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坑茶是什么?如何制作?

粤湘源 12 0



  绿茶有利于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排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起着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降低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窝坑茶是什么?如何制作?

  窝坑茶又称蕉溪窝坑茶,产自江西省南康县南岭山脉北端的浮石、蕉溪一带。主要产区为蕉溪上游海拔600余米、林木葱郁的窝坑。

  发展历史

  窝坑茶创始于三国,而盛于宋代。据南康县《文艺志》记载,宋代苏东坡谪官广东,路过南康,舟至浮石时,曾作诗一首,其中有“浮石已干霜后水,蕉溪闲试雨前窝坑茶”之句,这里所指的“雨前窝坑茶”,就是早期的“窝坑茶”。可见这里产窝坑茶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采摘需要

  制造窝坑茶所用的窝坑茶菁、以顶芽开面后(对口叶)二、三日,其下二、三叶叶片尚未硬化时采摘最为理想。窝坑茶菁采摘时以长至五叶,留下二叶,采一心二、三叶最为理想,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采摘尤佳(俗称午时菜),但是在同株窝坑茶树中,萌芽时长难望一致,在春茶时期,雨水甚多,天候不稳,大体上而言顶芽开面达一半以上时,即需俟机采摘,以防窝坑茶菁过於粗老,影响品质。通常而言,制造窝坑茶之茶菁要叶质柔软、叶肉肥厚、色呈淡绿为佳,采摘时机控制更是不得马虎,采得窝坑茶菁过老(晚采俗称饱菜),成品窝坑茶形过大、滋味淡薄,采得窝坑茶菁过早(早彩俗称幼菜),则色泽深绿近黑,窝坑茶汤缺少香气,品质难得上乘。

  加工工艺

  制作工艺分为杀青、揉捻、初干、搓团、摊凉、足干、拣剔七道工序。窝坑茶的独特品质,主要在“初干”和“搓团”两个工序中形成。初干时,将揉捻叶倒入锅中,锅温为90~100℃,滚炒和抖炒相间,操作需要轻与快,捞叶要匀和净,到茶坯炒至六成干时,将锅湿降至70℃左右,开始搓团。搓团时将窝坑茶拢在两手心中,五指稍并拢,沿同一方向,运用掌力,慢慢由轻到重搓揉窝坑茶团一并结合解块,重复进行四五次,随后将窝坑茶坯在沿锅壁内回转搓揉,需要由重渐轻,其间不断抖散团块,至窝坑茶坯达九成干,条索呈螺状颗粒为止。

  窝坑茶出锅后,稍经摊凉,烘焙至足干,再历经拣剔,即行包装贮存。成窝坑茶外形条索纤细,形曲呈螺状,颗粒近似珠窝坑茶,又似眉窝坑茶,芽毫隐藏;色泽翠绿,绿中带白;内质香气清高持久。茶汤颜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甜,叶底嫩绿匀齐。冲泡后,芽锋直立,白毫翻滚,成为绿茶中之珍品。窝坑茶制作精细。鲜叶采摘十分考究,在清明前后开始采摘新芽,标准为一芽一叶,鲜叶需要匀、整、洁、清,不采单片叶、鱼叶、病虫害叶、伤叶、紫鱼叶、瘦小芽叶和雨水叶。芽叶采回后,及时摊放于洁净、通风处,约6小时后开始炒制。(作者:ZDX,来源:聚茗轩奉天茶人堂)

标签: #窝坑 #茶菁 #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