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与健康:附录,普洱与普洱茶(三)

粤湘源 14 0



  四、发展中的普洱市和宁洱县

普洱茶与健康:附录,普洱与普洱茶(三)

  宁洱县全称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县城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地处横断山系南段,无量山脉南部边缘,地跨北回归线。全县辖7乡2镇87个村公所,居住着哈尼、彝、汉、傣、白、拉祜、回等19个民族,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8.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9.14万人,占总人口的50%。农业人口为15万人。

  为了更好地促进普洱茶的产业发展,弘扬普洱茶文化,2007年4月,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普洱县更名为宁洱县。

  宁洱县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为367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为291.10万亩,耕地面积为62.8万亩,宜农、宜林、宜牧的荒山灌丛为1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65%,林木蓄积量为1236万立方米,是滇南林区之一。有岩盐、煤、铜、铁、铅、锌等矿藏资源和石灰石、彩色石等建材资源。境内河流纵横交错,长5000米以上的河流有121条。水能蕴产量6.9万千克,财政收入6556万元万,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39元,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磨思二级公路贯穿县城,德梅、景普公路改扩建完工,磨思高速公路也将开工,这将大大改善边疆民族地区的交通状况。2006年,普洱县投入160万元资金,实施了14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科技普及深入村村寨寨,基本上形成了县、乡、村、组四级科技推广网络。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实现了“普六”、“普九”和扫除青少年文盲工作,并获得“中华扫盲奖”。全县高考再创佳绩,考生上线498人,上线率达87.4%,居全市榜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铺开,参合12.4万人参合率达87.8%;完成了14个村卫生室建设和县人民医院传染科国债建设项目,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工作通过了评审验收;全县有医院14个,各行政村均创建起了卫生室,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了省级验收。扶贫工作进展顺利,投入扶贫资金3265万元,实施了17个整村推进项目和上海对口帮扶项目、宝钢援建项目。计划生育、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3%,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完成县内古茶树的普查工作,发现野生茶林12.1万亩,有力地证明了普洱是普洱茶的原产地的结论。成功地举办了云南普洱茶协会成立大会、首届云南百年经典普洱茶品鉴会等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普洱茶文化的无穷魅力。民族团结誓词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并成功地举行了挂牌仪式等系列活动。全县乡建起了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行政村建起了文化室,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74.3%,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6.7%。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玄南省民族传统体育先进县”荣誉称号。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资源优势,突出

  地方特色,重点加强了茶叶、林产工业、咖啡和农业产业经营等方面的建设。民族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基本上形成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茶文化融为一体的普洱民族文化。

  面对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全县各族人民将把繁荣、富裕、文明的普洱新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普洱市不仅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还是普洱茶的故乡,已成功举办了六次中国普洱茶叶节,使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普洱茶文化得到了弘扬。普洱市正在迈步走向建立中国茶城的目标。全市各族人民将乘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立中国一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的东风,以茶建城、以茶文化兴城、以茶产业强城,把普洱这座美丽的城市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独具品位的真正茶城;建成人文、生态、经济融为一体、协调发展的名副其实的绿海明珠;建成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使普洱成为招商引资条件最优、投资开发环境最好的、祖国西南边陲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园林城市。

  为了打造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独具品位的东方茶城,建成一个全国著名的茶产业基地和茶叶交易市场,普洱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中国茶城”的战略规划和长远的发展目标,全面实施兴茶工程,实现茶产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以普洱茶牵引旅游经济。近年来,极具特色的普洱茶文化促进了云南普洱市别具一格的茶文化旅游,并且带动了该市整个旅游业的发展。目前,以古茶树、古茶林为依托的,极具活力的茶文化旅游有了新的发展,正在形成以观光茶园、古普洱茶街、天然神奇茶树博物馆等景点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

  本文节选自《普洱茶与健康》,作者:李捷,赵荣,文字由茶叶网录入 注: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全县 #文化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