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喝一个茶,因为又想起另一个小伙子来。
看他最近状态不佳,瞧着是否帮一下。
那是很远很远的路线。
那天跑了一天,就只从他那里带回了三个茶样。
一个前一年的秋茶,一个乔木,一个古树的。
他们寨子经济不错。人也很热情。
那里的价都不算便宜,现在很多远的地方,茶价其实不便宜。
你以前的山高路远,别人会当成环境好的卖点。我这么说有点无情,可,这就是真实的茶生意。
他在2018因为有积压问题,当时,我记得他说,他有一批一吨多的秋茶,希望我帮他处理一些。
其实,我想的是,这与无我无关。我只关心,质量如何。喝下来的结果,其实不好弄。也没有说特别的点,主要是价也好不到哪。
所以,2019开春时他小心了一些。只做自家的茶园。没有再收别人家的鲜叶做干茶。这种趋势慢慢会加强。
你要收村里人的鲜叶做初制所是有销售能力保证的。不然只按前几年的方式,等着老板上山收茶持续不了几年。整个寨子的风险将转到你这里。成本和品质控制能否管理得住。
按我的观点,一些茶区的山上其实容不上这么多做茶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别以为泡泡茶,讲一下茶道和人文就可以。
长期来说,你能赚的只能是你那个环节应该有的利润。跨过市场的等级去,不可能的。因为别人有自己的能力和劳动体现在其中。
土地流转,早晚也会像其它经济作物一样到茶叶这些产品上来。
名山100公斤可以撑起一年的生活,而一些非名山则需要有持续的销售量。
生活如果不残酷,我就不会大老远的跑去深山。
二,回到茶上
开始喝茶
乔木:
我记下了一些要点,
汤浓,无甘无涩无甜无香
古树:
茶汤更明亮一些了。
但这感觉也很失望啊。
这可是我以为便宜的地方反而不便宜的花了一整天收集到的几百一斤的茶啊。
5泡6泡后,喉部有明显的其它味道。这是不正常的味道。
当时我写下了:
半年后又另一个茶又喝出肥料味。
别施各种肥了。
都准备卖好价就不能追发芽率,
不然茶商不可能出好价的。
。。
三、
在今年开春时,我也喝过这种茶
四月有的一天记下了:
某些地方的茶农兄弟少施点各种名义上的天然肥料了,真心难喝。
那是四月初,茶山上那个小姑娘满脸高兴,说,他们家现在什么都不做。大人采茶一天能采2000多块钱。小孩子都能采1000多块钱。一个月收入好几万。
我也真为他们高兴。春光尚好。有这样好收入的时间很重要。
山上喝不出什么来,我忍着高价,拿回来几公斤
回来昆明后喝了一次。我就茶将丢在了一边。
也是这种味道。
这就是一种深深的无助感,钱倒是小事,白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四
关于肥料的问题,其实茶山人的一些村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他们自己说,有老板说去年的茶喝了不好喝,今年不要了。
他们村如果发现有人还施肥,会举报。
虽然不是化肥,农药类,对身体无害,
产量上去了,但茶整体的滋味不在了。
他说的他们村子发现施肥,会举报,我也只相信部分说的,更不用说其它村了。
上面还只是有机肥料的事。其它的事就不说了。
怕对号入座,本文特意没写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