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视觉!2019西双版纳纸牌屋重磅来袭!

粤湘源 13 0



  每周一至周五 更新原创文章

全新视觉!2019西双版纳纸牌屋重磅来袭!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 茶业复兴

  2018年,茶业复兴首度推出了云南全境的茶山纸牌屋,这个版本的茶山纸牌屋一经推出就引发了很多人的关(tu)注(cao),有人表示云南那么多山头,54张牌远远不够;也有人抗议,xx山头不行,怎么能排那么靠前。

  点击连接回看2018茶山纸牌屋:2018茶山纸牌屋:54座最热门普洱茶山的最新权威排名

  大家的意见都挺好,我们都接受,但一下子也改不过来。

  今年,我们把区域缩小到了版纳片区,精挑细选西双版纳境内的54座古茶山进行了纸牌屋排名,同时尝试结合茶地理WEB展示等技术手段来呈现茶产区名山名寨的分布情况,让广大读者不再只是单纯的看图文,而是有效转化成一张可交互、可延伸能触碰的电子地图,以这样的方式建立新的茶地理文化模式。(详情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赏哟)。

  一副牌在手,大和小并不是绝对的,更多意在通过一种更有趣的方式熟悉版纳茶区。排在前面的,不要骄傲,排在后面的,也不要不服气,无论大小,都是缺一不可的。本次纸牌屋的排序,我们以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影响力、产量等为参考,同时,我们也考虑了该区域的茶产量和对产业的贡献度。

  总之,欢迎继续吐槽。

  大王 老班章

  大名鼎鼎的老班章,在行政区划上属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布朗山乡。在普洱茶界,班章为王,这里的茶以霸气著称,很早以前就接受了来自茶界的加冕。每年的春茶季,老班章为普洱茶界贡献了超过了百分之五十的话语权,我们也看到了广东资本在此地的角逐。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在老班章演绎得十分精彩,十几年的时间,老班章“大白菜”(2000年前后勐海茶厂出品的班章有机饼茶)从几十块一片涨到几万块一片,成就了老班章传奇。老班章每年春茶季的现金流早已破亿,为了方便茶农存钱,农村信用社已经开到了村里。老班章头春茶(大小混采)均价在1万以上。与一些小微产区相比,这个均价不算最高,但是老班章凭借传奇产品和霸气口感,无愧于大王皇冠的加冕。

  小王 曼松

  大小叶种混生的曼松是倚邦片区地位最尊,也是价格最高的茶。曼松贵,一是贵在“贡茶”一说,二在资源稀缺,老茶树仅存一二百棵,三是其小叶种难采,一天的采摘或许也只能得到不到一公斤干茶。曼松共有3片茶园:王子山、背阴山和靠近曼腊的傣族寨子。土壤被认为是塑造曼松茶品质的重要因素,曼松的土壤呈紫红色,含锌量非常高,这种含锌量非常高的土壤和小叶种的细腻,让曼松茶有了一种独特的鲜甜。

  近年来关于曼松的新闻屡见不鲜,不时挑动着茶农茶商敏感的神经,无论其影响好坏,都使“曼松”一词成为继“老班章”之后普洱圈最广为人知的山头茶。这场再造曼松运动就像无数个曾经出现的爆品一般,见证的是共识的力量,讲述的是人类社会不断创造和修正的“新故事”。

  黑桃2 老曼峨

  老曼峨,布朗山中最古老的寨子。据总佛寺碑文记载,老曼峨已有近1400年历史。而“曼峨”的由来,是布朗语中“芦苇草”的发音。现在的卫东、班盆、 新曼峨、曼新竜、曼糯、帕点、坝卡囡、曼囡、新班章、老班章、老南东、新南东等,在很久之前都是老曼峨的领地,几乎辐射了整个布朗山地区。作为整个布朗山的母体,它是苦茶区的代表,是信仰传承的代表,是唯一保留腌茶制作习俗的村寨,是后人追寻的根与源,也是在渐变的社会发展中有所“不变”、让人心安、牵挂的产区。

  老曼峨的苦茶与甜茶,光凭外形很难区分,村民们都靠尝滋味区分,分开采制。老曼峨苦茶滋味浓强豪放,有人甚至用“苦若黄连”来形容,但这样霸烈的老曼峨又同时被称为拼配茶中的“味精”。其汤质厚,气韵悠长,苦得纯粹直接没有一丝拖泥带水,而后清爽的甜韵才悠悠到来,令人欲罢不能。

  红桃2 新班章

  布朗茶区受到极大关注,新班章有如此地位,都和一位霸气带头老大哥有关。新班章也叫班章,是哈尼族寨子,新班章寨是从老寨迁出建起来的。新班章距老班章7公里山路。新班章的老茶树主要分布在老寨周围,海拔1600米,与老班章一样:茶树粗大古老,与森林伴生,生态环境好,茶质好、茶气足、山野气韵强。

  梅花2 刮风寨

  刮风寨属于易武茶区,在以前甚至于现在,都是一个神秘的村落,崎岖的道路不是随便想到就能到。刮风寨与老挝相邻,世居着的瑶族人祭祀、婚嫁都保留着原始的传统。刮风寨有茶王树,但这里的茶王树却不是一棵,而是一片地,也叫茶王地。刮风寨的古茶树生态良好,生长在原始森林中,与其他草木争夺着阳光雨露,所以茶叶口感颇有“山野气韵”,备受普洱玩家喜爱。刮风寨也被称为“易武大料仓”,是瑶区茶叶的聚集地,当有人想了解易武的时候,从刮风寨进入总是没有错的。

  方块2 麻黑

  不谈麻黑,何以谈易武。很多人知道易武茶,都是从麻黑开始的,麻黑的茶是易武所有古茶山中茶叶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一个村,拥有很大的品饮基础、认知也相对统一。从产量和品质的角度双重考量,麻黑茶都是易武茶区数一数二的。认识易武茶、乃至普洱茶,从麻黑入手,会是最好的选择。

  黑桃A 薄荷塘

  薄荷塘,易武顶级茶代表,薄荷糖的滋味奠定了人们认知国有林的滋味标准。薄荷糖以前叫草果地,它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弯弓地界。薄荷塘的茶价格如此坚挺,除了茶叶口感特别之外,一是因为路难行,二是因为量太少。去薄荷塘,你先要坐车到丁家寨,然后再坐摩托车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骑行,最后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薄荷塘干茶呈墨绿色,条索肥大壮实,入口之后,水路细腻,清冽如甘泉,却又香甜滑柔,据说还能感受到薄荷清新的凉意。

  红桃A 倚邦

  倚邦街是倚邦茶山的中心大镇,当你踏上倚邦老街,茶马古道、普洱茶老字号的历史就扑面而来。在明代,倚邦被称为磨腊倚邦,在傣语里的意思是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倚邦老街周边分布着许多古茶园,以小叶种为主,芽头较小,条索较短细,汤色黄绿,叶底黄绿,苦淡,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饱满;回甘快且较持久,香气显。

  梅花A 曼庄

  曼庄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象明彝族乡曼庄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乡政府东边,距离村委会8 公里,距离乡政府8公里。这里属于古六山——蛮砖的范围,这里流传着很多的蛮砖史话。詹英佩在《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一书中曾指出,蛮砖茶山的兴衰与曼庄直接相关,在明末至清末这里也是蛮砖茶山最大的茶叶集散地。曼庄的大碑、关帝庙遗址都记载了古六山辉煌的过去。曼庄古茶园茶树品种较杂,以云南大叶种为主,还有当地人称之为“柳叶茶”的小叶种,这里的茶最大的特色就是粘稠和厚重。

  方块A 秧林

  如果你读过茶业复兴出品书籍《易武与古六大茶山》,你一定记得封面那棵断头茶树上新绿的茶芽,这张照片就是在隶属于莽枝山的秧林拍的。茶树从来不会死去,春天总会发新芽,就像茶文化从不会断绝,总有人在默默耕耘。秧林的这片新生茶园,正象征了茶文化的生生不息和复兴的希望。莽枝的古树茶最有特色的点是同一片茶山之中大中小三种叶种同时存在。但即便是这边分作大叶种,它的整个叶片大小也没有勐海的大。

  黑桃K 弯弓

  弯弓是茶马古道上著名寨子,曾经的兴盛而到光绪末年已无人居住,只留存下弯弓大庙、很长的石板街与古茶园,弯弓的存在证明了这里曾经的繁荣,证明了是先有茶林,才有了森林,证明了茶园野放之后的口感韵味悠长。弯弓的古茶采摘极为不易,遮天蔽日的森林,湍急的弯弓河,湿滑的林间小道,使得弯弓茶成为易武茶中最贵的茶园之一。弯弓茶难得,口感在甜润与猛烈之间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弯弓茶园的茶除了具有易武茶区普遍的蜜香和甜感之外,山野气韵比较突出。

  红桃K 直蚌

  革登茶山是六大茶区中最小的一块,约150平方千米,直蚌是革登茶山的主要茶园。古六大茶山因战乱人为破坏较严重。或许是上天仍然对这里留有一丝依恋,直蚌的茶园没有经受太多破坏,保存十分完整。革登的茶王树相传为武侯遗种。孔明有没有到过这里或许并不十分重要,这里中、小叶种带来的细腻口感和饱满层次依旧吸引着无数茶人每年花重金来此地购茶。直蚌茶具有山野花韵,香气高扬、汤水柔和,苦涩不显,涩短,回甘较好,汤饱满滑顺。

  梅花K 亚诺

  亚诺又名龙帕,旧称雅奴,攸乐山海拔最高的产区,著名学者郑晓云在这里研究了三代人,由此创作出《最后的长房》,但他们的生活依然举步维艰……古树茶的兴起让他们受益,他们世代守护的古茶树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也改变了通向未来的轨迹。

  方块K 那卡

  勐海唯一一片小叶种古树茶园所在地,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历史上那卡制作的竹筒茶就十分有名,是上贡给傣族土司的贡品。因为小叶种的缘故,那卡茶细腻香甜,汤体饱满,香气高扬。对云南茶而言,最大的惊喜常常就来自大叶种、中叶种与小叶种的混种区域所带来的混合口感。小叶种在那卡的混搭出场说明构成茶叶独特滋味的,除了品种,还有生态,还有文化,由此显现独到的茶文明特征。

  黑桃Q 半坡

  半坡有多重要呢?具体来说,是半坡的那棵树有多重要?世界茶史,从这棵树开始,完全改写。南糯山茶王树,国内外公认的最古老栽培型茶王树,就在半坡老寨。南糯山半坡老寨古茶园,可能是造访人数最多的古茶园,也是较早进入人类研究视野的古茶园。很多人第一次来云南看古茶园,到的就是南糯山半坡古茶园。很多人第一次喝云南古树茶,喝到的就是南糯山古树茶。很多植物学家对古茶树的研究,也是从南糯山半坡开始的。

  南糯山老茶王树遗址

  红桃Q 曼拱

  曼拱可以算是倚邦的核心产区,一直以来的鲜叶价格都相对较高。这一区域大小树都有,茶园间的生态差异也比较大。位于曼拱茶区的大黑树林是近几年出现的比较小众的产区,这里海拔高,有很多几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森林覆盖率高,茶树生长于林中。当然,价格也不便宜。

  梅花Q 落水洞

  落水洞也是一个自然村,近两年,这里最受关注的那棵已经“挺尸”的茶王树,这棵树活着的时候受人追捧,死了还在引发众人的关注,可见其重要之处。落水洞海拔不算高,1450—1500米之间,它离易武镇很近,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易武第一村”。落水洞以汉族为主,先辈是石屏人,据他们所说他们搬迁来的时候这里就有古茶园,在落水洞村子后山上,保留着一截茶马古道遗址,在清脆的竹林间,被我们称为“古道最美路段”。落水洞普洱茶汤色浅绿青、清透鲜亮,茶汤味纯而细甜,幽雅脱俗,落水洞是易武茶区的中坚代表。

  方块Q 同庆河

  同庆河,也写为“铜箐河”,属于易武茶区,是近几年兴起的小微产区。这里的茶园零散分布在原始森林里,要到达茶园需要花费两小时溯溪而上。这里的茶园就像桃花源一般神秘的隐藏在密林中。同庆河的热爱者们认为这里的茶就和这里的山水一样纯净、野性十足且回味无穷。

  黑桃J 张家湾

  张家湾老寨曾经发生火灾,于是举村向下搬迁,而茶园更多留在了老寨,留在老寨的茶树野放在深山丛林里,除了采摘时顺便做的留养,平时也不会去做过多的干预,部分茶园更是与边境接壤。这里保留着智慧的采摘方式,当地人称之为“柳条茶”,而这其实就是藤条茶的另一个说法。在老丁家寨到张家湾一带,大多茶园都采用的这种方式。张家湾古树茶有浓郁的甜香、花蜜香,枝芽肥厚,口感韵味深长。

  红桃J 曼迁

  曼迁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象明乡曼庄村委会。曼迁老寨紧挨倚邦茶区,生态环境良好,古茶树保留完好,曼迁茶香气低沉,水路细嫩。

  梅花J 丁家寨(汉)

  汉族丁家寨又被称为老丁家寨,因为发生火灾整个村搬到了张家湾附近,茶园仍然在以前的旧址附近,所以采摘也极不容易,是目前古六大茶山发现的最大人工栽培型古茶园之一。汉族丁家寨茶的口感醇和柔滑,不算特别的霸道,但却回味悠长。

  方块J 曼林

  曼林亦属于蛮砖的范围。曼林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象明彝族乡曼林村委会,这里居住着汉族、彝族、基诺族等民族。曼林寨的茶园海拔比较高,大多在1500米以上。曼林的古茶园生态良好,古茶树较多,树枝粗壮。曼林茶汤滋味饱满,柔中带刚,山野气韵十足。在茶马贸易的年代,曼林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往北走是攸乐,往南走是曼庄。

  黑桃10 帕沙

  老曼峨赋予了老班章的苦底,老班章的甜润则来自帕沙。600多年前,老班章建寨,第一批居民就是来自帕沙的哈尼人,他们迁徙的同时也带走了帕沙的茶果。在少数民族的古茶园里,一个名字往往有很特殊的寓意。帕沙在哈尼语里是“驿站”的意思,古时候,客商行走在版纳地区,就将这里作为一处休息之地。

  在帕沙的所有山系中,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南干、老端等全都是哈尼族寨子,因为祖辈辛勤的开山种植,给后人留下了用之不尽的财富——2900多亩古茶园,分布于整个山寨旁的山上。自然生长至今,已形成山中绿树皆茶树的一个奇观。除了甜度高外,帕沙茶还有一个特点是紫芽茶多,酚氨比高,适制红茶。

  红桃10 贺松

  1962年,茶科所张顺高等人在贺松发现1700年野生型大茶树,这棵树的发现,为茶树原产于中国提供了有力佐证,还证明了西双版纳是大叶种茶的发源地。2012年9月,这棵茶树在大风中被吹倒,所幸距离不远处,又发现一棵高耸入云的野生大茶树。

  贺松野生茶多为大理种。探访即朝圣,今天,当我们置身野生型古茶树,会感慨于海拔高度的极限,会感慨砂质土壤、乱石丛生与“上者生烂石”“野者上”的高度契合。远离人类的活动范围,没有人类的干预,它们与万物竞争,又与万物相融,跨越了时间的轮回,能长成今天这个样子,形成今天的口感风味,都是大自然的功劳,与人无关。

  梅花10 章朗

  章朗古茶园的大部分古茶树都是分叉比较高,主干笔直粗大,在离地2.5米左右处开始伸展枝叶,显示出了与他处茶园相比独特的清秀和不可言说的超凡脱俗之美。章朗主要居民是布朗族,每年都会举行茶王树祭祀活动,布朗族用石头与树木堆砌起来的祭祀台,更像是对干预自然后的忏悔,必须向自然表达敬畏之心。

  布朗族相信万物有灵,万物皆有感情。一草一树,均不可伤害。世人眼中,他们从千百年刀耕火种的过去走来,心怀信仰的他们,一直甘心守护着老祖宗种下的古茶树,守望福祉。章朗村及村后茶园森林茂密,生态环境非常好,村中老人传言是因为当地的老佛爷不准随便砍树而保护得很好。

  方块10 班盆

  班盆位西双版纳勐混乡,属于布朗山系,海拔1760米,从老班章寨子一出来,就是班盆,口感上也比较接近。班盆的古树茶资源丰富。茶园生态良好。去到班盆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茶叶初制所特别多,虽然紧邻老班章,但茶叶价格却相差巨大,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或许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黑桃9 保塘

  保塘是勐宋茶区茶园中生态环境最好的古茶园之一,其古茶树粗壮程度常令其他产区叹为观止。保塘茶园海拔1700-1800米,年降水量1400毫米,土壤主要是黄沙土。保塘的茶树,油绿饱满的叶片,厚实宽大,其茶苦底较为凸显,茶汤含香,回甘较持久。

  红桃9 曼糯

  曼糯有藤条茶园,藤条茶园是一种古老又先进的养护模式,不像大叶种、小叶种这样的叶子分类,它完完全全是园艺学上的奇迹,靠一双双手经过数百年打磨而成。它没有粗壮的树枝,有的只是千千万万纤细柔长的枝条。

  曼糯古茶园应该是勐海县各古茶园中距县城最远的古茶园之一,也是勐海位置最靠北的古茶园,这里已经同普洱市的澜沧县、思茅区交界,距澜沧江直线距离只有10多公里。令人意外的是,曼糯还是詹英佩老师著作《普洱茶的原产地:西双版纳》的封面所在地。曼糯古茶园分布村子周围,主要在村子南面的山坡上,古茶园给人的直观印象是苍凉。古茶园中只有极少其它林木,绝大多数古茶树稀疏的生长在山坡草地上。曼糯藤条茶特征:第一、枝条柔韧性强。第二、芽肥叶厚梗长。发芽多,外型好看,很压秤。第三、香气高扬。

  梅花9 多依

  多依寨是南糯山海拔最高的寨子,海拔1900米,终年云雾环绕,空气湿度大,湿润的环境和较大的昼夜温差造就了良好的茶叶品质。干茶外观偏黑,滋味柔和纯正,回甘生津度好,汤色淡黄,有淡淡花香。南糯山哈尼人的茶园,还会作为家族财产进行划分、送给子女,且基本是平均分配;如果家里没有儿子的话,女儿平均分配;如果家里有儿子,而女儿嫁出去过得不好的话,也会分一点茶园给女儿,以此保证基本的生活。

  方块9 拔玛

  拔玛寨的茶在南糯山是最贵的,贵在其量少,贵在其如同原始森林般的良好生态环境。“拔玛”是爱尼族语,是“古乔木”之意。茶区在海拔1600米处,树龄在几百年之上。拔玛茶产量很小,但是优点却很明显,人们提到拔玛茶,总不忘提及其令人愉悦的果香,一说是酸木瓜香,又说滇橄榄,还有说是柑橘香,无论如何,都是清甜又略带一些酸的香气。所谓南糯的“柔”,也正是由于拔玛。拔玛原意是指一条河,拔玛茶就生长在河谷两岸,特殊的土壤环境孕育了拔玛的独特滋味。茶一开汤,茶香就飘满茶屋,茶汤也略偏白色,但一入口,就觉茶汤香甜,绵绵生津,柔中有刚。

  黑桃8 凤凰窝

  凤凰窝属于弯弓,易武超微小产区,凤凰窝在丁家寨最高处,原来叫“马拐塘”,名字改变人生,凤凰窝成为近年来易武骨灰级发烧友们的挚爱。从最近的村庄骑摩托需要2小时,步行则需要3-4个小时,具有高海拔茶的特点,价格与海拔成正比,且量少。

  红桃8 多依树

  同样是易武顶级小产区茶代表,多依是一种水果,多见于云南临沧、版纳、普洱地区,该水果味道酸涩,当地人会蘸椒盐辣椒等直接食用,也可以腌制。对于普洱茶玩家而言,多依树是隐藏在易武茶区的精品茶园,是近一年迅速蹿红的小微产区。在茶区走,你会听到茶区的老人说,长多依树的茶地都是好茶地。

  梅花8 天门山

  天门山位于易武乡曼乃村马叭上寨,紧邻老挝,海拔1600米左右,山势险峻,茶树长于森林中;干茶显白毫,茶香清幽,茶汤有蜜香,口感柔滑细腻,层次感鲜明,滋味饱满,几乎无苦涩味,汤水甜度较高。天门山望天古树也成为普洱玩家追求极端享受的典型代表。

  方块8 百花潭

  百花箐,又名“百花潭”或“百花沟”,属于勐腊易武瑶区,这里的茶树隐藏在原始森林中。要到这里采茶,道路崎岖,十分艰难。误入百花深处,很多人追寻的是妙不可言的瑶味。和近年冒出头的易武小微产区相比,这里的茶也有着产量少、路难走、生态优的特点。

  黑桃7 高山

  易武高山村是彝族村,高山山高,这里的彝族人民生活的怡然自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政府号召村民砍茶树种其他作物,或者矮化茶树的时候,高山人民扛起猎枪打猎去了,所以在易武茶区,高山村没有矮化过的古茶树最多。高山茶滋味清甜,苦涩度低,有淡淡的花香。

  红桃7 曼秀

  曼秀离易武不远,驾车差不多几十分钟就到了,曼秀现在共有35户人家,总人口不超过200人,每家都有自己的茶园,茶叶几乎是每一户的主要经济支柱。曼秀老树茶是标准的大叶种茶,条索灰褐显毫、香气较好、茶汤略带金黄、汤质较滑厚,回甘十分持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好茶,曼秀茶如同曼秀这个名字,温柔而甘甜。

  梅花7 曼撒

  曼撒(慢撒)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东北紧接老挝边境,是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清乾隆年间是曼撒古茶山的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当时所指的曼撒古茶山包括易武,是普洱茶的集散地,也是茶马古道的源头,现在的曼撒改名为曼腊。

  方块7 丁家寨(瑶)

  丁家寨位于勐腊县易武乡曼腊村委会,分为瑶族丁家寨和汉族丁家寨,两个寨子并不近,汉族丁家寨在张家湾旁边,瑶族丁家寨又分为上寨和下寨,位于易武到曼腊的老路上。目前弯弓的茶园主要由瑶族丁家寨采摘制作,这个地方也因弯弓茶而声名鹊起。

  黑桃6 一扇磨

  一扇磨也属于易武茶区,这个小微产区虽然比较小众,但近年来也有不少人在追。好的生态、稀少的产量和明显的厚度、纯正饱满的滋味是成就这个小微产区的必要因素。

  红桃6 白沙河

  家里有矿、家里有白沙河,这样说一点都不违和,作为刮风寨下面的产区,白沙河距离刮风寨15公里左右,有一条早年挖坑的小路直通产区;位于森林中的白沙河茶树日照少、生长缓慢,茶汤嫩黄,入口柔和、顺滑,高香飘逸,山野韵味持久,有“汤香水柔”的美誉。

  梅花6 大漆树

  大漆树位于易武与曼撒交界处,坐落于山谷之中,古茶树资源丰富,茶汤苦涩较轻、有汤感,清香高扬持久,有花蜜香,生津持久,层次感清晰。大漆树保留着完整的茶马古道。

  方块6 红土坡

  从莽枝大寨往东两公里便是红土坡,红土坡的古茶园有三四百亩,有连片的,也有分散的,至于最初的源头已无可考。莽枝茶入口有很浓的花青素香味,口腔收敛性强,它的协调性、丰富性、细腻感都是整个古六茶山中特别棒的。

  黑桃5 章家三队

  章家三队自然村隶属于布朗山乡章家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布朗山乡南边,距离章家村委会3公里,距离布朗山乡政府18公里。在绵亘浩淼的布朗山中,章家三队就地理位置来说,无疑可以一览众山小,所以其茶属于典型的高山云雾茶。

  章家三队的茶,有“小班章”之赞誉。在茶气表现上,很少有茶能够超越老班章的霸烈,章家三队却被赞誉为“小班章”。口感虽不如老班章那样大开大合,但在这份气节中,独有了一份张弛有度的韵味。

  红桃5 南本老寨

  南本老寨隶属勐海县勐宋乡三迈村委会,境内有一棵挺拔高耸的千年古茶树。由于南本老寨所处地理位置偏僻,且没象样的路能通达村寨,一度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得益于近几年公路修通,南本老寨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来。其茶园生态环境优越,茶树密度高,长势均匀。茶汤有强烈的回甘生津。是许多跑山人心中的潜力股。

  梅花5 广别老寨

  广别老寨属于勐混镇曼蚌村委会,属于贺开茶山系,海拔较高,被称为贺开之巅。广别是一个音译词,在傣语里,它的意思是“松林山下的寨子”,广别老寨离老班章很近,茶叶口感饱满,变化丰富,与布朗山系的其他茶相比,广别老寨的茶叶甜度要高一些。圈内有些茶友把广别老寨的茶称为“妖茶”,这里的“妖”应该是一个褒义词,只为了说明它的特点较同一山系的来讲比较特殊。

  方块5 曼弄

  曼弄,又称为曼竜,属于贺开茶区的范围,曼弄有老寨和新寨之分,两个寨子连城一片,都是拉祜族。曼弄老寨“茶中有村,村中有茶”。贺开茶的条索比较紧结,茶汤金黄,涩显于苦,但回甘生津比较快,有蜜兰香,挂杯香持久。

  黑桃4 曼丫

  曼丫同样属于莽枝茶山的主要产茶寨子,曼丫过去非常兴旺,住户很多,莽枝山的人常说曾经有一棵桫椤树长得很高,后来被砍断,曼丫便败下来。曼丫茶茶汤入口略带苦涩,花香浓密。

  红桃4 小普希

  小普希:成片的古茶园远离村寨,传统的包烧茶、凉拌茶亲近自然,更亲近我们的味蕾,回到过去的时光,回到基诺族居住的小普希,但绝不是回到贫穷,因茶而变,因古树茶而大变。

  梅花4 小勐宋

  在西双版纳有两个勐宋,一个是勐海勐县的勐宋,一个是景洪市猛龙镇的勐宋村,通常被称为“小勐宋”,小勐宋在景洪市最南端,是云南境内最靠南,纬度最低的古茶区。勐宋苦甜茶共生,其苦茶有三个特征,一是苦的强度高,二是苦中无甜,三是苦长,饮后苦感会持续一个多小时。小勐宋苦茶苦得难耐,但回甘后满口生津,甜水悠长。

  方块4 三合社

  三合社村隶属于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易武村委会,三合社村是纯彝族村,茶园与麻黑隔河相对,种茶历史悠久,三合社村古茶园生态环境良好,与麻黑一样,这里的古茶园也被改造矮化过,茶树往四周生长,十分的茂密。三合社古树茶茶汤呈金黄透亮,色泽较深邃,香气高扬,回甘持久。

  黑桃3 曼新龙

  曼新龙,也叫曼兴龙或曼兴竜,布朗族村寨,距乡政府约30公里。其古茶树之外姿形态与老曼峨一样非常壮观。市场上,曼新龙一直以来都是老曼峨的替身,其原生古树群落相当壮观,单就苦底而言较老曼峨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新茶友被曼新龙强烈的苦刺激后,基本感受不到该茶品的其他特点,完完全全被苦所占据,接受起来不容易,然一但喜欢上,就矢志不移。曼新龙是布朗山系个性相当鲜明的一款茶品,涩尽七分香,苦退十日甜是其最佳诠释。

  红桃3 曼西良

  滑竹梁子里海拔最高的几个古茶园之一,海拔1,880.00米,年平均气温17.00 ℃,年降水1500.00毫米。曼西良是一个拉祜族聚集的村落,隶属于勐宋乡大安村委会,在滑竹梁子山的西面,偏南端(背靠南本老寨)。土壤均为红壤,山高谷深,气候湿润,阳光充足,常年云雾缭绕。曼西良的茶口感细腻丰富,耐泡度高,回甘持久。

  梅花3 曼迈

  拉祜族村寨,属于贺开村委会,是贺开茶的核心产区,我们经常说的贺开古茶园就主要分布在曼迈老寨、曼弄老寨、曼弄新寨周边。曼迈老寨的茶叶条索黑亮紧结细长,舌面有涩感,但化得快,回甘持久,杯底蜜兰香明显且持久。

  方块3 卫东

  卫东村是从老班章迁出来的,当寨子人口增加,土地不够分时,就要分出一部分人群去其他地方开荒种地。卫东村寨的茶种也是从老班章引种的,所以此地茶口感滋味丰富,含有几分山野之气。有了老班章这样的“带头大哥”,相信卫东茶也将在近几年迅速崛起。

  在选择山头、排序过程中,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纠结,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不全面,因此更希望大家多多指正。本文希望能够用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方式——扑克牌,为大家介绍版纳的茶山,为想要了解茶山的朋友提供一些基础性的认知了解。若文章有不足之处,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由

  周重林老师总策划

  茶业复兴编辑部小伙伴

  杨静茜 罗安然 杨春 陈朦 杨湘 李跃鹏

  共同创作完成

  设计:王天华

  电子地图策划:熊雄

  END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茶

  业

  复

  兴

  出品人:周重林

  主编:杨静茜

  编辑:杨春 赵娟 陈朦 罗安然 杨湘

  美编:王天华 熊雄

  运营:猫猫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微信号:1273545925

  点击“阅读原文”,开始游茶山纸牌屋吧!

  ↓↓↓↓

标签: #老班 #茶山 #老曼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