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沈沐
图丨网络
清代是继中国唐宋之后又一个茶叶发展的顶峰。唐宋专注于饼茶的制茶技艺,而清朝则是“百花齐放”,各类茶及不同的制茶技艺争奇斗艳,美美与共。比如深受茶友喜欢的“西湖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等茶,都是在清代被正式定名。
普洱茶和普洱茶膏也是在清代确定自己的名称,可以说普洱茶膏是世界上第一款“速溶茶”。
茶膏并非始现于现代,早在唐宋时期便有了茶膏的身影,而普洱茶膏历经明朝的没落,清朝的繁荣,建国初期的搁置,到如今的东山再起,凝聚了一代代茶人的心血与智慧。
茶圣陆羽是第一位将茶叶中的“膏化物质”记录在书籍(著作《茶经》)的人,也许也算是茶膏的发现者。
唐朝制茶工艺以蒸青饼茶为主,陆羽将其概括为14个字--“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其中的“蒸之、捣之、拍之”工序是让茶膏出现的重要步骤,经过这3道工序,茶叶中的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开,在空气的氧化作用下,茶汁凝固成茶膏,出现膏化现象。
同时,陆羽认为“含膏者皱”(出现茶膏代表茶的品质好),这是唐代鉴定好茶的标准之一。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说陆羽认为茶膏是好东西,与后来定义的茶膏有不同之处,即茶汁未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完全脱离开,而是附着在茶饼的表面。
到了宋朝,宋人成功地将茶汁与茶叶分离,经过加工,茶汁变成浓稠状物质,即独立存在的茶膏,在宋代茶叶专著《北苑别录》里,详细介绍了茶膏的制作过程。
宋代是我国茶叶发展史的一个巅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朝年间全国范围内出产茶叶200多个品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是皇家的贡茶,先后有180多位诗人、词人用文章赞颂宋代贡茶,诗词达400篇。
宋人斗茶
不过宋人在茶叶上(贡茶为主)的极高造诣,却在明朝时中道崩阻,茶膏的发展之路也在此时停下脚步。
唐宋流传下来的制茶工艺繁琐,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外加贡茶制度的存在加剧了各级官吏盘剥茶农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鉴于此,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停造“龙团凤饼”(一种精美奢华的团茶,多为贡茶),全部改为“散形茶”。
清朝是茶膏的复兴与蓬勃发展时期,普洱茶膏也是在清代被正式命名。
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在云南设立了普洱府,云南总督鄂尔泰将普洱团茶、女儿茶、茶膏进贡给雍正皇帝。这时的茶膏是普洱茶膏的前身(云南土法制作的普洱茶膏),也拥有高贵的贡茶身份。
与宋朝采用“小榨去水、大榨出膏”来制作茶膏的方法不同,云南土司参考中医熬制“药膏”的工艺来制作普洱茶膏。相比于宋朝复杂的工艺,云南土法工艺更简单易学,便于传播。
到了乾隆时期,普洱茶膏由民间制作转为宫廷御制,并且制作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
御茶房茶工以云南上贡的普洱茶为原料,采用类似现代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来“压榨制膏”,今天我们将其称为“宫廷普洱茶膏”。
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正式把“普洱茶膏”记录在册,这也是普洱茶膏首次被官方命名和文献登记。
普洱茶膏用料甚严,加上工艺繁复,产量极少,仅作为贡茶供皇亲贵族品饮,未曾在民间流通。
1912年,清朝灭亡,普洱茶膏的制作戛然而止。
上个世纪50年代,普洱茶膏曾短暂回归过,不过因为制作工艺的不成熟导致茶膏品质不佳,不被当时的援藏干部接受,普洱茶膏再一次消失于历史舞台。
21世纪初,周海婴(鲁迅之子)拍卖父亲珍藏的3克宫廷普洱茶膏(最终以1.2万元成交),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
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仍旧收藏着数量稀缺的贡品普洱茶——团茶和茶膏。目前贡品团茶(金瓜贡茶)只有2沱,普洱茶膏存世仅几匣,皆可称之为国宝。
2005年,中国第一个专门研发与生产普洱茶膏的企业——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在昆明落户,结束了普洱茶膏有产品名称而没有生产企业的历史。随后该公司又在2006年1月6日向云南省博物馆捐赠了普洱茶膏最顶级产品(非卖品)——普洱茶母,成为云南省博物馆2006年第一号收藏品。至此,正式开启了现代普洱茶膏时代。
普洱茶膏能获得皇亲贵族喜爱的原因之一是有良好的功效,以突出的养胃功能为特点。
首先是养胃,不同于部分茶叶不可空腹饮用,空腹饮用普洱茶膏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
养胃的原因有3点,一是普洱茶膏所含的果胶物质丰富,能黏结、去除人体内的如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细菌毒素和多种有害物质,并且能够保护胃粘膜、促进消化。二是普洱茶膏发酵后产生大量小分子衍生物质,刺激性小,有助于人体肠胃的吸收。三是普洱茶膏所含的咖啡碱能中和人体中的胃酸,同样能促进消化。
除了养胃,普洱茶膏还有解油腻、解酒护肝的功能,养生功能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