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新茶交易:做空、对单、暴雷、跑路

粤湘源 13 0



  大益“轩辕号”普洱茶,发售价3万一件,半年内就涨到近20万,今年三月甚至被炒到近200万一件。

大益新茶交易:做空、对单、暴雷、跑路

  大益“洞天福地”普洱茶,仅凭发售日与厂庆日相重这一信息,就从3万元炒到5万元,大益刻意控制配货量后,更是在一天内暴涨到11万元。

  金大益、沧海、汉宫月、群峰之上...大益每款普洱新茶的发售前后,都是这个神秘圈子一次次的对赌狂欢日,暴富与破产,都在一瞬之间。

  今天,陆离就来揭秘普洱茶界里最疯狂的一群人——大益新茶交易圈。

  “52000出几提老鼠散桶”、“22000急找一件旺世”、“34300找熟牛10天期”,这些让人不明所以的短句,其实都是圈内人在用的黑话。

  从06年开始,具有收藏增值属性的普洱茶,就被人发掘出了期货交易模式。由于缺乏监管,圈子里的水,要比一般人想得还要深。

  仓颉号暴雷之前,品味66的炒家厮杀也曾让无数圈外人震惊。

  作为一款老牌纪念饼,“品味66”沿袭了大益营销的一贯做法,一套生饼熟饼各一片,一件六套,价格也不算“高”,发布后价位一直维持在6k到8k。

  而就是这么一款反响平平的纪念饼,却成为了众多大炒家的折戟地,其中的原因,在于官方下场的人为营销炒作。

  4月16日,品味66的预约通道开启后,炒家们才发现大益的实际报价仅为3880元/套,远低于市面价6k元,有很大的炒作空间。

  然而这批捡漏茶,放出的数量却极少,几秒后预约就已经满员。不甘心的炒家,开始在市场上呼风唤雨,通过反复买进卖出,品味66价格两小时疯涨2万多元。

  4月17日中午,也许是已经运作到位,品味66的成交价爬升速度减缓,并逐渐定格在3.8万元,然而,更刺激的价格过山车还在后面!

  4月18日,大益公布品味66的中签结果,但不知道为什么,作为炒作主力军的芳村,这次中签的茶商却少得可怜,大家在群里一合计,决定来一波大的。

  中签公布后的几小时内,品味66价格再次疯涨,大量芳村炒家展示了对这款茶势在必得的信心,一度将价格抬升到了7万元。

  大益这时也意识到玩砸了,想通过延长发货期来降低热度,发现不管用后,还换下了专用包装箱,甚至用主动破坏封条等破坏“规矩”的做法,试图平息风波。

  然而即使纸箱被换,封条被换成透明胶带,这场不见硝烟的价格战争,也依然打得如火如荼,截止到4月30日,品味66价格依然坚挺在6万/套。

  而非常讽刺的一点是,由于品味66是旧茶,不少人手里都有实货。在炒家们为了7万一套的期货品味66争破脑袋时,1.6万元一套的现货根本没人买!

  疯狂的炒作来得快,死得也快。炒家们都是要钱不要货,价格太高没人接盘,那就低价卖,卖得早还能小赚,卖晚了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于是品味66应声狂跌,5月3日早,交易群报价4万元,而到了下午,已经跌到了7千以下。

  等到五一小长假结束时,这场由大益饥饿营销引起的风波,再泛起数次波澜后,已经慢慢平息,赚到的炒家转战下场,赔光的却只能默默舔舐伤口。

  在这些击鼓传花般的炒作热潮中,大益茶是绝对的主角。有人可能会感到奇怪,这么疯狂的现象,大益集团也不管管吗?真相,要比你想象得更惊人。

  1985年,带有市场经济色彩的政策,开始在云南茶厂试运行,茶厂只要完成国家规定的生产配额(中茶牌)后,就可以自行生产和销售茶品(大益牌)。

  陆离举例来帮助茶友们理解:这就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如果你家种出了800斤粮食,需要上交的公粮有500斤,那剩下的300斤就都是你的了。

  而这时的勐海茶厂,需要一个销往市场的新品牌,来与中茶作区分,“大益”品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1989年,由于勐海茶厂的新品牌销售前景很不错,市场上甚至已经出现了仿冒品,“大益”这一商业标志,也被正式注册并启用。

  2004年,曾经的四大国营茶厂之首——勐海茶厂,也完成了民营化的体制改革,3年后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直到这一年,大益茶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普洱茶品牌,虽然运营得很不错,但没有人会把这个产茶的公司,与高大上的期货交易联系在一起。

  大益茶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种局面,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持有大益集团90%股份的董事长吴远之。

  吴远之,198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7年获加拿大渥太华大学MBA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国外从事金融行业,积累了大量阅历和营销经验。

  回国后,吴远之先后任职海南证券交易中心,海南清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海信投资有限公司,还在2003年担任过上市公司博闻科技的董事。

  彼时,不惑之年的吴远之,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不过谁都没想到,这个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的金融精英,会去担任一家传统企业的一把手。

  2005年,普洱茶营销活动“马帮茶道·瑞贡京城”大获成功,眼红的大益紧跟潮流,也发起了“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活动,但却没有泛起多大的波澜。

  2007年,经过两年的狂热炒作,普洱茶市终于崩盘。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普洱之殇中,站在风口的大益茶摔得很惨。

  2008年,已经担任董事长的吴远之,不顾其他高管反对,在普洱茶行业尚未恢复元气之时,斥巨资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品牌广告。

  不得不说,吴远之的眼光确实毒辣,在其他茶企舔舐伤口之际,他出其不意地发动营销战,抢占了港台资本退去后的空白市场,兵行险招,一举取胜。

  2009年,大益茶又一次抢滩登陆,率先打造授权专营店赛道,完全不给其他茶企后来居上的机会,到现在,大益茶的品牌专营店已达2千多家。

  在吴远之的运营下,大益茶完成了一层又一层的布局,接下来就该用“稀缺+高端”的概念,推广自己家的“茶中茅台”了。

  最先登场的,就是孔雀系列三姐妹。由于被捧上风口,03年班章六星孔雀青饼,现在已经被炒到了6500万元/件,而大益自然不会放过这种良机。

  原料选自名山的1401 勐海孔雀,烟香突出的1601 珍藏孔雀,有国际展会为其造势的1801 千羽孔雀,三只发行价万元左右的新孔雀,目前行情都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这些还是相对较早的大益新茶,对于买卖大益茶的炒家来说,最值得关注的,其实是新茶发布前的预热。在这些预热活动中,我们得以一览大益的饥饿营销。

  想要购买大益的新茶,需要先下载大益推出的“益友会app”,由于僧多粥少,还需要参与抽签,只有抽中的人,才有资格用钱买这些茶。

  而一些明星茶的申购更为严格,2020年4月7日,大益新茶“汉宫月”发售,而想买这茶,需要先买两千多元的益友会app尊享会员,再去排队抽签。

  为了增加中签概念,圈内的大炒家会购买几十个手机,全部注册账号并购买尊享会员,大几万的资金投入,只要买到这款茶,都能赚回来。

  在有心人的运作下,大益茶新茶的买卖正越来越变味,甚至还有了专属的行情走势平台,目前圈内人都在用的有“大益行情网”和“找找茶”。

  记录茶叶等级的唛号,在这些平台上,被赋予了偏离品饮价值的意义,输入1801,就能看到明星茶千羽孔雀的价格和近两年涨跌等,在对标什么不言而喻。

  除了搬来另一个领域的成熟玩法外,大益茶交易圈还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其中最能说明本质的,就是追求“原封”货品。

  所有需要交易的大益茶,都是以件为单位的,纸箱不能开、封条不能拆,包装品相好,茶饼不长油,如果没有保持出厂的样子,价格就要低好几个档次。

  在这种限制下,茶叶的真假鉴定难度也高了不少,于是圈里又推出了“开天窗”的概念,在成件装的纸箱上开两个方口,方便识别货品和真假。

  看到这里,相信茶友们已经明白,所谓的大益茶交易圈,实际上在做的是什么勾当了,这些成件的普洱茶,已经失去了根本品饮属性,变成了炒家手中的筹码。

  换句话说,虽然涨势惊人,但这些普洱茶的用途就不是品饮消耗,而是拿来倒卖赚钱。那关键问题就来了,这些赤裸裸的大宗资金交易,合法吗?

  与普洱茶最接近的是中国农产品期货,但截止目前为止,中国证监会批准的期货品种中,从来就没有茶叶,更没有普洱茶这一细类。​

  也就是说,这些煞有其事的普洱茶交易,其实是游离在法律和监管外的灰色领域,本质上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这边赢得盆满钵满,那边就会有人倾家荡产。

  在大益茶交易圈中,能说明这场交易存在的,仅仅是一张手写的送货单,既没有法律效力,也没有强制制约性,风险有多大,全凭买卖双方的良心。

  像陆离在微信群里看到的买卖双方,更是只用一张张聊天截图和收付款记录,就敢完成记账和成交,要知道背后的交易数字,都是五位数起步啊!

  每次新茶上市时,很多观望的炒家就会下场,小小的圈子会被海量的资金和信息搅混,这份脆弱的信任关系,也会被一并摧毁,跑单失联现象屡见不鲜。

  不过由于圈子太小,大家都知道彼此的底细,一般都不会闹得太难看,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资金太大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今年春季,陆离所在的东莞,就爆出了一件大宗资金的交易纠纷,涉及资金高达4000万元,而实际损失已经过亿,这场纠纷甚至闹上了法庭。

  2014年,茶叶店主小黄开始在茶商老谭那进货,由于货物数量庞大,小黄一般先买来寄放在老谭那,需要时再慢慢取货。

  有时新茶被炒得太厉害,老谭也拿不到货,小黄也会先把货款打过去。在一次次地交易中,双方逐渐建立了信任关系,没有实际交付的茶叶也在慢慢累积。

  2020年1月,小黄发现打不通老谭的电话了,多方联系无果后,这时未交付的茶叶,累计价值已经高达4000万元,小黄一怒之下,将老谭告上了法庭。

  老谭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由于双方使用的是期货交易,老谭习惯在交货前三天再购买实物交付,而从19年秋季开始,新茶就被炒家们捧上了天价。

  在这半年内,新茶价格一直没有降下来,老谭只能垫上自己的钱溢价购买。到了20年一月下旬,新茶再次以势不可挡的劲头暴涨。

  这时老谭才绝望地发现,哪怕花光自己所有积蓄,也买不起约定好的这几十件普洱茶,选择了跑路。最后法院判决老谭应付给小黄四千万赔偿款。

  为了操控价格,炒家们花样百出:散布虚假信息,谎报配货数量,甚至是造谣董事长被国家约谈,只要能赚钱,这些人没有不敢做的。

  由于小圈子自身的隐秘性,再加上大益的心照不宣,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一直在普洱茶的掩护下进行着。

  大益茶交易圈,本就是小部分人的狂欢,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情我愿。圈内只有一小群人玩,外边全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从普洱茶行业角度分析,严重缺乏监管的大益茶交易圈,已经破坏了普洱茶的消费市场环境,愈演愈烈之下,市场前景,群众口碑等都将受到负面影响。

  从社会市场秩序上看,大益茶交易圈看似一滩浑水,实则存在稳坐钓鱼台的大庄家的,不知深浅的新人贸然入市,很容易被连皮带骨地直接吞掉。

  好在,国家已经对这些乱象重拳出击,今年连发三条风险提示函,并约谈部分茶企,要求其加大整治力度。

  ​只是,大益茶交易圈的普洱茶乱象,真的会就此终结吗?

标签: #价格 #炒家 #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