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悠久的茶文化,喝茶不但能修身养性,而且还可达到养生的作用。喝茶成为好多人的一种习惯,但喜爱喝茶不一定就会喝茶,例如什么时候段适宜喝茶、什么人不适合喝茶等,这些都不是很清楚。喝茶是有好多学问的,茶喝不好或喝不对,就起不到养生的作用。
时值冬天,喝红茶的人越来越多了。最近,有茶友问小懂:市面上除了金骏眉,还有银骏眉、铜骏眉一说,又有大赤甘、小赤甘,实在搞不清这几种茶是啥关系,有啥不同。
以上提到的这几款红茶,源产地地都是国家级自然防护区——武夷山桐木关(村),都归属于正山小种红茶的范畴。但凡懂点茶的人都知道桐木关,这里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顺便说一句,桐木关实在太美了,有机会一定要去哦!)
既然这些茶都归属于正山小种,为何还要细分呢?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金银铜骏眉和大小赤甘的关系
小懂咨询桐木关的资深茶农知道到,这几种茶的主要不同就在于芽和叶的比例。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看完茶友们就知道了!
从图片咱们能够知道,金骏眉通常为单芽,银骏眉为一芽一叶,铜骏眉为一芽二叶。铜骏眉还有一个别名,就是“小赤甘”。而再往后,一芽三四叶,就是大赤甘了,市场上通俗地称为“正山小种”。
金骏眉,实际上不是传统的红茶,2005年才创制,纯芽头制成,6至8万颗芽尖方可制成一斤金骏眉。如今市场上真正意义桐木关内的金骏眉极少,而且价钱极高。
银骏眉虽然是一芽一叶,采制难度与金骏眉相差无几,可是价钱却比金骏眉至少低一半以上。对于茶农、茶厂而言,制作银骏眉费力不赚钱,如今桐木关内几乎没有人生产银骏眉了。
在采制时间上,因为桐木关海拔较高(1000米以上),气温较低,每年第一波采制金骏眉的时间也基本在清明节后了,大概在4月中旬以后,因而金骏眉是没有所谓“明前茶”一说的。
采制完金骏眉,接着就是采制银骏眉和铜骏眉的时间,大赤甘的采制时间通常在5月份以后。
别看这几种茶名字差别很大,但其加工工艺基本相同,都是小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大致分为采摘→晾青(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几道工序,传统的松烟小种还有熏烟的工序。
小懂在2015年春就进入过桐木关,亲见茶农采制金骏眉。下面,我们就通过金骏眉的制作流程来知道一下清香型小种是如何做出来的。
金骏眉如何炼成的?
第一步:采摘。金骏眉茶的采摘标准,叶梢比红、绿茶成熟。金骏眉需要采取新鲜的茶芽,摘取芽头最鲜嫩的部位,对于采摘技巧需要非常高。因为桐木关海拔较高,茶树生长较慢,又不施化肥农药,这里的红茶一年只采摘一季,纯芽尖制成的金骏眉产量更少。
第二步:挑拣。好多人以为采摘回来的青叶就能够晾青、萎凋了,实际上中间还有个挑拣的过程。就是用簸箕将采摘过程中不慎带进来的叶片挑拣出来,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金骏眉的原材料都是芽尖。
第三步:晾青。将茶青均匀地散布在簸箕中,为下一步萎凋做准备。这一步很重要的一些是,晾青后,不能用手去触碰茶青,否则会导致下一步萎凋不均匀。也有人说晾青和萎凋是一个意思,此处为了便于理解,进行细分。
第四步:萎凋。金骏眉萎凋能够分为室内萎凋和日光萎凋两种。如今因为天气原因,通常无法做日光萎凋,一天做出的金骏眉大多在室内萎凋机中完成萎凋的。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至4个小时,这一过程茶叶失去的水量大约在70%。
第五步:揉捻。金骏眉茶青在揉捻机中摩擦运动,是为了对叶面进行塑形,揉捻成条。
第六步:发酵。将揉捻好的茶青堆在一起,用湿布覆盖其上,是为了破坏叶缘细胞,因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使鲜叶发生一系列生化变化。这个过程大概需要7至8个小时,发酵完成的茶叶变成红色。
第七步:干燥。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入烘焙机中,用大约90℃的文火慢慢烘焙,大约3个小时后全部烘干,正宗的金骏眉就炼成啦!(来源:懂茶帝)
更多红茶的茶叶知识大全,欢迎访问爱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