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喝”出黄金茶

粤湘源 11 0



  说起湖南茶叶的名片,保靖黄金茶是响当当的一张。其独特的种质资源是怎么被发现的?又是如何成为脱贫致富茶的?背后有一个充满故乡情和同学情的缘分故事。

大山里“喝”出黄金茶

  最开始对保靖黄金茶进行研究的是保靖县农业局张湘生。1994年她在堂朗乡(今葫芦镇)黄金村开展茶苗的扦插试验,从当地资源中选出了24个单株进行扦插繁殖。

  右三为张湘生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彭继光是湘西龙山人,一位资深的茶叶加工和审评专家,和张湘生是大学同学。彭继光退休后,有一次回湘西老家,张湘生就把黄金茶资源做的茶叶送给老同学品尝。结果他一喝到这个茶,就敏锐地发现是非常罕见、非常有特色的茶叶。

  彭继光知道,赋予黄金茶独特品质的究竟是资源本身的特性还是别的因素,需要进一步验证。他通过对比试验,初步得出了是资源特性和生态因素造就了黄金茶的独特品质,随即在2002年提出“保靖黄金茶品质在国内名优茶罕见”,并撰写《山沟里的黄金茶》首次在《茶报》上刊出。随后几年,他又对土壤和茶样进行了研究,发现保靖黄金茶的氨基酸含量达到了7%以上,是一般绿茶的2倍以上,便全力在省茶叶研究所和省农科院奔走呼吁,促成了对保靖黄金茶的进一步研究。张湘生和彭继光也因此被公认为“黄金茶之母”和“黄金茶之父”。

  2005年起,先后有湖南省农科院、省科技厅、省农委等部门给予支持,对保靖黄金茶开展进一步发掘和研究。2007年保靖县人民政府与省茶叶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后,专家们陆续开展了保靖黄金茶资源的调查、收集和利用工作。到目前,已经在保靖黄金茶群体中收集了269份资源并保存在省茶叶研究所资源圃,通过进一步挖掘,筛选出30份氨基酸>5%的高氨基酸资源和1份茶氨酸>3%的高茶氨酸资源,选育了黄金茶1号、黄金茶2号和黄金茶168号3个省级茶树品种。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原所长包小村

  说起黄金茶产业的发展壮大,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原所长包小村功不可没,被公认为“黄金茶之子”。当年他力排众议,整合资源,开启了黄金茶的产业化道路。短短13年时间,黄金茶的种植面积就从3000多亩扩大到100万亩,产业效益扩大到30亿元,“保靖黄金茶”也一跃成为湖南四大地方公共品牌。在湘西苗寨,一个个茶农脱贫的故事在上演。

  作者:黄飞毅

  责任编辑:邓放

标签: #黄金 #保靖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