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小酌醉月,我好盏中听茶

粤湘源 12 0



  前不久,遇一个茶友,手执已破裂修补好的盖碗,出神入化地泡了一泡“醉牛魔”,有感而发,写了篇《有一种境界叫为茶而生》的短文。那种热爱,确实令我钦佩。

你喜小酌醉月,我好盏中听茶

  当时看到那个裂纹上釉着金边的盖碗,以及那种泡茶的娴熟度和气势,就让我有点震撼。有点像江湖上某位高深莫测的大侠,拿着一把古剑,剑壳有点陈旧,还有一些磕碰的历史痕迹。那种架势,确实让我深深感悟到:热爱、专注,或许真的才是快乐的来源。

  最近才知道,盖碗破了,修缮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那叫金缮,是一门陶瓷修补的技艺,主要材料是生漆,通过生漆与其他一些矿物质材料调配出粘合漆粘合器皿碎片,填补破损缺口等,最后贴金箔或敷上金银粉以修饰。整个过程非常挑战手艺人的专注力和耐心,一层一层的,每个步骤需要数次的反复叠加操作,完全修补好一件作品到可以使用,总时长有时候长达个把月。

  有日,散步,在住的附近,新开了家店,“手尚功夫”,潜意识告诉自己,应该去看看,因为当时这个高人泡的茶,就是这家的牌子。顺道溜入店铺。店主甚是热情,知道是因追寻某款茶而来的,更是欢喜,便留下小坐。

  环视店面,略有格调,不过,一盒浅蓝色包装的茶立刻进入我的视野。“远香”,这不是我前段喝的,又痛苦地憋了篇文章《远香:你从哪里走来》的“远香”吗?也许是摆摆样,装个牛逼吧,我自己心里暗想,毕竟这茶在网上被标到40多万的天价啊。呵呵,算了,不拆穿人家了。专心喝茶吧。

  找点共同的话题,聊聊“醉牛魔”吧。以前,不叫这个名字,叫“牛魔王”,为何改名,店主没细说。这是一泡非常清幽又气息饱满的茶,是牛栏坑的青草香,同时也不乏桂香、兰香,香气非常的悠长持久,绵柔中不失劲爆的茶气。店主也基本认同。几巡茶后,店主介绍起自己的茶。

  “我们家的“远香”......”

  “远香是你们家的吗?”

  带着极度的怀疑。

  店主自信地笑了笑,拿起手机,让我看了刚刚这几天“远香”的制作过程。茶人是一个年轻人。回来后,我问了一个资深的茶人,说也认识,88年出生的。当时,看了店主给看的远香的原材料,是慧苑的老丛,叶片肥厚,有一个巴掌长。

  或许大家会问,怎么喝过“远香”,还不知道“远香”是哪个牌子的。事实正是,远香的外包装上,并没有写着“手尚功夫”。不知道茶家是何用意。也许如店主所说,远香是以一个单株的老丛为原料的,总量也就两斤左右,不适宜做大众销售的商品茶。茶家想反映一种低调的奢华,或许是一种思路吧。总之,能喝到的,就算是一种缘分。

  为何要这么浓墨重彩地讲这款茶呢?不是因为它在网络上被标出的高高在上的价格。而是想,借它说说自己这么多年来,对喝武夷岩茶的一些感受。

  大家知道,对六大茶类的评价,普遍都是采用“八因子”说,也即外形是条索、色泽、整碎、净度;内质是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对于这种被标上高价的好茶,一定是挑了又挑、拣了又拣,外形上肯定是没有什么毛病的。那么对于内质,在制作中,要么偏重香,要么偏重“水”(汤水),香则可以从浓香到清香,“水”可以醇厚霸气到清幽嫩爽。具备每一个特点,就成就了一泡茶的特性和自身在茶林中的定位。

  当然,茶如人,也如世间万象,总会有些意外,这或许就是上天造物的奇妙之处。比如,芸芸众生,大多是平凡之人,是凡夫俗子,然在历史长河中,总会偶尔闪现着某些伟人的足迹,是一样的道理。可能有一些茶,不管是单一品种,还是经过几个品种的拼配,它能既兼顾香,也注重“水”,而且香和“水”的广度及延展性非常强,一泡茶里,可以从浓香逐步演化到清香,从醇厚,甚至是浓厚的老树陈醇到纯正的岩骨、浓郁的品种味、产地味,再到最后的清幽嫩爽。

  如果一定要拿个什么来比喻更好理解的话,我想用不同年龄的人的特性来比拟会有点贴切。这香的变化,有如女人从四五十岁浓烈洋溢的成熟、优雅淡定到三十几岁优雅活力、富有涵养的风韵,再到二十几岁活泼奔放、稍有见识的风姿,最后到十几岁的简单清纯;而这“水”,有如男人从六七十的睿智从容、温和大度、祥和柔顺并不乏历史的沧桑厚重,到四五十岁强劲老道、柔中带刚并极富内涵,再到二三十岁活力充足,但资历未够、滋味略弱,最后到童孩时代的纯真嫩爽、天真无邪,但也不是无滋无味。

  如果撇去被炒作的价格不说,大概那些所谓的天价茶,大多是能具备这些特性的,只是体现各种特点的程度不同,或者说在某个方面更有侧重而已。比如念念不忘把香做到极致、空谷幽兰把“死去活来”的“活”做到极致,“远香”“古井”把变化的广度延伸到极致,“坑爹”把坑涧的产地味做到极致,等等。当然,除此之外,每年总都会有一些上等的好茶,只是需得独具慧眼,并富有茶缘。

  这不得不回到常提到的对岩茶的评价标准,即“香清甘活”这四个字,如果把这四个字与内质评价标准四个因子对应,似乎也说得过去。不过,最为争议的就是那个“活”字,问过很多的资深茶友,大家的回答,都略显婉约。确实,如果把“活”字归于叶底这一因子,似乎有点简单粗暴的嫌疑。

  当然,作为岩茶,也即闽北乌龙,更大范围说,就是青茶,是半发酵茶。并未如红茶一样全发酵,在表面焙火乌黑的外形之内,肯定是需要在冲泡之后,呈现其叶底尽可能鲜活、柔嫩的一面,还原其“绿叶红镶边”的特点,本就应该,这或许也是岩茶有“死去活来”一说的内在原因。

  但个人认为,“活”字更应体现为一泡茶在香和“水”两方面富于变化的这个方面,而且变化度越大,说明其“活”字的精神体现得更充分,才越称得上是一泡好的上等的岩茶。有次,与岩茶的传承人王顺民探讨,他认为“活”字,应包含活火、水活和叶活,是蛮有道理的。

  至于每个人的理解,大可不尽相同。你喜小酌醉月,我好盏中听茶。山坡上开满的鲜花,在牛羊眼里就是一堆饲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标签: #店主 #远香 #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