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红茶种类分别是祁门工夫、滇红工夫和闽红工夫。其实关于三大红茶是有争议的,除了祁门功夫,其他两大红茶一直都有争议。不过说的最多的还是祁红、滇红和闽红三种。
一、祁门工夫的级别分类
一级祁红、祁红金毫和国礼级毛峰祁红冲泡之后的特点:
1、第一泡品评:
一级:汤色浓红,滋味浓厚尚醇,苦回甘,香气浓郁带甜。
金毫:汤色红亮,滋味醇爽,轻微带酸,微苦回甘,香气浓醇有花香。
国礼:汤色红亮,滋味醇厚滑爽,微苦回甘,香气淳和花香明显。
2、第二泡品评:
一级:滋味厚重,苦回甘,香气浓郁。
金毫:滋味醇厚,微苦回甘,香气淳和持久。
国礼:滋味醇爽,微苦回甘,香气淳和持久、上扬,带花香。
3、第三泡品评:
一级:滋味浓厚,苦微涩回甘,香气持久。
金毫:滋味浓醇,苦回甘,香气浓甜持久。
国礼:滋味醇爽厚重,苦回甘,香气浓郁持久、带花香。
二、滇红工夫的级别分类
1、特级特点: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中国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
2、一级特点: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长,滋味浓厚鲜爽。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
3、二级特点: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少显,内质汤色明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
4、三级特点: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少显,内质汤色明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有刺激性。香高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叶底嫩饮红亮。
三、闽红工夫分类
闽红工夫是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统称,所以分为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
1、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红茶产自政和县,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久负盛名。当年的福州茶行凡是“遂应场仙岩工夫”(政和工夫红茶的前身)标号者,便优先开盘,售价倍高。清光绪初年(1879年),政和工夫红茶也由原来的当地菜茶改为政和大白茶为原料,品质进一步提高。
2、坦洋工夫
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 --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别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过广州运销西欧.深受欢迎,以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且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都渐云集坦洋.坦炒工夫名声就不胫而走,自从光绪六年 到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余年, 埕洋工夫年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8年出口为3万余组。
坦洋街长一公里,设有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产量2万余担。收条范围上到政和县的新村,下到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有七、八个县,成为福安主要红茶产区。后因为抗日战争爆发,销路受阻,生产遭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锐减。
到50年代中期,为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先后建立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与福安茶厂,实行了机械化制茶,引进并繁殖了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到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造历史最高水平。后因为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
3、白琳工夫
在19世纪50年代。闽、广茶商在福鼎经营加工工夫茶,广收白琳与翠郊、蹯溪、黄岗、湖林及浙江的平阳、泰顺等地的红条茶,集中白琳加工,白琳工夫因此而生。20世纪初,福鼎“合茂智”茶号,据《中国名茶志》一书介绍,1885年,福鼎创始产制银针。公元1796年(清嘉庆初年)就开始产制白茶。白琳功夫产于福鼎县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
太姥山地处闽东偏北,与浙江毗邻,地势较高,群山叠翠,岩壑争奇,茶树常种于崖林之间。茶树根深叶茂,芽毫雪白晶莹。19世纪50年代,闽、广茶商在福鼎经营加工工夫茶,广收白琳、翠郊、潘溪、黄岗、湖林及浙江的平阳、泰顺等地的红茶条,集中白琳加工,白琳工夫由此而生。20世纪初,福鼎“合茂智”茶号。
以上就是对三大红茶种类的介绍,同时为大家介绍了祁门工夫的级别分类、滇红工夫的级别分类和闽红工夫三大分类,希望大家对它们之间有个大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