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作为人们生活的必备之品,因茶有其自身的特点,亦因茶有其自身的文化。茶伴随着中国历史,浸蕴着中国文化,深入到国人骨髓。所以,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与中国人的健康依依相伴。
茶,按时节分:“清明”前后、“谷雨”前后至“立夏”前、夏秋茶等;按老嫩分:一芽一、二叶、对夹一、二叶等;又分发酵、半发酵、不发酵;还分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和药用保健茶等;还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再加工茶。然而不管怎么分,其时、其性、其法与中药性情颇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自然品茶用茶就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了。
唐代《本草拾遗》中对茶的功效有“久食令人瘦”的记载。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茶叶中含有将近500多种成份。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钼、锌、硒、铜、锗、镁等多种矿物质。茶叶中的这些成份,对人体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锰能促进鲜茶中维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叶抗癌效果。它们的共同作用,对人体防病治病有着重要意义。饮茶好处很多,能够延缓衰老、抑制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抵抗癌症、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还能够抑制和抵抗病菌、美容护肤、醒脑提神、降脂助消化。
事实上茶并没有满足于仅仅作为一种饮品存在,而是不断汲取文化精华,就此诞生了以修身养性为目的仪式规范:“茶道”。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是中医养生八法之一,除了对茶的要求,更强调对人性情的要求,要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茶有寒热温凉,药有四气五味。茶道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医养生文化有机结合,使茶与茶文化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现在茶道被人们当作品味的象征而受到重视和追捧的魅力所在。中医养生对时间、环境等都有诸多要求,茶道也一样,有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仪程,还有“和、敬、清、寂”四规,但却没有贵贱雅俗,王公大臣可饮,市井百姓也可饮,可以小杯酌,可以大碗喝,存乎心取乎意,闲和宁静,致清导和,趣味无穷,正符合中医养生的至高要求。
养生的主体是人,茶道的主体也是人,茶道是为人而存在的客体的,“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养性、联谊、示礼、传情、育德,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迎宾会友,平凡实在、和诚相处、重情好客、勤俭育德、怡情修性、健娱身心”,无不体现着茶道融入人们生活的客体性,可见国人生活之礼与茶道不可分割。
生活不可无茶,茶是一曲小调,雅俗共赏;茶是一位挚友,情谊相投;茶是一把钥匙,启闭心门;茶是永恒亲人,贫富不弃。泉城人家更不可无茶。一壶泉水两片茗,伴山伴湖摇楼铃。香清意浓心犹醉,好个趵突解风情。名湖畔、超然前、泉水煮茶,全国再无二处了。下一期,我们便要与泉城百姓从选茶的角度聊一聊茶与健康的内涵所在,让茶更好的融入到我们泉城人家的健康生活。
作者简介:路亮,84年生,济南市民族医院康复科主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从医八年,擅长治疗关节类疼痛、纵筋疗法的内脏调理等疾病。目前在研究中医、藏医结合治疗疼痛类、内分泌失调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