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深暑不到,闲意一炉香。
棋斗过河急,琴弹流水长。
——宋·葛绍体
宋时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四大雅事,是当是风雅之士的日常,如果说什么是社会各阶层共享的风尚,那当属焚香。
▲《清明上河图》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铺
焚香,不仅增添闲情逸致的载体,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香”受古人所爱,并发展成一门“生活艺术”,其遍及生活中的各个场景,袅袅香云处处可见。
/
晨
起
/
宋人王十朋《小诗十五首序》:“静扫一室,晨起焚香,读书于其间”;陆游《南堂晨坐》诗曰:镜湖清绝似潇湘,晨起焚香坐草堂。
欧阳修在《归田录》记载北宋名臣梅询曰其:性喜焚香,其在官所,每晨起将视事,必焚香两鑪,以公服罩之,撮其袖以出,坐定撒开两袖,郁然满室浓香。
晨起焚香青玉案,晚来对月小轩窗。/
山
居
/
「山居好。山居好。鹤唳猿啼饯昏晓。碧窗柏子炷炉香,趺坐蒲团诵黄老」。
对于山林隐居的古人,香是必不可少的,而朴素且有山林自然之味的柏子香很受青睐。
自唐代末期僧人开始焚柏子,柏子香一直流行至清代。柏子虽不是名贵香品,但其气味清芬,能够涤烦去躁,是古人清修时常用的香品。
张潮在《幽梦影》中描述山居生活,其中写就写过松树的多用之处“以松花为粮,以松实为香,以松枝为麈尾,以松阴为步障,以松涛为鼓吹。山居得乔松百余章,真乃受用不尽”,松之益可用可赏。
/
公
门
/
朱字衙香伴玉炉,丁丁莲漏月来初。
文龙画烛摇红影,淮拟君王夜读书。
—— 张公庠《宫词》
在清朝时期,太和殿上便终日香气缭绕。而在公门之中的士人们中,流行的香品是衙香,也作牙香。衙香使用可追溯至晚唐时期,曾是皇室赏赐臣属和斋奉寺院的香。衙香在晚唐五代时期,也曾是后宫妃子们的帐中香。
在宋代有专门负责宴客事宜的“四司六局”,其中“香药局”就负责用香一事,吴自牧《梦梁录》中记载,香药局掌管的香中有龙涎、沉脑、清和、清福异香等。
/
宴
客
/
《癸辛杂识·外集》:“今人燕集,往往焚香以娱客,不惟相悦,然亦有谓也”。
故友来访,焚香清谈可称美事。南宋曾几(1085—1166)《东轩小室即事》之五:“有客过丈室,呼儿具炉薰。清谈以微馥,妙处渠应闻。”
谈到尽兴,不觉“沉水已成烬,博山尚停云”,“斯须客辞去,趺坐对余芬”。客人辞去,自己仍陶醉在香味的余韵当中,心神相悦。
/
告
祖
/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开始有烧香者 。《楞严经》云:所谓纯烧沉水,无令见火 ,此佛烧香法也 。
唐代以来寺庙香火不断,人们祈福用香,祭祖焚香,特殊节日也会焚香。以焚香寄托美好愿望,祈盼心想事成。
「组绣纷纷炫女工,诗家於此欲途穷。语君白日飞升法,正在焚香听雨中」。
古人生活中,香不仅是风雅生活的点缀,更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可于读书、品茗、抚琴、静坐时,焚一炉香相伴。而香道也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一种艺术,融入中华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