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古称灉湖,是由洞庭湖派生出来的自然湖泊,它西连烟波浩渺的东洞庭湖,北面的白鹤山、金鹗山与南面的赶山、龟山对峙,山水相映、风景如画。名相张说、诗仙李白先后在此泛舟,留下了“云间东岭千重出,树里南湖一片明”、“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等不朽诗句。
作为岳阳城区重要调蓄湖泊的南湖,流域内共有4条一级支流,其中,东西走向、源自梅溪水库与硚石水库的北港河是最大支流。北港河蜿蜒曲折,其干流长度为11.8km,流域面积71.99km2,水系含巴山港、梅溪港、柴家港等一级支流7条,金山港、新元港、长岭港等二级支流10条。
有道是“好山好水出好茶”。北港河两岸的丘陵山岗树木葱翠、风景宜人。此地年均气温16~17℃,年均积温5300~5400℃,年降雨量1700多毫米,无霜期290天左右,更兼有肥沃的土质,特别适宜种植茶树。茶树性喜温暖湿润,早春二月,嫩芽初发,依山濒湖的北港河两岸云雾缭绕,袅袅升腾的水汽给每一片叶芽以恰到好处的滋润,北港茶优良的品质便在如此天设地造的环境中生发出来。
北港产茶始于唐代。《湖南茶叶大观》(湖南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朱先明教授主编)中“湖南茶业历史编年纪要”载:湖南在唐代已有包括巴陵郡在内的九个州郡产茶(周靖民《陆羽茶经校注》)。“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今宇内为土贡实众,而顾渚、蕲阳、蒙山为上,其次则寿阳、义兴、碧涧、灉湖、衡山,最下有鄱阳、浮梁。”(唐裴汶《茶述》)。据李肇《唐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南有衡山,岳州有灉湖之含膏。”晚唐著名诗僧齐己有一首题为《谢人惠灉湖茶》的诗,对灉湖茶推崇备至,也从一个侧面印证灉湖茶作为贡品的史实。诗曰:“灉湖为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裴汶与李肇生卒均不详,但可确定他们生活在差不多同一时代。李肇在大和年初官至中书舍人,熟悉掌故,留心艺文。据此推知,《茶述》与《唐国史补》成书年代应该在唐宪宗元和年至唐文宗大和年(公元806年至835年)之间,二者不约而同地述及灉湖茶,其记录绝对真实可信。朱先明教授根据上述史料考证,灉湖茶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年至805年)被选为全国第二类贡茶。可以断言,灉湖茶是岳阳茶史上无可争议的开篇之作,且初出即惊艳世人,乃至得宠于皇家,在当时已是奇迹,至今仍令岳阳人为之骄傲。只是从后来的发展历程来看,灉湖茶的品牌价值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利用。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是有些遗憾的。
灉湖含膏为当时的一种蒸青团茶,因出产在灉湖一带而谓之“灉湖茶”。据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记载:“灉湖诸山旧出茶,谓之灉湖茶,李肇所谓岳州灉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同治《巴陵县志》载:“邑茶盛称于唐,始贡于五代马殷,旧传灉湖诸山,今则推君山矣!然君山所产无多,正贡之外,山僧所货贡余茶,间以北港茶掺之。北港地皆平岗,出茶颇多,味甘香,亦胜他处。”“君山贡茶,自国朝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始,每岁贡十八斤。”以上几段文字明确阐述了灉湖含膏、灉湖茶及北港茶的渊源,从中还可获知北港茶正式得名应该是在清代乾隆年间。不过,《巴陵县志》上说北港茶作为贡品始于五代马殷,与裴汶《茶述》的记载明显有矛盾,应为误记。楚王马殷公元907至930年在位,比唐德宗君临天下的时代已经晚了一个多世纪。
灉湖茶还有一段饮誉茶史的传奇经历,它曾是汉藏友好交流的最早见证者。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七十年后的景龙四年(公元710年),金城公主沿着文成公主的旧道入藏,她们先后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赤德祖赞的王后,此番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有历史学家认为,正是唐蕃和亲使得中土的茶叶被带进雪域高原,藏人逐渐形成饮茶的习惯,并慢慢普及开来。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解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灉湖者。’”(《唐国史补因话》)常鲁公即时任监察御史常伯熊,赞普即吐蕃王朝的赤松德赞,这则故事几乎见诸所有研究茶文化的学者著述之中。吐蕃宫中收藏了六种唐代名茶,其中就有灉湖含膏,由此可见灉湖茶在当世的影响及西藏饮茶史上的重要地位。
如果从源头来探寻,岳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鹤茶、黄翎毛以及后来的君山银针、北港毛尖等都出自灉湖茶。《岳阳风土记》载:“灉湖诸山旧出茶,谓之灉湖茶……今人不甚种植,惟白鹤僧园有千余本,土地颇类此苑。所出茶,一岁不过一、二十两,土人谓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并,茶园地色亦相类,但土人不甚植尔。”范致明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六品官员,他在岳阳任职时撰写的《岳阳风土记》,被称为“宋人风土书中的佳本”、“岳阳地方志第一书”,所记应该不虚。北宋末年,灉湖茶开始式微,个中原因或许与北宋末年不断加重的茶税、茶价低贱、茶农毁茶种粮等因素有关,但目前尚找不出有力的证据。但据此可知,白鹤茶出自灉湖茶是没有争议的。前文所述,白鹤山在灉湖北面,具体而言就是现在的吕仙观所在地。据《岳阳老城区:那些容易被人遗忘的古建筑》一文介绍,吕仙观建于后唐闵帝应顺元年(公元934年),地点在现洞庭南路白鹤山上,赵丈田在《茶海拾贝》一书中说白鹤僧园“在今君山岛上”,显然是误读。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马端临(公元1254年至1323年)在《文献通考》一书中写道:“独行灵草、绿芽片金、金茗出潭州……开胜、开棬、小棬、生黄翎毛出岳州。”黄翎毛即白鹤茶,相传游方道士在吕仙观冲泡灉湖茶,只见杯中一股白气袅袅升腾,水汽中一只白鹤冲天而去,白鹤茶由此传开。因此此茶颜色金黄,形似黄雀的翎毛,故又名黄翎毛。“潭州之独行灵,岳州之含膏冷,岳州之黄翎毛……此皆唐宋时产茶地及名也,见《茶谱》《通考》,以上为昔日之佳品。”此说见于明陈仁锡(公元1581年至1636年)之《潜确居类书》。白鹤茶后来传到君山岛,清江昱(公元(1706年至1775)年)《潇湘听雨录》中云:“洞庭君山之毛尖,当推第一,虽与银针、雀舌诸品较,未见高下,但所产不多,不足供四方耳。”袁枚在其《随园食单》中也说:“巴陵君山产茶,色味与龙井相同,味微宽而绿过之,采掇最少。”而同治《巴陵县志》记载更为翔实:“邑茶盛称于唐……旧传灉湖诸山,今则推君山矣!”
北港茶现今通常称北港毛尖,属黄茶类中的黄小茶,外形条索紧结重实带卷曲状,芽色金黄,毫尖显露,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香气高悦,滋味醇厚回甘,芽叶肥厚,嫩黄似朵。北港毛尖的采制要求在清明前后7天之内,选择芽头粗壮,茸毫显露,无紫色、虫伤、病害、风伤、麻点的一芽一叶,并经过严格的选剔,作毛尖的原料,其制作分杀青、锅揉、拍汗(闷黄)、复炒复揉、烘干等5道工序。民国20年(公元1931年),湖南省政府成立岳阳北港茶事试验场,从事茶叶栽培和制作技术研究,后因战事中断。新中国成立后,北港茶业同全国各地一样,大致经历了恢复、停滞、发展、稳定4个阶段。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在安徽舒城视察,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后,北港茶的生产得到迅速恢复。由岳阳茶叶公司生产的北港毛尖在1964年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并作为黄茶类的代表入选全国农业高等院校茶学教材。兴建在原北港乡知青场的北港茶厂曾一度在茶界声名鹊起。1981年后,北港毛尖多次被评为省名茶,列入湖南十大名茶名录。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北港毛尖发展的全盛时期,据茶学专家赵丈田粗略估计,产区大约有茶园近万亩,年产北港毛尖550吨左右。近些年来,由于城市不断东扩,原北港河流域茶园面积骤减,仅在珍珠山公园内和原三荷乡境域保留部分茶兜和茶园,具有地理商标意义的北港毛尖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境地。
令人欣喜的是,北港毛尖尴尬的现状已引起越来越多业界有志之士的关注。经开区北港社区一班人审时度势,吹响了复兴岳阳黄茶传统品牌北港毛尖的集结号。社区主任易西雄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目前社区已在珍珠山公园投资近千万元(含土地和景观建设费用),扦插扩种了100多亩北港毛尖茶苗,临湖路东近90亩兼顾城市景观功能的茶园正在加紧规划;投资1500多万元在珍珠山公园内新建了3栋古香古色的建筑,整体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计划打造成集展览区、体验区和品尝区为一体的北港茶文化产业园,借此提升北港茶的影响力。社区正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通过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方式,计划于北港河流域传统种植区拓展茶园2000亩,在确保品质的同时实现北港毛尖在产量上的强势崛起,做大做强做响北港毛尖茶产业品牌,为社区居民就业开辟一条新的通道,为茶农增收创造条件,为“黄茶之乡”增光添彩。
站在珍珠山公园东南入口处,一片新辟的茶园在阳光下绿意盎然,稍远处,规划中的北港茶文化产业园正在加紧装修中。眼前的这一切,预示着北港茶复兴的序幕正徐徐拉开。北港茶,这个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茶中珍品,这个承载过岳阳人无数荣光的名优特产,我期待你王者回归,宇内传扬的高光时刻早日来临。
作者: 江哮 岳阳市委宣传部理论科长
责任编辑:邓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