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俞蛟《潮嘉风月》载:「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可见工夫茶俗素来追求老旧茶具的传统。换言之,工夫茶壶既是一种日用器物,更可能是一种古董文物。朱泥老壶的器表状况不一而足,大致有:
昔时用壶惯以双手摩搓,名曰「盘壶」,基本上是茶垢、灰尘、油脂的综合累积。此法养成的包浆较为厚重深沉,部份边角有暗沉,掺粗砂者颗粒质感明显。
台湾小壶茶法中,惯以半发酵茶趁热浇淋壶身,再以布巾搓拭,此类包浆基本上是茶汤中的有机物质的长期累积。此法养成的包浆较为透亮明澈,惟不宜搓拭过度,以免产生「和尚光」。初入此道者常将泡养得神采奕奕的老朱泥误为新壶,事实上茶汤形成的包浆甚易清除,亦与断代无关。
闽南部份地区有以工夫茶具陪葬的习俗,大部份年代较好的老朱泥壶皆藉此幸免战乱而留存下来。墓葬出土壶依其地质环境、土壤成分的差异,而对胎质产生不同影响,轻则土斑附着,重则土沁入胎,甚至令器表玻璃相酥解崩蚀。
清季朱泥壶曾是外销南洋侨民的重要日用品,因而在若干南洋沉船出水物中,可以看到不少朱泥壶。这些沉船茶壶依其在海底的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浸蚀现象,若散落在海床表面,长期被海流、泥沙冲击,并被海底生物附着,且因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类矿物质,一般器表的玻璃相多已酥解粉化,如泰兴号(Tek Sing)出水朱泥壶即为典例。但若被泥沙掩埋,或像迪沙如号(Desaru)的茶壶是用稻草包裹,四五十把壶填塞在一个陶缸内,较少受到海水直接浸蚀,因此出水后大多与传世品的器表无异。
以上所述的五项变数,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朱泥壶鉴赏的难度,也形成初学者的门坎。当然,更具挑战性的是作伪者各种无所不用其极的造假手段,从火疵射釉、酸蚀退火到土斑黏着,不一而足,难与外人道。然而就像任何文物艺术一样,赝鼎之作往往也是督促收藏者自我精进的重要推力。
古董,古董,总要有「心」才能「懂」!
朱泥壶的泥质细腻,坯体制作时延展性好,能制薄胎,但烧结后胎壁坚实,气孔率较小,聚热性强,也因壶小胎薄的关系,壶身与外界的温度状况很容易交互传达反应,热气易活泼外开,蓄热能力较短,因此发茶功效轻快,有茶香易聚的特性,喉韵的表现也较为圆润。
由于朱泥壶泥质细腻坯体坚实,含铁量也高,所以膨胀系数较大,常温偶热若超过温度120度以上,就有极大的热裂可能性。若常久未使用,或壶身已经完全干燥,或外界温度低于常温甚多的状况下,温壶的第一泡热水不可直接开盖冲入壶底,否则会迅速在壶底出现俗称”惊破”的撕裂声音。应该先合盖冲水,用温水由盖上方冲淋壶身上下四周,让壶身暖身起温,第二泡才用热水以同一手法冲下,使壶身开始均匀发热,下一次的入茶热冲就不虑冲破茶壶了。当然最好的方法是以温水入壶,浸泡一~二个小时,让温水浸润壶身胎壁,即可直接使用于冲水泡茶。
老朱泥壶的使用,偶会遇有残留于壶上不易剔除的出土斑〈土沁或碱性石灰质钙化白垢〉,可以藉由易溶于水的食品级柠檬酸来清理,先将壶用温水浸润,再置于容器内注入热水与适量柠檬酸,进行酸碱中和作用,应可轻易除去,浸泡时间长短可视状况而定,若遇上顽垢,可依上述方式重复操作。
朱泥壶大多为器小胎薄,结实易碎,执拿的姿态讲究「轻、巧、柔、美」,拿捏切实,斟注动作轻盈,提置之间的回转范围必须要小,才能同时达到使用与保护的目的。「壶,入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闇然之光,入手可鉴,此为书房雅供。」所以每当茶席完成,必须先将壶内茶渣取出,并注入热水洗净壶内,壶盖、壶身用略微沾湿的软布轻柔擦拭干净,并掀盖置放,待完全晾干后,即可收起保存、玩赏,等待下次的使用。
主要参考书目
图文资料来源
黄健亮、黄怡嘉,《荆溪紫砂器》,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1999
黄健亮,彭清福,《紫泥藏珍—明清宜兴窑器之美》,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8
黄健亮、黄怡嘉,《荆溪朱泥—明清宜兴朱泥壶研究》,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