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现状与未来辩论稿

粤湘源 10 0



  中国茶艺现状与未来辩论稿

中国茶艺现状与未来辩论稿

  在第二届中国婺源皇菊茶文化节上的发言

  (2018年11月11日)

  茶乃艺,自古而然。

  中国茶艺源远流长,自成一脉。于唐起源,于宋发扬,于明改革,于清盛极,于民国时期传承,于今天混乱不堪,一地鸡毛。

  茶艺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为一种国粹文化,根本基于饮茶活动过程,内容涉及筛茶、择水、识器、烹技、艺术、文化、选境等等一系列内容。发展至今,一切完备,面面俱到,应有尽有,正如水到渠成。

  中国古人讲吃茶有道,这个道,即是道法自然的道,主要是生活之道,而非其它。因为古人提倡生活至善,尤其宋代士大夫文人奋力回归日常,投入生活世界,真正将喝茶视为生活要诀,用之阐释清纯、幽雅、质朴的生活气质。在中国的饮茶观念中,茶艺,无法以偏向艺术的观点来解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倒以"日常生活之术"解释最为适合。

  所谓日常生活之术,简而言之,即是活法。陆羽《茶经》以降,饮茶之风随之盛行开来,喝茶从最初的僧侣为集中思想之用,扩大为回味生活、品味生活。

  宋人尤其智慧,他们对茶的理念正如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与唐时迥然相异,这意味着茶艺忠于生活,行于日常,保持着以生活审美为核心的文化特性,是一种审美由外界向内心转变的契机。

  简而言之,茶艺就是,茶带给生活的乐趣,以及生活反馈给茶的滋味。

  在文明被过度消费的今日,"茶艺"二字,很大程度上只在少数真正懂茶、懂生活的人的世界里存活下来。它早已经失去其浸润生活的本质,被商业利益剥削至不见其茶,只见其艺。

  茶艺的商业化,直接催生了诸多附庸物种与群体。"茶艺师"的横空现世,就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茶艺发展最大的看点。

  浮夸的"茶艺"表演主义趁虚而入,令人对"茶艺"这个词汇多生疑虑。究竟是茶的艺术、制茶的艺术、喝茶的艺术,还是泡茶的艺术,公婆各执其见,但都非本来面目。茶艺沦为商业炒作、运作的对象,成为那些投机者的谋取利益手段。

  按照业界给茶艺师的定义,茶艺师是"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技术人员。通俗地说,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所谓泡茶、饮茶的技艺,就已经明摆着将泡茶、饮茶的重心置于技艺,特别是艺。

  泡茶需技,这一点毋庸置疑,需艺,这点则有待斟酌;而饮茶需技,简明的说就是喝茶需要技巧,这无疑就是天大的笑话,直接点出茶艺师存在的目的是教人怎样喝茶,这与教人怎样吃饭何异?喝茶需艺,这就更加奇葩,喝水吃茶还需搞得有艺术感,将自然而然的需要与享受变得做作且赋予压力,简直与古人生活世界中的茶艺本质大相径庭。

  然而,现代商业的构架和发展恰恰需要这类"特立独行"的思想,很多情况下,奇葩和新颖早已成为利益群体视野中的对等词汇。茶艺的发展显然也难逃这股商业之风的横扫。

  海纳百川,作为中国之道,"茶艺表演"的诞生,原本也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中国传统茶艺从日常生活走向适度的舞台表演,也算一种进步,一种融入中国审美元素的创新,它对传播文化文明与国粹,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茶艺文化自有其独特作用。

  不过,商业化对文化的过度开发、侵略甚至践踏,让那些乌合之众找到了以茶之名投机炒作的机会。一群"装逼茶艺师"横行于人们视野之中,故作玄虚,搔首弄姿,种种乱象,不堪入目,甚至影响了公众对茶艺文化的映象。

  在我看来,茶艺本质上不需要惺惺作态。自古以来,茶艺不过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方式(艺术),仅此而已。

  所谓的茶艺表演者,他们应完全称为"演员",他们表演的目的和本质只在于表演,不在于喝,更别无他物。换句话说,"茶艺师"这一称谓,应该属于那些精通制茶工艺的制茶人。

  对于当下的"茶艺培训",在我不久前撰写的《茶艺培训乱象与茶艺师的装逼》一文提出了严辞批评。茶艺培训,培训什么?

  如果是培训品茶?品茶是否可以标准化?可以教授,是否可以超越人的味觉、体感个性而同一?

  如果是培训泡茶,泡茶的确需要学习,积累经验,然而一旦与培训挂勾,自然就多了一份路人皆知的商业属性。考试过级,统一培训,这与泡茶之法因人而异的古训相悖。古人泡茶,能大明茶理,澈知茶语,他们曾受何人培训?完全不知所踪。

  如果是培训制茶工艺、制茶法门,这一点绝对必要。但如若是要培训制茶,那茶艺考试的地点应该在偏远的茶山境内,而非衣着古装、道貌岸然地藏于都市一隅。

  茶艺师这一职业,不得不说,其存在是存在者的自娱自乐,与喝茶并无关联。茶艺,应提倡喝茶的本质,而非一味为商业误导,走向不实之渊,成为儿戏。

  我从来反对培训,更不赞同茶艺培训。手艺之类的东西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心诚。

  我听闻有年轻学生科班出身,自称茶文化硕士,从事茶艺教育培训,批评"2018中国茶艺现状与未来"论坛的专家、学者言不成章,毫无深度。

  他认为:"平民百姓喝茶大多是生活饮茶,不是茶艺。"这种言论从本质上就是对诸神、自我和生活的不诚实,毫无人文关怀,得不说,实在是偏颇而无知。作为茶文化未来的继承者与希望,无论是从茶文化教育的角度,还是学生自我修养的角度来看,茶文化的教育和对茶文化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已误入歧途。

  茶艺,当以百姓为先,以日常生活为上。以茶之艺区分平民与显贵者,其生性与资质以平庸二字概论刚好,甚至不配谈茶。茶的精神与艺术在于人作为饮者对茶的认知,在于其本身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怀。饮茶者,应一视同仁,不分高下。

  当然,另一方面,从他的言谈中,我们也可以探到一些虚实,得出一些真相。在当下龙蛇混杂的茶界,同样存在着诸多枯坐暖舍,凭空杜撰,空谈茶文化的专家、学者。他们大多善于观察世道、抓住机会,趁虚而入,自以为著作等身,以道貌岸然的形象出场,站在台面上发表着不实之谈,大可用欺世盗名来形容。因为他们的特权地位,他们的话语权掩盖了真话,让虚假浮夸横行茶界,领导茶界走向歧途,这一点为害最盛。

  我一直认为,喝茶就是喝茶,就像生活一样简单而明确,从来不需赋予太多玄乎其玄的内涵,也不需贯以那些神圣光鲜的精神。关于茶艺的一切,内容应当占主导地位,形式只是锦上添花。对茶艺最大的敬和爱,莫过于忠实于茶本身,莫过于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

  因此,我以为,中国茶艺的现状与未来,从目前的实际来看,不容乐观。

  身为茶人,我们任重而道远。我想,当下不成文,未来不可期,且行且珍重。

  (转载需作者本人授权,联系后台即可。转载注明转自公众号“石一龙”(susongyilong),未经作者本人授权,转载必究。)

  作者:石一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普洱茶界独立批评学者,“德宏味”命名者,构建者。

标签: #茶艺 #生活 #茶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