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乡:在山水褶皱里寻一缕沉香
暮春的细雨里,我踏着青石板铺就的古道走进六堡镇,山岚挟着清冽的茶香漫过鼻尖。这座藏在广西苍梧县峰峦叠嶂里的小镇,六百年来守着茶香编织经纬,在云雾缭绕处酿就黑茶的醇厚。
清晨的茶山正被薄雾轻笼,采茶女戴着尖顶竹笠,指尖在茶树间跳跃如蝶。她们遵循着"一芽二三叶"的古法采摘,背篓里翠芽还沾着晨露。站在青石垒砌的观茶亭远眺,梯田状的茶山如凝固的绿色波浪,山涧奔流处,水车吱呀转动,将山泉引向青苔斑驳的贮水池——那是制作六堡茶特有的渥堆发酵的源头活水。
老茶坊的木梁上悬着竹编的簸箕,墨绿茶叶在晨光中静静萎凋。制茶师傅的手掌覆满茶渍,揉捻时筋骨毕现的力度里藏着岁月积淀的技艺。当铁锅翻炒出第一缕槟榔香,茶农笑着揭开陶罐,琥珀色的茶汤倾注杯中,氤氲的热气里沉淀着山川的灵气。这种经两次发酵的独特工艺,让六堡茶在光阴流转中愈发醇厚,如同茶马古道上的马蹄声,越陈越见韵味。
沿着茶船古道斑驳的石阶下行,百年前运茶的竹筏似乎仍在记忆的河流中沉浮。瑶族老人坐在风雨桥头,用粗陶碗斟茶待客,额头的皱纹里仿佛藏着茶经。他们的茶歌在山谷回旋,将杀青的火候、渥堆的时辰都酿进曲调。当暮色染红晾茶阁的竹帘,茶农们围炉夜话,红泥小炉上煨着的陈年茶汤,倒映着北斗七星在山巅的轨迹。
离开时,衣襟上浸着挥之不去的茶香。六堡茶乡的密码,藏在采茶女被茶汁染青的指甲里,在渥堆房里经年不散的沉香中,更在那些将时光揉进茶饼的掌纹深处。这片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土地,正以草木的本真,续写着人与茶相守的永恒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