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入门教程:关于喝茶品饮的9点意见

粤湘源 10 0



  关于网络说茶,一直都是以喝茶的角度来说明茶叶的,从茶树生长,土壤环境,采摘都是告诉人们,买了茶,喝了茶,最终到人嘴里的是要对人体有作用的,因为当茶叶变成茶汤进入口腔的时候,传统是药性,科学是成分,这些都意味着对人体的作用。

喝茶入门教程:关于喝茶品饮的9点意见

  很多人总问我,怎么说明它是健康的,养生,对人体有益的,怎么看,怎么品等等,要说明这些问题,如果能用文字说明,为什么目前这么多人没喝出健康呢?很多人道理都知道,为什么没喝出来呢?很多人喝到了麻,涩,挂口腔,锁喉等不适,为什么避开了这些不好的参数,大家还仍然亚健康慢性病没得到缓解呢?

  是的,很多人喝了这么多年茶,虽然按照科学介绍的所有标准流程在学习,最终身体的亚健康,慢性病仍然没有改善。于是接受了专家,教授的理论,比如,现在的茶与以前的不一样了,喝茶是个文化,是古树,要生病了,还是要去医院。

  但这样的理论默认之后,很多人喝茶不再计较,喝到了香气,滋味,会认为很好了,这就像今天的疫情,我在倡导吃对食物,而很多人还在想吃饱的问题,如果吃饱能不生病,当然是最好的,不是么?问题是,我们吃得越多,越容易慢性中毒,只是我们目前身体没感觉到而已。

  当高价茶出现后,很多人提出了反对的声音,因为,我们发现,茶,越来越贵,越来越没以前好喝,没以前耐泡,我们原来的看叶底,茶汤,香气,滋味的判断方式越来越不实用,最终得出了,茶叶是没有标准的奇葩理论。甚至很多喝茶的人,根本没办法再提高,因为一方面是身体不行了,另一方面是自己的认知固化了,大多数人,走向了常伯熊,晚年风气病的路,验证了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路,即,久服,萎黄瘦的体系。而陆羽《茶经》与药王孙思邈描述的茶的结果是,久服,有力,悦志。遗憾的是今天大多数人却难以得到。

  由于很多喝茶人被人洗脑,忽悠,把很多错误的理论奉为真理,认同,支持,最终落得一个矛盾,迷茫的人生。至于原因,如果以科学来说明,从生物的碱基,基因,遗传,认知,意识,精神,行为,这一步步的形成生命,再由食物提供的营养,替换成能量,稳定的能量维持了人的生命,让我们的基因得到了稳定,比如我举个反面例子,吸烟可以破坏基因,导致基因突变,那么好的食物可以维持基因,修复基因,这就是关键,也就是说,中医的药食同源,与健康管理,营养学是异曲同工了,而在传统的认知里,高级别的中医,根本不是用仪器来看原子,分子的,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由于原子,分子等等,是这些构成了碱基,也就是说,中医高级别的像神话一样,他们能感知很多,有些人甚至能看到这些,只是无法用科学的词汇来说明,因为科学的所有词汇也都是从没有名字到有名字来说明的,当科学把一种物质的功能特征说明了,符合中医或者传统认知观点后,传统才能把词汇说出来,比如,传统说的“气”,科学可以说是能量,问题是,传统的“气”与科学的“能量”维度是不同的,是两种体系,要区别,用词汇说明很难,就像能量与辐射,辐射与频率,我们根本无法分清楚,这是李鬼与李逵,最终,关于喝茶到底是不是了解,我们只能以结果来说明,什么样的结果呢?那就是健康与疾病。

  健康我们知道,而疾病包括了亚健康与慢性病,疑难杂症等等。当我们喝茶无法改善亚健康与慢性病,疑难杂症,那么我们很容易得到常伯熊的命运,或者李时珍《本草纲目》对茶的描述,而这种描述可以判断,这是陆羽编写《毁茶论》的内容,要求证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

  那么,为什么喝茶现在看干茶,茶汤,闻香气滋味没用了呢?这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干茶是由茶树采摘的,采摘的芽头短了,叶子不成熟了,这时候大叶种可以看成小叶种。关于茶树的内含物质,生化转基因有机肥可以控制,从而解决茶叶的口感,香气滋味,耐泡度等参数。关于香气滋味为什么能让我们觉得诱人?作为科学添加剂香气,滋味的原叶茶,它不是“麻”,而是通过电解质紊乱,麻痹了身体,我们只能闻到我们能接受的香气,滋味。这些解释,要怎么证明不是瞎说呢?我们需要通过审评,来说明问题。而且还需要特殊的审评方式,也就是说,需要通过“无接触看芽头分品质”技术,也就是把传统技术放在前端,先分出品质,判断生态后才能用审评的方法,找到真实的数据。

  那么没有这门技术,怎么喝茶呢?在这里,给出9点建议,这9点建议是反人性的,但它能帮助你避坑的同时,大幅度保证您喝茶的安全,不说多,30%是最起码的。

  1,喝茶是喝茶的成分,成分有好有坏,需不需要对人体有作用,这是自己的选择,因为从科学层面来说,食物,水,药,其实都是成分。传统认为茶为万病之药,或者万病之毒,万病之毒可以说明中毒的快与慢,也就是传统说的品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理论与食物,药物,水的品质是通用的。

  2,喝茶,如果是新手,一定要认真,为啥呢?气体,液体,固体哪一种身体吸收快,在我的《明明白白喝普洱》专栏中有明确分析,当然,简单举一个不恰当的案例,煤气中毒与河豚鱼中毒,哪种快?所以,喝茶为什么一定要认真?如果认真你就输了,那么不认真,我们连把握自己健康的机会,都没有了,不是么?

  3,没有消费能力的,名山名寨的就算了,您可以以高价格小分量尝试,只要是天然的茶,有专业技术,越有名,绝对是物有所值的,至于,要喝出健康与喝香气滋味,这是两种选择。因为等级茶与品质是两种体系,可普通人认为特级茶品质是最好,这与事实是不符合的。

  4,按照体质喝茶,根据自己的喜好喝茶,喝茶要有剂量,这些理论属于奇葩理论,会被洗脑的。按照体质喝茶,同类茶,比如绿茶,它们的药性都不一定是相同的,怎么可能按照体质喝茶?喜好与健康是两种系统,您选喜好还是健康?如果是剂量这个理论,您是完完全全被洗脑了,因为喝茶要有剂量,在潜意识里,是高度认同的,但问题是您自己知道剂量在哪里?还是根据科学在算剂量?如果您自己知道剂量,那还好,如果您是根据科学在算剂量,那就问题大了,品质不好的茶,科学也能通过检测安全,对么?那这样的茶,多喝,会伤身体么?要知道奶茶的原料也是通过安全检测的。这样的茶按照科学理论,每天喝2升水,行么?有趣的是,品质好的茶与耐泡度又是两个体系。

  5,熟茶是标准,生茶伤胃,这种理论还是奇葩,您认为生茶变成熟茶后,伤胃的性质是变了?还是强度变弱了?如果以陆羽标准的茶衡量这条理论,这样标准的茶,其实都是下品茶,饮之成疾。而饮之成疾的数据,可以参考此篇文章,根据自己的新陈代谢来感受。

  6,茶龄不代表懂茶,懂茶不代表收得到好茶。很简单的问题,您找研究员,专家,教授,让他们在无接触的情况下,判断下茶叶试试,即使有,也不一定能收几十公斤老班章。喝台地,生物化学转基因茶几十年,您认为跟喝五年没问题的古树,水平会一样么?我们可以仅仅通过气色观察,就会感觉到不一样呢。

  7,简单喝茶?还是带着问题喝茶?如果简单喝茶,那也不要去思考健康的问题,化学成分也不要轻易说,因为今天,就算是纯净水,我也会让您在同样的品牌下,喝出不一样的感觉,您认为需不需要思考一下,关于品质与身体健康的问题呢?

  8,发热出汗是茶气的表现,说明茶是好的,作为传统,中医有分邪气,正气,您认为发热出汗的茶气就是好的表现么?关于茶气,有的人喝好茶不会出汗,有的人喝水都会出汗,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各种方面来说明,详细,您可以参考《明明白白喝普洱》,所有的现代与古代证据放在了最后一章。要体会这一原理,我们只需要28小时入门。

  9,古树茶是炒作的,古树与台地品质是一样的,成分是差不多的。在古代,陆羽记载了茶产地的情况,用产地说明了茶能不能当药,并且用人参来举例,比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而我们现在知道的是,人参5年,10年,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古树茶与台地茶品质是一样的理论,这是在混淆视听,给人洗脑。另外,由于茶山受生物化学有机肥料的污染,很多茶农的茶树有产量,口感提升,但总体品质下降,尤其是名山效应,我们会看到很多名山品质会与以前不同,这导致了名山没问题的茶,价格更高的局面,而新手,小白不懂去名山被忽悠,割韭菜的现象普遍存在。

  以上这些,是对新手,或者喝茶几十年,但老是被给韭菜,忽悠的建议。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有钱全收,要精准收,需要“无接触看芽头分品质”技术,它可以让你在没有碰茶树的情况下,知道茶树生长的情况,原料品质是怎么样的。

标签: #传统 #身体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