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在西藏的销量不好,当地人主要以酥油茶,甜茶为主
普洱茶是中国的一种地方特殊茶类,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中华古老文明中的瑰宝。
由于普洱茶原产区与中原文化发达区的万水千山之隔,直至明清时期普洱茶才被世人所知,这就使得人们对普洱茶历史文化的认知不多。
银生茶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普洱茶最早被称为“银生茶”。
“普洱”由来
唐朝时普洱的产区属于南诏国银生节度称“步日睑”。“步日”据研究是佤语“濮人兄弟”的意思,就是指布朗人。我们也都知道“濮人”是最早种植普洱茶的民族。
元朝时期,改称“普日部”,到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称“普耳”,万历年间改称“普洱”,普洱地区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20),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也是普洱茶早前的名称之一。
鼎盛时期
明代至清代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清朝时普洱茶作为贡茶,极大地促进了普洱茶的发展。
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置普洱府,各产茶区的普茶和原料通过茶马古道在普洱汇集和交易后转至北京、西藏、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由此普洱茶开始扬名海内外。普洱茶是中国的一种地方特殊茶类,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中华古老文明中的瑰宝。
由于普洱茶原产区与中原文化发达区的万水千山之隔,直至明清时期普洱茶才被世人所知,这就使得人们对普洱茶历史文化的认知不多。
银生茶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普洱茶最早被称为“银生茶”。
“普洱”由来
唐朝时普洱的产区属于南诏国银生节度称“步日睑”。“步日”据研究是佤语“濮人兄弟”的意思,就是指布朗人。我们也都知道“濮人”是最早种植普洱茶的民族。
元朝时期,改称“普日部”,到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称“普耳”,万历年间改称“普洱”,普洱地区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20),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也是普洱茶早前的名称之一。
鼎盛时期
明代至清代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清朝时普洱茶作为贡茶,极大地促进了普洱茶的发展。
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置普洱府,各产茶区的普茶和原料通过茶马古道在普洱汇集和交易后转至北京、西藏、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由此普洱茶开始扬名海内外。
去西藏喝酥油茶好。
西藏有“世界屋脊”之称,茶叶是当地人民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因此成了西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食品。目前,西藏的年人均茶叶消费量达15公斤左右,为全国各省、区之首。
藏族人民饮茶,有喝清茶的,有喝奶茶的,也有喝酥油茶的,名目较多,喝得最普遍的还是酥油茶。所谓酥油,就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搅拌,倒入竹桶内,冷却后凝结在溶液表面的一层脂肪。至于茶叶,一般选用的是紧压茶类中的普洱茶、金尖等。
酥油茶的加工方法比较讲究,一般先用锅子烧水,待水煮沸后,再用刀子把紧压茶捣碎,放入沸水中煮,约半小时左右,待茶汁浸出后,滤去茶叶,把茶汁装进长圆柱形的打茶桶内。与此同时,有另一口锅煮牛奶,一直煮到表面凝结一层酥油时,把它倒入盛有茶汤的打茶筒内,再放上适量的盐和糖。这时,盖住打茶筒,用手把住直立茶筒并上下移动的长棒,不断催打。直到筒内声音从“咣铛、咣铛”变成“嚓咿、嚓咿”时茶、酥油、盐、糖等即混为一体,酥油茶就打好了。
从地域上和产茶质量特点的差异性来分,一般都以:西双版纳茶区、临沧产区和思茅茶区三个区域为主。
以下就以简单叙述与图样供茶友们参考西双版纳植茶、制茶、喝茶、贸茶的前史悠长,根据记载在东汉时期已有茶业生产的活动,在唐代就有茶业销往西藏地区。宋朝时则有滇藏茶马交易,在明朝至清朝中期交易最盛。
直至清朝时期雍正年间,古六大茶山的「头春茶」还被列为进贡宫廷的御用「贡茶」西双版纳茶区分要分为两大板块,分别为澜沧江勐海茶区(江外六大茶山:南糯山、猛宋、巴达、布朗山、景洪猛宋、佛海)和澜沧江的易武茶区(江内六大茶山:攸乐、倚邦、革登、曼庄、莽枝、曼撒)。「勐海茶区」茶叶的表现特色较为强劲,其香气高扬,收敛性较大;「易武茶区」则收敛性较小,滋味较为甘甜产区位于在云南西南部,地处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中下游之间,是云南产茶最多的茶区,同时它也「滇红」的发源之地。其产区主要范围有临沧、凤庆、云县、双江、镇康、耿马、沧源、永德8县。
临沧茶区是孟库大叶种茶的原生地,产区内有众多规模连片的野生茶树群分布,并保存有古老的人工栽培大茶树,该区亦是普洱茶料最大的产地。
同庆号先祖系湖南省麻阳县青田刘姓,明初随军赴南疆平叛,来到滇南石屏。平叛甫定,军旅首领早报朝廷以滇南地广人稀,请求把驻军改为屯田部队。普洱茶老字号“同庆号”,品牌始创人为刘姓,始于雍正十三年(1736年)的易武茶乡,“同庆”,即普天同庆之意。
易武车顺号兴于1839清道光年间”是一个有着近200年历史的御用贡茶老字号。
清朝道光年间,“茶马古道”的源头易武古镇车氏家族的世祖车顺来创办了“车顺号茶庄”,采摘自家茶山大叶种优质生态茶叶,手工制作女儿茶、人头金瓜茶、纱巾紧拧拳茶、沱茶、七子圆饼茶、竹香紧压茶等系列产品,远销西藏、新疆、港奥台和南洋各地,深受海内外客商的亲睐
福元昌又称元昌号,创于光绪初年间!在倚邦和易武两大茶山设了制茶厂,倚邦和易武曾演绎出了清代普洱茶最为辉煌的篇章。其中“元昌号”设于易武的茶厂名为“福元昌号”,专门采用有别于倚邦小叶茶种的易武山大叶种普洱茶叶,制造精选茶品,售国内及海外市场。
普洱四大天王之宋聘号
清光绪六年(西元1880年)创号,于滇南名邦石屏开市,驻厂六大茶山重镇易武,专司普洱商贸,省垣之中誉之“茶魁”。
虽然同属黑茶 ,但两者的产地、原料、制作工艺都有所区别,这导致它们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功效等都不一样。
一、传统包装对比
▲云南普洱茶,大多以笋壳包装,7片357g茶饼为一提,同时也有砖、坨。
▲广西六堡茶,传统使用大竹箩装茶(40~50kg),后期也出现了砖、饼、坨、团等形式。
二、干茶、汤色、叶底对比
我们把安化黑茶也加上:
▲干茶对比
▲汤色对比
▲叶底对比
六堡茶对比安化黑茶,因汤色、滋味区别较明显,相对容易区分。但与外形汤色滋味分类上诸多相似的普洱茶,不少茶友还是分辨不清,下面我们着重来谈一下六堡茶与普洱茶的区别。
三、 历史背景不同
回溯六堡茶和普洱茶走过的历史长廊,六堡茶主要通过“茶船古道”,外销到东南亚和港澳地区;而普洱茶主要通过“茶马古道”,运往国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清末民国初期,开拓远销到其他国家。
地处南部低海拔地区的广西六堡茶,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清代嘉庆年间成为名茶、贡茶,并从苍梧六堡镇合口码头(“茶船古道”的起点),沿着漫长而狭窄的小河“走”出深山,至港澳地区,再越洋过海,走向东南亚,以其突出的祛湿、调理肠胃功效成为著名的侨销茶。
▲茶船古道境外线路图(资料图)
而地处西南高海拔地区的云南普洱茶,以突出的解油腻、助消化等功效,通过马匹牲畜等交通工具,被销往新疆、西藏等西北高寒地区;在清末民初,普洱茶开始被销往越南、泰国和南洋地区。
▲茶马古道线路图(资料图)
四、产地,原料,工艺
梧州六堡茶与云南普洱茶,其产地、原料、工艺等都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口感滋味、茶性功效等也不一样。
1.首先,产地、原料不同
六堡茶:因原产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出来的品种、品系的茶树鲜叶,多以灌木型为主。
普洱茶:产地广泛,主要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以分布于云南省茶区的各种乔木型、小乔木型大叶种茶树品种为原料。
▲茶树分类
▲各种叶种对比
2.其次,制作工艺不同
按制作工艺来分:六堡茶分为:农家茶(传统工艺六堡茶)和 厂家茶(现代工艺六堡茶)。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生普)和 普洱茶熟茶(熟普)。
六堡农家茶、普洱生茶大多都是经过初制工艺。
六堡厂家茶、普洱熟茶则是在初制工艺后增加精制工艺而成。
对比一:六堡农家茶 VS 普洱生茶
※小结:区别二者的关键词——“堆闷”&“日光干燥”。六堡农家茶是鲜叶杀青、初揉后直接“堆闷”轻微发酵,这是六堡茶的第一次发酵,因此即使是新茶,其茶性相对来说也会温和些;而生普是鲜叶杀青后、初揉,然后直接晒干,因此相对有活性、茶性也刺激些,且生普有阳光晒后的气息。
对比二:六堡厂家茶 VS 普洱熟茶
※小结:在精制加工过程中,都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散茶或紧压茶。大体而言,熟普汤色比六堡厂家茶更深,滋味更浓厚饱满,而六堡茶相对清爽,茶气内敛,香气和滋味都富有层次感。
(穿插一个小知识,据文献记载,六堡茶的冷水渥堆工艺,在1958年就已形成并普及应用,而普洱熟茶渥堆工艺出现的时间是1974年。)
3. 陈化环境
首先,普洱茶与六堡茶分别产自不同的地区,地域上的差异会对茶叶制作以及后期陈化带来不一样的转化效果。
云南海拔高、干湿季分明,年温差小,气候干爽,茶叶陈化速度相对缓慢;
梧州海拔低、气候温暖,潮湿多雨,茶叶陈化速度相对比较快。
因此,偶尔我们会发现一些喝惯了普洱茶的茶友(特别是强调“干仓”的茶友),在刚接触六堡茶的时候会认为六堡茶属于“湿仓茶”。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六堡茶的“湿”是相对的,是上述客观的陈化环境所形成的。而这些客观的地域气候环境正造就了六堡茶独特的“地域风味”。一方水土养一方“茶”,如果要以普洱茶的“干”去衡量六堡茶的“湿”其实是有所偏颇。
其次,六堡茶有着的独特陈化方式——“窖藏”。这是在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梧州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形成并稳定下来的一种陈化模式。有部分茶友会把这种入洞的“窖藏”直接与“湿仓”画上等号,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
六堡茶的“窖藏”工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堡茶作为出口创汇物品之一。茶叶从制作完成、到买家收购、再出库装船……这是一个缓慢的周期,梧州人开始意识到茶叶仓储的重要性。由于历史的因素、地域气候的限制以及原产地的就地取材等影响,抗战时遗留下的防空洞,因冬暖夏凉,相对隔绝于外部气候,成为当时仓储六堡茶的佳选。
▲ 梧州中茶的“陈茶窖”
▲ 梧州中茶的“陈茶窖”外景
且在长期实践中,发现存放到防空洞茶窖中的六堡茶,滋味更醇和,香气更陈纯,层次感也更丰富。“窖藏”遂慢慢成为了六堡茶独特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一道工序。
茶友平时口中讲的“湿仓”主要是指在正常工艺外,故意地加温加湿,人为把茶叶故意做旧,让其快速转化。(虽然合理的湿度是有利于茶叶的陈化,但是人为过度地加湿、做旧处理,则有损茶叶品质,都是不好甚至有害的。)这种人为刻意的“湿仓”与上述利用冬暖夏凉的茶窖陈化是不同的,因此,说六堡茶的“窖藏”是“湿仓”,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小编认为,每个茶类,都有该茶类品饮衡量的标准,不能用别的茶类标准来衡量另一种茶类。就好比我们不能用红茶的醇厚甘美来衡量白茶的清淡爽滑,不能用绿茶的清新宜人来衡量黑茶的浓郁厚实......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按照普洱茶的标准和经验,来评判六堡茶的好坏。毕竟一方水土育一方茶,每个地方的茶品有其不同的特色与滋味口感。
五、结 语
我们大体从原料、工艺、仓储等方面,对湖南安化黑茶、云南普洱茶和广西六堡茶做了分析对比,让大家对它们有个大体理解。
树立客观、独立的品鉴标准,寻找不同茶类的魅力之处,有助于我们以更全面地去了解中国的各大茶类。最后,也欢迎茶友们留言,一起就本次话题做更深入的探讨。
1. 大益茶
大益茶是普洱茶的开创品牌,也是中华老字号名茶品牌之一。
2. 下关沱茶
下关沱茶始建于1902年,以普洱压紧茶为主要业务。
3. 中茶
中茶成立于1949年,是国内知名度非常高的茶饮品制造商,也是普洱茶十大高端品牌之一。
4. 老同志
老同志成立于1999年,是云南知名茶叶品牌。
5. 八角亭
八角亭成立于1964年,是一家较早从事与普洱茶的名牌企业,其普洱茶有极为独特的“勐海味”而出名。
6. 陈升号
陈升号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门生产普洱茶的品牌。
7. 庆沣祥
庆沣祥是成立于2006年的一个知名普洱茶品牌,也是最出名的十大云南茶品牌之一。
8. 澜沧古茶
澜沧古茶成立于1966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知名茶叶品牌,也是云南普洱茶十大名牌之一。
9. 福海茶厂
福海茶厂建立于1983年,是国内知名的大型普洱茶企业,旗下的茶品种有80多个,还拥有自己的原料基地。
10. 雨林古树茶
雨林古树茶也是十大顶级普洱茶品牌之一,它选云南百年古树,手工制作,是国内大型的古树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