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常气候下的白茶初制方法

粤湘源 10 0



  不正常气候系指雨天、闷热天、雷雨天和阴天。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白茶初制不可采用纯室内自然萎凋或复式萎凋,而应当采用自然萎凋至一定程度后进行烘焙的初制方法。

不正常气候下的白茶初制方法

  一、在春茶雨天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

  室内自然萎凋至何种程度去烘焙,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律,过早过迟均对品质不利。据初步试验结果,在室内平均温度18~19°C及相对湿度80~90%的气候条件下,掌握室内自然萎凋时间达60小时与萎凋叶失重59~64%(100斤鲜叶约萎凋至41斤至36斤)去焙制的最为理想,成品色泽灰绿,香味正常,基本保持白茶的风格特征。

  掌握室内自然萎凋时间36~48小时及萎凋叶失重27~50%后进行焙制的品质较次成品色泽翠绿带黄,香带青气,味带苦涩;掌握自然萎凋时间24小时及萎凋叶失重35~40%后进行焙制的品质更次,成品色泽燥缘渐变黄绿,香味青涩,带有明显的绿茶杀青叶气味,不符合白茶品质的要求;长时间自然萎凋不进行烘培的品质最差,成品色泽暗黑,香味陈化,带有轻微霉味。

  不同萎凋程度与白茶品质的关系

  老茶农的经验也同我们的试验结果相吻合,连续雨天,室内自然萎凋时间最多不要超过三昼夜,也不宜少于两昼夜。如萎凋程度至“八成干”(含水量18~25%)以上,可采取次焙干;如萎凋叶含水量较多(即六、七成干),应分二次焙干,初焙火温要高(100°C,指焙笼温度,下同),焙至八九成干即行摊凉,复焙火温要低(80°C),焙干为止。在翻焙时,动作要轻,次数不可过勤,以免形态卷曲和芽叶断碎。

  二、在气候突变的情况下:

  特别是暮春的雷雨和夏茶闷热的天气,对白茶品质影响很大,如不及时进行烘焙处理,就会红变,造成品质损失。

  我们会经在白茶初制试验和生产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在暮春遇到气候突变的雷雨天,同菁(小白)Ⅰ组自然萎凋时间已达42小时,这时萎凋叶失重65%(约七、八成干),及时进行烘焙,避免了品质降低的损失,二级茶菁仍制成二级上等的白毛茶,香味正常,色泽灰绿欠润,基本符合白茶的品质要求;而同菁Ⅱ组不进行烘焙处理,继续萎凋三小时后,即开始红变(由叶尖、叶缘向内发展),继续萎凋五小时,红变部分占一半,最后烘干,毛茶品质降为三级中等,比及时烘焙处理的低四个等。

  三、在阴天无雨的气候条件下:

  采取阴处萎凋的方法,即是借助室外空气流通来加速萎凋叶水分的蒸发,缩短萎凋时间。采取阴处萎凋的方法,是与白茶产区的萎凋设备条件有一定关系的。因为大部分白茶初制厂都搭有露天的凉菁架或晒谷架。采取这种萎凋方法比较花工,同时还要随时注意天气变化,所以一般都只限于初制高级的白茶。

标签: #白茶 #品质 #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