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丨紫砂祭:从泥到陶的出生礼

粤湘源 10 0



  ​在江苏省宜兴市,琳琅满目的作坊令我们欣喜,接触了许多风格各异的陶艺师,见识了泥料拍打成型到精美茶器的紫砂壶,但紫砂制作最核心的过程——烧窑,却始终无缘得见。因为,虽然宜兴市仅丁蜀镇就有陶工十万,但真正的窑户却只有万一。烧窑的过程可以说是紫砂从泥到陶的最关键的“化蝶”阶段,结构不同的窑,不同的温度,不同控制火候的方法,以及使用的陶土的原料等,都会影响到作品的风貌,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当“化蝶”推手的。

匠心丨紫砂祭:从泥到陶的出生礼

  由于传统柴窑烧陶逐渐已沦为一种落伍费时、费力的烧陶方式,现代烧陶大户多已改用电窑烧制,可在这现代化的制作方式之中,我们的窑户们却依然保留着一种传统祭祀独特的民俗——窑祭。

  据说,宜兴自从有制陶历史以来,祭窑的历史就开始了。在科技技术不发达的年代,紫砂的成份、窑变的产生都是捉摸不透的事情。因而每一件精美瓷器的产生都无法解释,都归结为“天工”。其实,不仅仅在宜兴,祭祀的传统曾经存在各个手工艺之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干将莫邪的传说——一把名剑的产生,甚至需要用生命来“血祭”。

  一般紫砂窑在正月开窑,一旦开窑就要整整烧上一年之久,这次,我们有幸来到江苏宜兴丁蜀镇紫砂艺人徐群新的烧窑厂,厕身其间感受这还未消失的独特人文情怀。

  窑祭前,窑口煞是热闹,人们端着米饭、鸡鸭,拿着鞭炮、香火到窑口前,放在八仙桌上。八仙桌正对着长约一米,宽约五十公分的轨道车,轨道车上放满了匣钵,而匣钵里则满满的紫砂壶。轨道车尽头是红砖砌成的窑体。窑体长三米见方,高约两米五。窑正中间开了一个只容轨道车进出的小口。

  远看紫砂窑,它就如一只蹲在地上的蟾蜍,而盛满紫砂胚的轨道车就像一只甲壳虫。而轨道就像蟾蜍的舌头,蟾蜍随时待命在等着把这美食吞噬。

  待到祭妈到场,开始分发一包包用黄纸包好的纸钱,名为福包。福包在桌子上一字排开,足足有十几包。据祭妈老太太说:“紫砂要用泥变成陶是不容易的,得要神明保佑才行。这是屋祖三代,是管这房子的菩萨,没他家保佑不行;这是地祖三代,管土地的菩萨,没他家保佑也不行;烧紫砂的窑名叫龙窑,每个龙窑都有龙窑龙王,这份是给它的;烧窑温度高低,火势大小得火部将军说了算,所以火部将军得有一份…”而如今的电窑祭祀中还要加上了:“电神婆婆和液化气神仙”,着实让我们忍俊不禁。

  打量福包,足足有十七包之多,这代表一口紫砂窑就要十七路神仙来庇护。祭妈把福包清点好后,在福包上放了一片青柏树枝。柏谐百音,寓窑窑主事业百年长青。

  窑口边,还有两拨人为祭祀做着准备:这边,祭妈命人抬来一只类似烤烧饼的铁皮桶,祭妈把一个个福包像放烧饼一般贴在铁皮桶内壁;那边,徐群新一家端来鸡、鱼、烟、酒、香若干摆在铁皮桶前的八仙桌前,八仙桌上的菜左边生,右边熟。铁皮桶里的福包,是给管窑的各路神仙的通关费,而八仙桌上宴请的则是和窑变息息相关的两位神仙龙王和火部将军。

  龙王吃生,坐左边。火部将军吃熟,坐右边。徐群新点上两杯酒,然后拿出两包烟,每一包烟抽出一根点燃后,反插进烟盒。祭妈点燃红蜡烛,口念咒语“龙神阿弥陀佛、火部将军阿弥陀佛。今天开窑了。窑主我儿群新来孝敬您了!”念咒语其间,好想记起什么,睁开眼睛,指着窑边的徐群新一家呵斥:“还不敢紧给跪下给各路神仙磕头!”

  “这些窑神,你信吗?”祭祀完后,祭妈又拎着竹篮到下一个窑口赶场了。我望着祭妈的背影问窑主徐群新。徐群新抽出一根烟后说:“宁可信其有吧!老祖宗遵循了几百年的传统,我们最起码还得存一点敬畏之心!”

  窑祭过后,一年的烧窑紫砂窑烧制又开始了。整个窑口的窑工各就各位:从仓库里不断用小车推出一车车的紫砂壶胚。每一车紫砂壶都标着不同的名字,每一个名字代表着一个紫砂艺人。

  一车车的紫砂壶从窑口开进去,一天一夜后从窑尾开出。这是一个流水作业的过程。徐群新也记不得一天会开进多少辆轨道车。甚至也不知道一辆轨道车会放进多少个紫砂壶。 “一年会烧十几万把吧,也有可能上百万,因为紫砂壶根据大小不同,隔热的一个匣钵有时只能放进一个,有时能放进十个。”烧窑是一个把紫砂胚变成紫砂壶的出生礼。从这一个角度讲,每一位窑主都是紫砂壶的助产婆。而徐群新“助产”的次数,每年少则十万次,多则百万次。而这样的“助产”频率,徐群新坚持了二十年。

  宜兴紫砂工十万,但像这样的窑主却屈指可数。不要以为你用来泡茶的紫砂壶和紫砂祭没关系:它有十分之一几率被徐群新“助产”,几乎百分百被祭妈祭祀过哦!

  更多紫砂知识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标签: #紫砂 #徐群 #紫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