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亨的作品自诞生之日就颇受追捧,紫砂泰斗顾景舟更是亲手为其德钟壶配盖,古今紫砂技艺在此融合、两代宗师智慧在这碰撞……
“一壶千金,几不可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集紫砂之大成,刷纤巧靡繁之风”……这些,都是后人对邵大亨及其作品的评价。
邵大亨,是清代中期的制壶名家,所制紫砂壶以朴素和风骨传世。紫砂泰斗顾景舟曾赞其作品选泥精练,造型审美奥邃,创作形式完美,技艺高超。
邵大亨制壶雕塑
邵大亨生逢清代动荡时期,虽为紫砂艺史上的顶峰人物,但无奈几经社会变迁,许多作品已毁于瓦砾,传世者凤毛麟角,但其传世之作,可谓件件珍品,个个神作。唯有对其细细观察、深刻研究,才能领略邵大亨制壶技艺的独到韵致。
《宜兴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一壶千金,几不可得”,这里的千金之壶,就是邵大亨的掇只壶。
邵大亨掇只壶
邵大亨的掇只壶,壶色浑厚深沉,莹润如玉,造型古朴端庄稳重,气度不凡。
2012年春季拍卖会上,一把高13.3cm、宽16.5cm的大亨掇只壶以1725万的高价成交,成为当之无愧的“千金壶王”,另一把壶身长近一尺,高过六寸,容量约2500cc的大亨掇只,被收藏在许四海创办的“百佛园”里,为镇馆之宝。
邵大亨掇只壶
邵大亨所制的掇只壶,连顾景舟大师都“望掇兴叹”。据说顾景舟曾将大亨掇只壶放在家中数月,虽宠爱有加、再三研读,终究没有迈出仿制的那一步。在他去世之前,也曾专程赶到上海再看一眼大亨掇只壶,这最后一眼的痴情,更加凸显出大亨掇只壶的无限魅力。
“掇”与“缀”相通,有连接之意。因此“掇球”,就是将许多球体按照一定的规律、运用符合美学的法则堆叠连接起来。而邵大亨首创的掇球壶,正是将这种圆润的美感发挥到了极致。
邵大亨掇球壶
大亨的掇球壶,壶体浑圆硕大,浑厚华滋,壶嘴短小前冲,曲线优美;壶把自由舒展,飘逸放达;壶口略小,壶盖略呈拱形,壶钮呈圆球状。整件作品雍容大度,气韵生动。
邵大亨掇球壶
顾景舟大师仿制邵大亨的作品第一件就是掇球壶,在对大亨掇球壶的形状、气韵进行深入探寻,并拆解细细仿制之后,顾景舟大师的制壶技艺有了进一步的飞跃。传言“没有邵大亨,就没有顾景舟”,想必这就是其中的道理。
德钟亦名钟德,钟者,乐器也,礼乐为用,钟音之器为王礼颂。尊道贵德,是以颂德。德钟壶,是邵大亨所创光素造型紫砂壶中的又一件佳器,主要有三种款式。邵大亨的德钟壶造型简洁质朴,在那个奉行宫廷奢华之风的年代一洗宫廷繁缛习气,技艺手法达到传统紫砂技艺的巅峰。
邵大亨的德钟壶,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色泽温润。线条圆转,过度极其自然,壶把与肩线自然结合,各自延伸化转,疏朗大气。壶身手感极佳,触摸润泽丰腴。
款式一:2010年嘉德秋拍481.60万
邵大亨德钟壶
此款邵大亨德钟壶,通体呈板栗色,手感极佳,抚摸起来如婴儿的肌肤。而且这一款德钟壶尺寸硕大,但却丝毫没有粗犷之感,硕大的壶身极尽细腻,线条流畅自然,浑然天成。
款式二:壶盖破裂,由搭钉扣合
邵大亨德钟壶
顾景舟曾在其编著的《宜兴紫砂珍赏》中写道:“德清俭素,儒雅中和付照与壶有缘之人,若有缘遇见此尊宝器,定能心生正气,肃起恭敬之心。如此造型的砂壶,其称谓大致有:德钟、钟德、德中、中德之名。”
这一款邵大亨德钟壶虽历经风雨,壶盖已破裂,只能用搭钉扣合,但是它的风姿依然丝毫未减。该款壶壶身相对小巧,君子之风更显,加上壶肩线条圆转,过渡自然,鋬流根部与肩线自然结合,缓缓延伸,疏朗大气的韵味淋漓尽致。
款式三:顾景舟配盖壶
邵大亨德钟壶
紫砂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做三把壶,不配一个盖”。因为紫砂壶是经过天然紫砂矿料摔打、成型后,再用1180度左右的高温烧制而成,过程中,紫砂壶的色相会随着紫砂泥料的调配、窑火的温度和烧法产生改变,而且在高温的作用下,壶的收缩也会有所不同。
而配盖要依照原紫砂壶的品相、色相、气韵等元素,还要在泥料、款式、功力等多方面下功夫,还要体现出原紫砂壶具备的神韵、附意,绝不是捏砂土这么简单的事。
顾景舟为邵大亨德钟壶配的壶盖
可是这把邵大亨德钟壶,壶盖正是由顾景舟所配,上面还刻有“景舟配盖大亨壶,时年七十有七”字样,壶盖不仅与壶身浑然一体,而且形、神、 气、泥、款、功都配合得天衣无缝。
两代紫砂巨匠跨越百年的一次合作,不仅为这把德钟壶赋予了新的生命,更是实现了两代壶艺宗师智慧与工艺的完美结合。
“除了我,谁也配不出大亨壶的丰韵、神彩、精细和豪迈,必先知其人,而后仿其壶,必先知其料,而后用其工,只有心灵和手艺的相通才能品出大亨成壶的心境,才能配出大亨作品的神韵。”顾景舟配盖完成后,曾这样说。
邵大亨的紫砂壶,每件都蕴藏着无限的魅力,这与他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
据《邵氏谱》记载,邵大亨性格孤傲,平日里,每游览竟日或卧逾时,意有所得便欣然成一器,否则终日无所作,或强为之不能也。从这也可以看出,邵大亨对每一件创器都精益求精,求质不求量,有灵感之时便欣然成器。
邵大亨制壶雕像
邵大亨的壶摒弃了当时极为流行的宫廷繁缛之风,坚持简约朴实,推崇端庄稳重。其作品既有庙宇之上的神圣,又具田间地头的质朴,上得厅堂,入得厨房……
本期暂介绍到这里,下一期请跟随“国藏紫砂”的脚步,继续探寻这位独具魅力紫砂宗师的传世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