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香里的百年商号:梧州广元泰的茶路传奇
在茶船古道的起点梧州,一座青砖黛瓦的老茶庄静静矗立在桂江畔。推开广元泰茶庄的雕花木门,樟木茶箱里沉睡的陈年六堡茶,正用醇厚的槟榔香诉说着百年商号的传奇。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开埠的汽笛声惊醒了西江航道。广元泰创始人陈沛然以敏锐的商业嗅觉,在六堡茶集散地大南路创办茶庄。他独创"双蒸双压"工艺,将六堡茶的陈化时间缩短至三年,让原本需要十年转化的茶汤提前焕发红浓透亮的光泽。这项技术革新使广元泰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斩获银奖,让六堡茶首次在国际舞台绽放异彩。
在茶庄后院的青石晒场上,至今保留着祖辈传下的竹匾晒茶法。匠人们遵循"日晒夜露"的古训,让茶叶在昼夜温差间形成独特的金花菌群。广元泰独创的三级拼配技艺,将不同山头、不同年份的茶青按秘方调配,造就层次分明的"槟榔香、松烟韵、蜜糖甜"三重滋味。2014年,这套传承百年的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抗战时期,广元泰的茶船曾载着六堡茶逆流而上,经柳州、贵阳直抵重庆。这些穿越烽火的茶砖,不仅为前线将士祛湿解乏,更维系着大后方的茶脉不断。如今在茶庄二楼的陈列室里,仍珍藏着当年运送茶叶的锡制茶罐,罐身上"茶通天下"四个鎏金大字,映照着茶商的家国情怀。
从清末的木质茶引到当代的有机认证证书,广元泰在守护古法之余,建立起可追溯的质量体系。当年轻茶艺师用建水紫陶冲泡陈年茶砖时,茶汤里既有岁月沉淀的厚重,也涌动着与时俱进的活力。这座百年茶庄,正如它珍藏的六堡茶,在时光的窖藏中愈发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