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甜味,来自哪里呢?白茶的甜味,首先来源于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白茶滋味、香气的主要物质之一。白茶萎凋过程中,随着酶活性的提高,叶中蛋白质质水解,生成有着鲜味和甜味的氨基酸,氨基酸的占比趋于增多。来源于白茶中的糖类物质,糖类物质是茶叶三大自然物质之一,其中糖类物质占到干茶物质占比的1/4.有如此多的糖类物质,因此自殊不知然,茶叶喝起来就会有甜味。其次,茶中的矿物占比较多,游离矿物元素促使茶喝起来甘甜。一句广告词“农夫山泉有点甜”,你就明白为何矿物对甜味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茶友们都知道高山云雾出好茶,而今年特别如此。虽然量少,质量却是难得又难得的高品质。原本高山产区的白茶品质就是很好,再加上今年高山白毫银针的产量锐减。物依稀为贵,白毫银针的数量本来就不多,今年的高山白毫银针愈发是凤毛麟角。这茶圈里从来少不了攀比之风,这些年来大热的白茶更是一片火热。这茶少,难买,珍稀,而我有了。拿出来晒晒,这就是面子。
销路算是不愁了,想必将平地的白毫银针充作高山白毫银针交易的茶商一定不在少数。就像是到了中秋的那时,满大街的都是阳澄湖的大闸蟹,实际上养殖户心里都心知肚明。阳澄湖每年出产的大闸蟹就那么多,那些多出来的当然都是假的“阳澄湖”。今年的高山白毫银针也是如此,虽然产量少,可是等上市的那时到白茶市场一看。那好的坏的,都标上高山白毫银针的名号,想要辨别真假那必须就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然少不了被一顿狠宰。
前段时间有一位茶友说,有一些店确实是很好。白茶市场因为火爆的原因的确是混进了不少的“老鼠屎”。但都不能够将所有的茶商茶农都一闷棍打死,而学会辨别白茶的作用真是为了将假冒的茶农筛出去。留下真正有良心的人家,如此这圈子里不说一片清明,至少也会干净许多。高山白毫银针与平地白毫银针的入门级辨别能够归纳为高山白茶与平地白茶的差异。今天便先来讲个大概的辨别,若是爱茶的朋友们嫌不够用,笔者明个儿再写个细致的,只是运用起来会更难些,新茶友怕是很难实际操作。
从香气上辨别
高山白茶带有的“高山茶韵”是高山白茶所特有的,平地茶所不具备的。
喝过高山白茶和平地白茶的爱茶的朋友们一定深有体会。
有的茶友会说这个“高山茶韵”太抽象,很难理解,能不能直观点?
直观的说,高山白茶的香气会比平地白茶来的更高昂悠长一些。
一来是高山白茶优异的基因本身,其次就是后天的成长环境也给两种白茶带来了明显的差异。
因为高山的雾气比较大,时间比较长,因此高山白茶所受太阳直接光照的时间,比平地白茶要来的少得多。
在云雾的遮挡之下,阳光中大多数的长波光都被挡住,高山白茶受到的大多是短波光。
短波光可以促进芳香物质的合成,故高山白茶当中的芳香类物质比平地白茶来的要多的多。
香气的差别除了在干茶的那时能够体现出,在冲泡的那时,高山白茶的香气会随着芳香物质的析出融到茶汤里。
而平地白茶当中的芳香物质本就不多,能落在水中的更是少之又少,茶汤的香味会单薄一些。
从茶汤的内质圆润度辨别
内质的多少最直观的是从茶青茶辨别,平地白茶因为内质并不是很丰富,它的叶片比较单薄。
而高山茶的叶子就很圆润,胖乎乎的,一看就很有内涵的啦。
这是因为高山茶园的环境通常有着较大的温差,而温差有利于茶叶内物质的积累,光合作用积累内质。
而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的那时,因为气温低,呼吸作用减弱,高山白茶在白日积累的物质消耗的极少。
积累的量远远大于需要消耗的量,故而高山白茶的内质丰富,汤水圆润。
而平地白茶在夜晚就是一个正常消耗有机物的过程,白日积累的物质有很大一一些在呼吸作用时消耗掉。
日积月累下来,高山白茶与平地白茶间内质储量的差异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差异大大的显示出来了。(来源:白茶家族;作者: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