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威武...威武”
原告:润茶
被告:洗茶
事由:润茶状告洗茶冒名顶替它多年,其只享名,不干事。
洗茶曰:
古代茶书云:凡茶洗去沙土,烹之则美。怎是不干事?
润茶曰:
因时而变。不能照搬照用古时之法。现如今,种植环境、生产环境、包装条件、运输环境,都有了质的飞越。无须再为沙土费心。
洗茶又曰:
传统冲泡和茶艺中,都将第一次冲泡的茶汤,弃之不用,或用于烫杯,称之为“洗”有何不妥?
润茶又曰:
弃之不用,并不是因为不干净或不能喝。只因乌龙茶耐泡,第一次冲泡的茶汤滋味较为寡淡而已。
其次,从作用上,定义为“洗”,有点以偏概全了。
只为洗去茶灰,注入沸水迅即去除即可。
而被称为“洗茶”的这一步骤,都存在较长时间的浸泡了。
更多的是为下一泡茶汤的表现做“助跑”。作用远不止洗那么单薄。
在第一次冲泡下,干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舒展。原本被紧紧封锁在茶叶中的香气、滋味,被“松了绑”,才使所谓“第一泡”茶汤有着出色的表现。
两者也有各自的支持者。
“革新派”认为洗茶一词,不恰当,茶叶销售和出口上会受到影响,名声上会造成损伤。应当改名。
“守旧派”认为洗茶一词,流行了几百年了,已融入了地方风俗,没必要改。只要加以说明不是因为茶脏就可以了。
........
对于洗茶的争议,其实本质上是对名称用词的争议,而不是作用上。
而现代“洗茶”能够起到提香、提味、提色的作用,大家是一致认可的。
既然如此,当起家于乌龙茶的“洗茶”扩张到绿茶中时,我们也无须去纠结需不需要能不能的问题了。
它没有致命性的坏处,却有着实在性的好处。
为何不呢?
泡饮当中有了“洗茶”使你感觉更加有趣。
你可以操控茶汤的一切。只需改变“洗茶”所用的温度、时间、水量。茶汤香气的轻重、滋味的浓淡、汤色的深浅,便是你说了算。
有了“洗茶”,一杯茶好喝不再仅仅是因为茶,也有可能因为-----你不一样!
生来娇嫩
万物化生草木萌芽之时,绿茶便早早地盯上了它们。一个个“初出茅庐”的细芽与嫩叶。
而乌龙茶却中意“有一定阅历”的叶片
对待细嫩的绿茶,在温度上,请“轻一点”
一个细嫩,一个肥壮,在给它们“做造型”时,用力、用时、方式都不同,细嫩的用力更轻、用时更短。相反,肥壮些的,用力更重、用时更长。最终它们的紧结程度有所不同,复水性也就存在强弱之分。
同一温度浸泡下,绿茶总会更快的打开自己。
乌龙茶更擅长“迂回拉扯”,绿茶则更偏爱“快意恩仇”
在时间上,请给细嫩的绿茶一些“痛快”
乌龙茶冲泡时,“洗茶”的茶汤,习惯性地用以烫杯,或倒掉。
虽说专家们从科学的角度,认为此举会造成些许营养物质的流失与浪费,但从品饮感觉上,此举对于“七泡有余香”的乌龙茶来说,只是冰山一角或无关紧要。
如果生硬地套用乌龙茶的“洗茶”步骤,注满茶汤浸润数十秒后,全然倒掉。
对于绿茶来说,太可惜了!
只堪三巡的绿茶,可经不起任何的“舍弃”。
绿茶,半润+半续的茶汤,完全可以作为第一泡茶汤,用于品饮。
绿茶的第一泡茶汤,味道上,不是最浓醇的;香气上,不是最浓郁的;但汤色上却是最碧绿明亮的,味道也是最鲜爽的。
它如同青春一样,永远是不可或缺的。虽厚度不够,但却十足鲜亮。
当然,洗茶也有缺点,在持久性上,茶汤的各方面会差一些。
绿茶,洗不洗茶(或者称之为润茶),听你自己的。只要心中清楚它的优缺点,享受优点时坦然接受缺点。
不论泡茶,还是生活中辨人、辨事,人云亦云的危害,我们都自有感触。
最后,一句话,与君共勉。
冯梦龙:水不明则腐,镜不明则锢,人不明则坠于云雾。
原创不易,请轻轻地留下你珍贵的“脚印”。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