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门:茶喝了越来越虚的秘密

粤湘源 9 0



  今天来解说茶为什么喝了越来越虚的秘密,很多茶友咨询,茶为什么喝了越来越虚?这里的问题在于,茶的原料,制作工艺,还有存储等各种原因,而决定茶喝了是否越来越虚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料与制作工艺,这里两个环节占了整体的70%,当然,作为喝茶人来说,按照精确的理论,另外30%没有做对,入口后,其造成的结果也是100%越来越虚,比如没存储好,泡茶的时候卫生情况等等。

新手入门:茶喝了越来越虚的秘密

  作为原料,首先,它需要符合陆羽的鉴别技术,即“无接触”鉴定品质的技术,这门技术,在老中医,老药工的传承中可能还会有,但因为不科学,所以会说不会,只会做个障眼法,象征性摸一下来判断,用来说明自己经验丰富,如果原料不好,要做出养生的茶,工艺水平非常讲究,至于讲究到什么程度,我们需要“看茶做茶”。很多人说,喝茶会越来越虚,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70%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贪便宜,注重性价比。

  关于贪便宜的问题,是老生常谈的人性问题,人们希望东西理想,又想少花钱,这里的问题,可能出在“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快”的观念上,如果风气不改,喝茶越来越虚的现象很正常,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体,因为,没人会帮您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注重性价比,很多人的智商很高,但是没技术支持,于是会去买相关认证的东西,比如包装上印的字,相关产地标识认证,区块链溯源等等,觉得这样省事,买便宜的,符合安全最低标准就可以,至少不会伤身体,关于这点,其实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作为茶,我们都知道要香气高,滋味好的,于是为了成本,我们使用了拼配,这种伤身体的茶,在口腔里,苦涩这么高,化的慢,就成了缺点,然后,行业从绿茶到普洱茶,流行了一句话,不苦不涩不是茶,作为审评,苦涩不化本来就是伤了身体,有问题的茶,您认为苦涩化的慢就不伤身体了?哪里来的性价比?要再往深地说,就要说到分子问题,有兴趣的可以找我私聊,我们用真正的茶来解决真正的问题。

  (2)鉴定技术差。

  很多人以为,有了产地认证标识,通过了审评考试,就可以判断茶叶品质的好坏了,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选择相信他人的证书,职称等,都是可以的,最终入口的,是您自己,还有自己对他人的认可。一般我的要求是,演示“无接触”技术,这样才能说明专业,而且是实时数据,因为,我们就算审评的茶是对的,我们买回去的品牌是“统货”,如果与审评的不符,我们又怎么办呢?因为,大厂生产的茶,每根叶子,每种颗粒,所有审评都是按照抽样,通过品尝来拼配与鉴定的,因此,我们到底打算花什么样的成本,买什么样的茶,这是自己的选择,它将会影响到我们后期,喝茶是否越来越虚的结果。

  由于生物化学转基因改变了茶叶的品质,所以,单纯以茶叶的香气滋味无法辨认,以耐泡度说明茶的品质是否越喝越虚的准确性也只有10%,因此,我们需要学会用中医的理论来判断茶叶的药性,通过茶叶的药性来决定,手上的茶,喝得是否真的越来越虚。

  (3)自以为是,不按规矩。

  关于学茶,我都会一一说明茶的禁忌,比如喝茶前后30分钟或者2小时不要吃肉类,这是非常忌讳的,很多人并不理会,因为广东人这边有吃早茶习惯,都搭着肉类边喝茶的,认为是小题大做,这种做法,其实很耗身体元气,久而久之,很多人会发现,胃功能差了。

  现在的肉类品质,大家心里明白,茶品质好的肯定是解毒的,好的品质,解毒能力强,肉品质差,那么反应会不会剧烈,身体是否能吃得消?品质差的,虽然反应不大,但茶叶与猪肉品质到底是什么样,我们并不清楚,不是么?说不定茶品质差,还会同流合污,对么?这个问题要观察,其实也很简单,看我们长期喝茶后的气色,皮肤,这样我们就能知道,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品质到底是什么样的,不是吗?

  最后,我们来说说现在喝茶越来越虚的情况,大部分是这样的:

  年轻时期喜欢喝生茶,绿茶,新茶,老茶客会说,适口为珍,或者说少喝一点,这其实与唐代的常伯熊晚年劝人少喝茶的结果是一致的。

  当没有学会“无接触”辨认茶品质的时候,喝了一段时间茶,很多人会认同,新茶不能喝,少喝,喝一些半发酵茶,因为半发酵的茶喝了不伤身体。

  等年纪再大一些,喝熟茶,全发酵茶,因为觉得现在的半发酵茶是因为工艺没做到位引起的伤胃,伤身体等等。

  由于喝茶都在乎贪便宜,注重性价比,技术差,还不按规矩,自以为是。那么平时在饮食方面的食材品质,会怎么样呢?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我们会越来越虚,还是认为身体会越来越好呢?

  喝茶,喝的是成分,是药食同源的理论之一,真正的茶,越喝身体越好,而非越来越虚,掌握品质与方法的技术能决定我们的一生,您认为有没有必要学呢?

标签: #品质 #身体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