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杭州西湖茶馆的前世今生。
茶的冲泡
宋熙宁五年(1072),日本僧成寻率弟子七人入宋后,曾将其在宋九年中的见闻写成《参天台·五台山记》一书。
苏堤之茗茶席
其中,提到他在杭州市场见到有在道旁售茶,以银器盛茶,每碗钱一文。
这些道旁售茶的可能是茶摊,也可能是简陋的小茶店。
丰子恺画作《茶店一角》
当时称茶肆、茶坊,这在《武林旧事》和《梦梁录》中都有记载。
《梦梁录》
那时茶肆
“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
“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
手绘:茶馆
南宋当时的茶肆用各种植物、书画作品装饰门店,售卖各种珍奇的茶和茶水。
民国时期茶叶店储藏茶叶的罐子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说:
“杭州先年有酒馆而无茶坊,富家燕会至湖上,有专供茶事者,曰茶博士……
嘉靖二十六年(1547)三月,有李氏者,忽开茶坊,饮客云集,获利甚厚,远近仿之。
旬日间,开茶坊者五十余所。然以茶为名耳,沉湎酣歌,无殊酒馆也。”
现代茶馆
这段记载,说的大致意思是:
早年的杭州只有酒馆而没有茶馆,有钱人如果在西湖上宴饮,边上伺候提供茶水的人,被叫做茶博士。
到了明代嘉靖二十六年,有个姓李的人,开了一间茶馆,立马就有很多客人前来消费,李老板赚了好多钱。
戴卫 绘《茶馆》
结果,大家都来效仿,十日间杭州新开的茶馆就多达五十余家。
然而,都是挂羊肉卖狗肉,只是有茶馆之名而已,实则与普通的酒馆并没有区别。
夏衍先生:品茶是人生之一乐
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吴敬梓曾游历西湖,因而在《儒林外史》中对西湖茶馆着墨颇多:
那位马二先生步出钱塘门,过圣因寺,上苏堤,到净慈,四次上茶馆喝茶。
到了吴山,那里是茶铺子、茶桌子林立,“这一条街,单是卖茶的,就有三十多处。”
晚清老茶馆
清代诗人黄晦闻的诗句:
“一市秋茶谈岳王”
描摹的就是秋日西湖,云淡天高,爽朗宜人,熙熙攘攘的茶馆里,茶客满座,都神情专注地在聆听说书人讲岳飞的故事。
“一市秋茶”反映了清代杭州茶风之盛和茶馆之乐。
晚清老茶店
西湖 宝石流霞
市区街巷茶馆,著名的有西园、雅园和喜雨台。
西园类似我们今天的文艺沙龙。
田汉曾在西园二楼写《名优之死》。
西湖之春
雅园是工商业者聚会洽谈之地。
喜雨台是“以棋会友”的棋茶馆。
风景名胜点上的茶馆,沿湖的涌金门有仙乐园、藕香居。
涌金门外有西悦来、颐园,昭庆寺前有景春楼、九莲、潘鑫记、四方等。
西湖之夜 城湖璀璨
平湖秋月、南屏晚钟等景点也都有茶座。当年丰子恺陪父亲来杭州喝茶就选在平湖秋月。
湖上的湖心亭也有茶座。李叔同曾到景春楼喝过茶,也和夏丏尊坐船到湖心亭去吃茶。
西湖 曲院风荷
山间农家的茶多数不是营业性的,也有一些简陋的小茶坊。
郁达夫偕友在九溪十八涧的石条上喝茶小憩过。
茶馆
丰子恺笔下有雨中在山里小茶店躲雨的记述。
之江大学的夏承焘教授和同学琦君、陈从周等到九溪喝茶,留下了“应信村茶比酒香”的诗句。
老龙井
寺院庵堂给施主备有茶,也为游客提供茶水,灵隐、天竺,龙井、虎跑、昭庆、韬光等皆有茶。
西湖湖畔、湖中和山上的茶馆是龙井茶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缺掉了它,龙井茶园就失去了它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核。
品茶的游人
龙井茶园可能只是一个特色经济作物而已。
西湖茶馆及其茶客体现了龙井茶园的文化价值。
民国时期 方正大茶庄账册
当年汪曾祺先生在虎跑喝一杯龙井茶,花掉了一块大洋,比吃一顿饭还贵,但他说:
“狮峰茶名不虚……我自此才知道,喝茶,水是至关重要的。”
茶之冲泡
由此,我们也看到了西湖茶馆独特的原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