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福建人,我们才能喝上这么多好茶

粤湘源 11 0



  最近和朋友去吃沙县小吃,期间免不了聊到茶。

多亏了福建人,我们才能喝上这么多好茶

  朋友掰着指头叹息: “ 福建人是真厉害,基本上围绕我们的日常生活。说到吃,沙县小吃遍及大街小巷;说到穿,莆田系把我们从头包裹到脚;说到茶,在我国十个卖茶叶的,六个之上是福建人,各地茶城80%的老板听说全是福建人。”

  毫无疑问,福建人在中国茶的发展历史上,撰写了笔酣墨饱的一笔。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旦,兴于唐,盛于宋,明代时遍布中华民族。

  在茶道文化更为兴盛的宋代,斗茶盛行朝野。

  这一时期,建州(今福建建瓯市)北苑御焙变成全国文明的贡茶中心。并且进皇茶以前,本地要先斗茶,以质量最好的朝贡给皇上。

  范仲淹曾作诗:“北苑将期献君王,林下雄豪先斗美”。

  苏东坡也曾感慨:“看到武夷溪水粟粒芽,前丁后蔡(丁谓、蔡襄)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直到明代,炒茶手艺进一步发展趋势,茶种类也慢慢从单一的团茶和茶饼,逐渐发展成绿茶、红茶、青茶、黄茶、黑茶、白牡丹茶等六大茶类,在这里六大茶类中,三大茶系(红茶、乌龙、白牡丹茶)均来源于福建。

  乌龙茶

  乌龙约研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的福建安溪。

  福建省《安溪县志》记述:“安溪县人于清雍正三年最先创造发明乌龙作法,之后传到闽北、广东省和中国台湾”,在安溪乌龙的基本上,慢慢产生了闽南地区乌龙茶、福建武夷山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和中国台湾乌龙茶四大系列产品。

  乌龙兼具绿茶之清鲜、红茶之醇厚,在其中铁观音茶、武夷山岩茶、凤凰单丛也是赞不绝口,一面世就深受茶友钟爱。

  白茶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提及白牡丹茶:“白牡丹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一样……”

  有些人觉得,宋徽宗这儿说的白牡丹茶,很有可能产自北苑御焙茶山顶的天然的白牡丹茶。

  此外,公元1115年,关棣县向宋徽宗进皇茶毫针,“喜动龙颜,获赐国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但是,那个时候说的白牡丹茶与我们如今说的白牡丹茶迥然有别。宋时的白牡丹茶,生产加工方式具体是蒸青绿茶,这与现如今不炒不揉的白牡丹茶加工工艺做成的白牡丹茶,是彻底不一样的。

  和当代白牡丹茶制作方法最贴近的,是明朝田艺蘅在《煮泉小品》记述的“茶者以火创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

  清嘉庆年间(1796年),早已有人以闽北茶为茶青制成白牡丹茶了。

  光绪年间十五年(1890年),福建政和用大白茶做成毫针,并于第二年远销海外。

  有关白牡丹茶最开始出现的时间,一直存有一些异议。但是,当代白牡丹茶研制于福建这一说法,是无可争辩的。

  红茶

  红茶是在国际性上消耗量较大 的茶,而红茶的开山鼻祖,恰好是来源于武夷山的正山小种。

  清朝刘靖在《片刻余闲集》中记叙:“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城镇……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各业。”星村小种红茶造就之后,慢慢演化出工夫红茶。

  1610年,正山小种传到欧洲,后被西班牙凯瑟琳小公主做为陪嫁,送到了美国皇宫,并慢慢在欧洲国家时兴起来,最后风靡世界。

  可以说,没有福建人,现如今的欧洲人压根喝不上红茶。

  并且很多人很有可能不清楚,茶在英文中的音标发音(tea),实际上是源于福建省的家乡话。

  闽南地区称茶为“tay”,饮茶为“泡tay”,荷兰人回购福建茶时,便依据这一音标发音将茶翻译成希伯来文的“Thee”,英语中的“Tea”,法文的“The”;德语的“Thea”,均为“Tay”之转音。不难看出,福建人实际上是对国际性茶道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正山小种面世之后,慢慢演化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三大类。

  工夫红茶中的祁门红茶、云南滇红、川红、宁红、英红,乃至信阳红茶都和福建的正山小种有丝丝缕缕的联络。

  不浮夸地说,我国六大茶类,福建省占了江山半壁,而在每个版本的十大名茶中,铁观音茶叶、武夷山岩茶也是坐上熟客。我们有这么多好喝的茶,确实要谢谢福建人。

  福建不但产好茶叶,并且茶叶生产量巨大。据福建农业农村厅2019年统计分析,福建茶叶生产量达到43.99万吨,产业链年产值近1200亿元,均居全国各地第一。

  巨大的茶生产量,催产了诸多卖茶叶的福建人,据本地人说“福建街头卖茶叶的店比卖米的多”。而《茶叶战争》的创作者周重林也是感慨:“有烟火的地方,就会有福建人卖茶叶……

  你感受到被福建茶人支配的恐惧了没有?

  |本文由【郑莲英茶文化】原创

  |首发于公众号:郑莲英茶文化

  欢迎关注【郑莲英茶文化】,了解更多茶的知识!

标签: #福建 #福建人 #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