明而深厚,回甘强。
叶底 底锯齿边缘有红边,而叶中部分呈淡绿色。叶片完整,枝叶连理。 次级品
外观:形状粗大而条索松散,卷曲不若半球状。干茶香气低。
冲泡后:汤味淡而苦涩,无弱果酸味,或焦味稍强汤色虽近似深黄但却稍呈暗黄色或略带红色。。刺激性较强,回甘弱。
叶底:叶底破裂不整,无红边,整叶呈灰黄色或呈褐色。叶底破裂不整,无红边,整叶呈灰黄色或呈褐色.
个人感觉以上的说法只适合对浓香而言,到现在这个时代来用已经是完全过时了.所谓“绿叶红镶边”实际上,是发酵过程中的过份发酵造成的,发酵茶叶在奇兰、水仙、单枞、武夷山岩茶等乌龙茶品种里面有红边现象,那是因为:这些茶的发酵偏重。至于为什么要偏重发酵,以后再说,那就不是这个话题了。现在的铁观音采用轻发酵工艺,一般都在4次摇青左右,只有个别薄叶会出现红边现象,大部分不会有红边。那么,用所谓的“绿叶红镶边”去鉴定优劣铁观音,不是懵人是什么?书上也这么说,大家都这么说,一代代说下来,谁也搞不清楚,糊里哟糊涂:)形状就更说不清楚了,什么茶叶都想冒充铁观音,记得四川、云南、浙江也请安溪师傅去做铁观音茶,外形真的漂亮极了!可茶呢?糊里哟糊涂:)
汤色也跟外形一样,很容易做成铁观音的颜色。如果用汤色呈深黄色去鉴定优劣铁观音,那就是笑话了,又一个糊里哟糊涂:)
口感:有人喜欢清淡,有人喜欢甘浓醇厚。
香味:现在铁观音的香型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主要还是以清香和浓香为主,浓香还好主要是碳香和正味的。而清香有韵香,兰花香,桂花香,奶油香。呵呵不要见笑多得我一次也说不全了。
汤色:这个比较好分,浓香的汤色虽近似深黄但却稍呈暗黄色或略带红色。清香的大多呈淡黄色。
外形:浓香的颜色深褐色有油光,类似青蛙皮的色泽,形状粗大而条索松散,卷曲不若半球状。清香的就大不一样了,有朋友问干茶的颜色有黑的那是不是这款茶叶不好呢,其实不然,黑色的干茶是叶子比较嫩的不仅不是不好反而可以说是更好的。清香的颜色绿黑交杂整体感觉偏绿,形状不一,有的紧结有的松弛,当然不能以这个来定好坏,只不过是看得顺眼不顺眼而已。
最后重点的说一句吧,希望这句话对广大铁观音爱好者能起到一点帮助。购买铁观音是要自己喝的,只要你买的是真正的铁观音,又合自己味道,价格和质量对比起来确实是值,又何必用文字中所说的来定好坏呢?我想主要还是自己喜欢,合自己胃口。
1、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2、年有四季,天有四时,喝茶有益,喝茶有异。一年春喝绿茶,夏饮红茶,秋冬黑茶;一天当中上午绿茶,下午红茶,晚上黑茶,健康相随。茶者,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3、浓茶解烈酒,淡茶养精神,花茶和肠胃,清茶滤心尘,茶之德也;乌龙大红袍,黄山素毛峰,南生铁观音,北长齐山云,东有龙井绿,西多黄镶林,茶之生也;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评,牛饮可解燥,慢品能娱情,茶之趣也。
4、白衣不至酒难赊,兀坐晴窗独饮茶。
5、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坐。
6、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年世界。
一、颜色与嫩度:
从最初刚发芽的芽头,到成型的叶片,叶子的嫩度从鲜嫩逐渐变得老壮,叶子的颜色变化:嫩黄色→翠绿→深绿。叶子的颜色变化代表了嫩度的高低。
代表茶类:绿茶、黄茶、白茶、红茶
【绿茶】绿茶最大可能的保留了叶子的最初颜色。所以绿茶的原料品质由嫩黄→嫩绿→翠绿→深绿,依次递减。
翠绿型:鲜叶嫩度好,为一芽一二叶初展,新鲜,绿茶制法,杀青质量好,在短时间内迅速彻底的破坏酶活性,其余工序处理及时合理。属此类型的茶如高级绿茶、瓜片、银峰、松针、古丈毛尖、信阳毛尖、江山绿牡丹等。
深绿型:鲜叶嫩度好,为一芽一二叶,新鲜,绿茶制法,杀青叶投叶量较多,且杀青质量好,其余工序处理及时合理,外形条索紧结。属此类型的茶有天目青顶、高级炒青、滇晒青等。深绿在评茶术语上称苍绿,猴魁色苍绿属此类型。
墨绿型:鲜叶较嫩,为一芽二三叶制成的烘青,雨茶,珠茶,火青等。
竹叶青茶叶2017年新茶峨眉高山绿茶特级(品味)经典礼盒208g
【黄茶】黄茶是在绿茶的工艺上加了一道闷黄的工序。所以黄茶的原料品质由嫩黄→金黄→黄褐,依次递减。
嫩黄型:鲜叶细嫩,嫩黄色,为一芽一叶,制造中有闷黄工序,属黄茶制法。该色为高级黄茶的典型色泽,干茶嫩黄或浅黄,茸毛满布。如蒙顶黄芽,莫干黄芽等。
金黄型:鲜叶细嫩,嫩黄色,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黄茶或绿茶制法。属此类型的有君山银针,其芽头肥壮芽色金黄,芽毫闪光,有“金镶玉”之美称;黄山毛峰干茶金黄隐翠,俗称象牙色。
黄褐色:鲜叶较粗老,制茶过程有长时间的闷黄工序,并由于高温烘烤所产生的湿热作用,使内含物有部分聚合变化,由可溶性小分子物质聚合成黄褐色不溶性大分子物质,使外形呈黄褐色。如黄大茶等。
【白茶】白茶为不揉不捻,自然晾干或者微火烘干,身披白毫。原料品质由银白→灰绿,依次递减
银白型:鲜叶嫩度为单芽或一芽一叶,芽叶上白毫特多,采取保毫制法,不经揉捻或轻揉捻,使干茶满披白毫,属此类型的茶有五盖山米茶,保靖岚针,白毫银针,仙台白眉或采用福鼎大白茶和大面白品种的鲜嫩芽叶制的各种茶。
灰绿型:鲜叶较细嫩,为一芽二叶,制茶经萎凋和干燥工序,使干茶绿中带灰。如白牡丹,其毫心银白,叶面灰绿。
【红茶】红茶为全发酵茶,红茶原料品质,金黄色→乌润→棕红→黑褐色,依次递减。
乌黑型:采用一芽二三叶的鲜叶制成,干茶色泽乌黑而有光泽。如工夫红茶,高级茶形红毛茶,传统制法的红碎茶,中上档茶等。
棕红型:干茶色泽棕红,如转子机或C.T.C制法所得红碎茶的碎、片、末,工夫红茶等。
二、颜色与工艺:
代表茶类:青茶(乌龙茶)
青茶为中等发酵茶,不采用嫩度较低的原料,基本以青壮为主。青茶的颜色变化主要是工艺的不同,绿→黄→褐→黑,工艺火候也相应加强,口味依次增重。
砂绿型:又叫鳝鱼色。粗老采原料,火力足,干茶色泽砂绿并光润,俗称砂绿润,如铁观音等。
青褐型:粗老采原料,叶张厚实,干茶色泽褐中泛青,如水仙、武夷岩茶等。
灰绿型:粗老采原料,轻发酵,偏绿茶色泽,如翠玉乌龙等。
三、颜色与储藏:
颜色随着时间延长而加深,光泽度会随着时间由润泽变得暗淡直至枯燥
代表茶类:黑茶
以普洱茶为例,随存放时间的增加,生茶由青绿→墨绿;熟茶由红褐→黑色。
随着新品类的不断推出,也会有些特例。不过通过颜色的整体规律变化,已经可以判断市面绝大部分的茶。一切了然于心,就等着试试身手了。
1、孙淑《对茶》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2、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3、白居易《两碗茶》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4、郑愚《茶诗》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5、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6、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7、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8、杜耒《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9、高启《采茶诗》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搞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10、李清照《莫分茶》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相传,清雍正三年 (1725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老茶农魏荫(1702一l774年)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曰晨昏必在观音佛前敬奉清茶一杯,从不间断。
有一天晚上,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
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
第二天清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细加观察,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异于它种。
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经数年压枝繁殖,株株茁壮,叶叶油绿。便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乃视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贵客嘉宾临门,才取出冲泡品评。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
一天,有位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何好茶?”
魏荫就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经过详告塾师。并说此茶是在岩石中发现,岩石威武胜似罗汉,移植后又种在铁鼎中,想称它为“铁罗汉”。
垫师听后摇头道:“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可俗称。
此茶乃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才雅!”
魏荫听后,连声叫好。 “王说”一一皇帝赐名 相传,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今西坪镇南岩村),有位仕人叫王士让,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年)出生,雍正十年(1732年),中副车,乾隆十年(1745年)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卒任上。士让平时喜欢收集奇花异草,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乾隆元年(1 7 3 6年)春,士让告假回家,访亲问友,常与亲朋好友聚于南轩。
一日,见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异于它种,遂移植南轩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压枝繁殖,枝叶茂盛,圆叶红心。
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
乾隆六年(1741年),士让奉召赴京,在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时,以此茶馈赠。
方苞品其味非凡,遂转献内廷。
乾隆饮后甚喜,召见十让垂问尧阳茶史,士让如实禀告此茶发现始末。
乾隆细察、掂量此茶,认为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便赐名为“铁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