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夕,由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主办、宜宾市品味人生商贸公司和成都宽和茶馆承办、旨在“传承弘扬‘川红工夫’,支招宜枝独秀书写未来”的“川红工夫69周年茶话会”,如期在位于蓉城一品天下的“宽和茶馆”举行。茶话会由主办方何修武会长主持并致欢迎词,资深著名茶树育种专家、“早白尖之父”钟渭基领头做了“传承弘扬‘川红工夫’,首抓茶树品种建设”的启发式发言。 图为茶话会会场
何会长在致辞中饱含深情地说,“川红工夫”是建国初发展起来的后起之秀,与久负盛名的“祁红”、“滇红”齐名,系中国三大工夫红茶之一;1985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获得第24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金奖,成为宜宾首张茶业名片;其制作技艺2014年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由于受一些主客观因素影响跌入低谷,“川红工夫”在国内外市场声名退隐,现在许多消费者甚至有的茶企业也说不明白它的色、香、味等个性。鉴于国内外红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和我们研究会与品味人生公司“共谋传承弘扬‘川红工夫’——打造‘宜枝独秀’新品牌”的志愿担当,为重现“川红工夫”荣光、进而做大做强川茶做出贡献而组织了这次茶话会。因此,我们特地邀请了在座资深著名的茶学、茶树品种、茶文化专家和富有实践经验的制茶技师及有关商、协会嘉宾建言献策,目的是引导我们起步走稳、茁壮成长。“早白尖之父”钟渭基发言开门见山:传承弘扬“川红工夫”,首先要抓茶树品种建设”。“川红工夫”能成为中国三大工夫红茶,主要有其独特的品种,当然还有好的生态环境、过硬的加工工艺等,能获得国际金奖是对“川红工夫”优良品质的巅峰礼赞。“川红工夫”要搞高、精、尖,茶叶品质的好与否,茶树品种是先决条件,是内因;接下来是生态条件及其它环节,是外因,内因虽然受外因影响,但内因起主导(决定)作用。内因与外因都好,茶叶品质当然优良。“川红工夫”的品质为什么优良且只在宜宾的高县、珙县、筠连等地产出,这是由于它的鲜叶采自“早白尖5号”良种茶树,而上述产地适合“早白尖”良种茶树种植。现在“早白尖”良种茶树在宜宾的量不大了,要扩大生产基地。据了解,早白尖是钟老发现并亲自命名、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30个茶树良种之一(四川唯一)。在谈到“传承弘扬川红工夫,培育打造“宜枝独秀”新品牌时,钟老大加赞赏,祝愿成功、为川红正名。
接着,著名茶学、茶文化专家王天成、刘贵民等相继发言。刘贵民说,茶业的发展,品种与质量很重要,品种一定要对路。红茶在国际市场占主导地位,国际市场就是红茶市场,红茶要做大必须瞄准国际市场。川茶产业要发展,非发展红茶不可!“宜枝独秀”要有一支非常强的技术团队,有技师级人员把好质量关;同时,要重视产品宣传,“川红工夫”作为昔日宜宾茶业的一张“名片”,现在无名,要努力传承、再创,最终实现“宜枝独秀”。王天成说,做优质茶,原料是基础。“宜枝独秀”要自建队伍和生产基地,建立自己的生产车间、加工工艺,看茶做茶,管控好质量。川藏茶马古道文化发展中心秘书长钱晓宪提出:川红工夫要恢复昔日的荣光,必须发扬“工匠”精神,传承、再创与振兴。国家一级制茶师袁凯表示,建议“宜枝独秀”参考小罐茶与人合作派专业人员监理,和在新品开发上下功夫、直接培养消费者、创新营销模式等经验与做法,花大气力,敢于打破格局,努力成为“川红工夫”的代表。省农业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张泽荣从发展川茶产业的角度,谈了本次茶话会对促进“川红工夫”振兴、川茶产业结构调整与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必须强化红茶市场就是国际市场的意识,因地制宜扩大红茶基地,多产优质红茶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同时,他对培育打造新品牌“宜枝独秀”表示支持并充满期待。
最后,茶话会承办单位品味人生商贸公司总经理陈秀梅发言。她说,父辈种茶、制茶、卖茶,是一家茶厂的厂长,家有制茶作坊。因此,她从小随父母种茶、采茶、制茶,自幼生活在茶的氛围中,品着茶香长大,已有15年的茶味人生。为了推广“川红工夫”,完成父辈指点的茶业之路,她夙愿投资打造“宜枝独秀”川红工夫品牌,与省茶艺术研究会肩负起振兴“川红工夫”的光荣使命,促川红工夫”再创辉煌。
与会者年龄上到86岁,下到30岁不等,可谓老中青三结合。他们中,除上述外,还有省茶艺术研究会新闻发言人高嘻嘻和成都博容茶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唐萱屿等。
2020年7月4日
四川茶博会
川红工夫执念者从心起航
宜枝独秀
品牌即将发布
(本图文来源:文,张泽荣 图,茶旅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