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
那么除了这两样非遗,其余的人类非遗项目你都知道哪些?让我们简单举几个:
一、中医针灸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通过“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为保护单位。中医针灸的申遗成功,是对中医历史地位的认可,也是促进中医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二、皮影戏2011年11月27日,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正在巴厘岛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正式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呼麦——响彻蒙古草原的天籁之声 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天籁之声,是人类自强不息的呼喊,是与自然,于万物相融洽的未经雕刻的原生态的声音。
四、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要知道一点,那就是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传统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这是中华民族自身对于气候、时间等方面的认知。
除此之外,中国人类非遗还有:昆曲、古琴艺术、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传统桑蚕织技艺、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格萨(斯)尔、龙泉青瓷传统炼制技艺、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京剧、中国珠算、中国“藏医药浴法”。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昆曲、端午节,京剧、皮影戏、中国剪纸、以及篆刻、古琴艺术都是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