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的北港茶古称“邕湖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湖南历史文化名茶。它与君山茶和龙窖山茶同为岳阳三大贡茶。北港茶在唐代就有名。斐济《茶述》列举了当时的十大名茶产地,“邕湖”就是一处。李肇《唐.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岳州有邕湖之含膏”。杨华《膳夫经手录》载:“岳州邕湖所出亦少,其好者可企于茱萸簝。”这里茱萸簝为峡州名茶,峡州在今湖北宜昌。齐巳诗云:“邕湖惟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邕湖诸山旧出茶,谓之氵邕湖茶,李肇所谓岳州邕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今人不甚种植,惟白鹤僧园有千余本,土地颇类北苑。所出茶,一岁但是一、二十两,土人谓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有“大小巴陵、开胜、开卷、小卷、生黄翎毛出岳州”的记载。明代陈仁锡《潜确类书》载:“潭州之独行灵草,岳州之黄翎毛,岳州之含膏冷……此皆唐、宋时产茶地及名也,见《茶谱》、《通考》,以上为昔日之佳品。”黄一正辑注的《事物绀珠》列出当时茶名99个,古茶名101个,指出岳州出的黄翎毛、含膏冷为古茶名。
张谦德《茶经》也有“岳州之黄翎毛、含膏冷”茶的记载。清代《致富奇书广集》又有氵邕湖产含膏茶的记载。黄本骥《湖南方物志》载:“岳州之黄翎毛,岳阳之含膏冷,唐宋时产茶名。”光绪年《巴陵县志·风土篇》载:“邕茶盛称于唐,始贡于五代马殷。北港地皆平冈,出茶颇多,味甘香,亦胜他处。”民国时期,时局动荡,岳阳地处战略要冲,受战乱影响,北港名茶濒临灭绝。解放后,北港茶园重现生机。高峰期,北港毛尖年产量达40多吨,质量以北港村方家组所产最佳。北港茶传说较多。
相传,唐太宗贞观15年(公元641年),西藏布达拉宫举行隆重的礼仪迎接一位从京都嫁到吐蕃的汉族姑娘文成公主。文成公主依照本民族的礼节,带去了陶器、纸、酒和茶叶等嫁妆,其中茶叶就有邕湖茶,茶叶输入西藏从此开始。又传,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兵起义,被官兵追至江南,途经北港、邕湖时,在岸边的邕庙歇息,饮到邕湖茶,顿觉心身舒畅,力量倍增,他对此赞口称绝。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授予邕湖茶以“皇茶”称号,自此岁岁入贡。(来源:中国黄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