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是指茶汤入口后使人感到浑厚、稠密,口腔中有饱满而实在的感觉,将品茗者带入一种平和稳定的心境当中。水厚和茶汤浓完全不是一回事,厚与普洱茶质地有密切的关系,茶汤在一定的浓度溶于水中物质成分较多时,在口感上会觉得比较浑厚稠密。茶汤浓淡,受冲泡技术的影响,同样一泡茶,茶叶浸泡在热水中时间越长,茶汤就越浓,也就是说茶汤的浓度增加了。如浸泡时间很短,茶汤便会显得淡淡的,与水性厚薄无关。往往厚重以及甸实都是相伴共存的,所以说茶汤水性很厚重或很厚实,是指水性有厚之感。如一些纸绿印圆茶、福禄贡茶,水性都很厚重。
薄和厚恰好相反,薄是指轻、萧条之感,指茶汤入口后使人感到口感不足,没有坦荡舒张之气。灌木新树茶菁制成的普洱茶品和边境的一些普洱茶品,茶汤水性多半显得单薄。
利,与太薄的水性有关系,指茶汤入口后有触及利刃似的单薄、偏激、难过的感受,使人排斥和抗拒。一些生长在边境地区的普洱茶或现在新树茶菁所制成的新鲜青饼普洱茶品,茶汤水性多半会令人有利刃似的口感。
普洱茶经过长期紧扎密封,茶身很干燥,开封后立即冲泡品饮,茶汤水性常常会显得单薄,甚至会令人有利刃似的口感。但是如果开封后将茶置于较宽大的容器中约十几天或一个月,茶汤自然就能现出其应有的水性。
普洱茶的口感
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数种滋味,可能某种滋味单独存在于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多种滋味并存于某一泡普洱茶中。其中甜是普洱茶品质上乘所体现的味道。苦和涩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酸和水是普洱茶品质低劣的体现,所以普洱茶应尽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至于有的人习惯性将淡而无味视为普洱茶的味道,那么淡而无味就是一种无味之味了。
1.甜“谁谓茶苦。其甘荠。”《诗经·邶风·谷风》
“绝品不可议。甘香焉等差。”梅尧臣
“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陆游
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分相对而言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分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茶水里,使品茗者有甜的口感。清雅、淡然的甜意,提升了普洱茶的文化品位。上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就越浓。在普洱茶的行
列中,红莲圆茶和圆茶铁饼都具有蜂蜜般的甜味,这是其他普洱茶所不及的。
以生茶茶菁制成的普洱茶品,茶汤中的甜味纯正清雅,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老树乔木茶菁制的生茶干仓陈化的甜味最明显。
2.苦
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这一点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祖先的长期的培育,由野生型茶树逐渐转为过渡型茶树最后才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普洱茶之所以有苦味,是因为其内含咖啡碱。茶之所以能提神醒目,也是因为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具有兴奋作用。普洱茶品茗者往往不仅仅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效果,也从略带苦味的茶汤中品味回甘喉韵的效果。用比较幼嫩的茶菁制成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如有荷香的白针金莲普洱散茶,或者现在生产的幼嫩的普洱茶,都带苦味。至于对苦味的处理,都是以冲泡方法来控制的,视品茗者对苦味的接受程度,而泡出适当的苦味茶汤。
3.涩
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老普洱茶已经无苦涩味了。没有了苦涩味,而仍然能表现其他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普洱茶有涩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涩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
4.无味
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
5.酸、水
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普洱茶应尽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茶叶制作不精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次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一般在新鲜的茶叶制作过程中,如果在“走水”的环节上处理不好,也会造成茶叶有水味。水味带给人稀薄、败坏而不新鲜的感觉。
本文节选自《普洱茶与健康》,作者:李捷,赵荣,文字由茶叶网录入 注: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