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很长时间以来,总有人在后台问我:
“村姑,你天天劝别人要用三层包装法存茶,是不是和紫砂罐有仇?”
“告诉大家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也讲讲原因吧。”
唉,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吃过亏。
吃一堑,长一智。
刚入圈那年,身边有个爱喝普洱茶的朋友。
于是,我们前去虚心请教他,问一些存茶的技巧。
还记得当时,朋友教给村姑陈的第一招,就是先去市场上买一个紫砂罐。
容量越大越好,越气派越好,摆在家里客厅或者茶室里,倍有面子。
很傻很天真的我,照做不误。
然而,过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正值南方的梅雨季节。
因为担心茶叶受潮,想着移动到一个比较干燥的地方,避免水汽太多影响白茶。
可打开盖子的瞬间,一股酸味扑面而来。
很显然,这一整罐的白茶,它们存坏了。
当排除了种种可能性后,唯一不合适的操作,让一款好白茶变酸、变味的罪魁祸首,就是紫砂罐。
再加上,之后也有很多茶友来交流存茶经验。
其中,用紫砂罐存白茶的下场,大概率是跑气、受潮,更严重些的还有发霉迹象。
不可否认,白茶和熟普,真真是具备存放价值和升值空间的。
至少多年以来,确实有不少人依靠存茶,闷声发大财。
但是,也要用对方式方法,不至于让白茶变质,枉交学费。
《2》
某天,有位茶友发来一个紫砂罐的图片。
说:“这罐子买回来存白茶怎么样?”
接着还补充道:“我把不同年份的白茶各自密封,都放在这个紫砂罐里,可以吗?”
我大惊失色,连出汤都差点烫到手。
紫砂罐和白茶之间,的确有缘,但却是一段“孽缘”。
剪不断,理还乱。
这一切,还得从紫砂罐的材质说起。
紫砂罐表面上的毛孔粗大,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很容易吸附外界的气味和水分。
用商家的话来说,紫砂罐的透气性好。
用来存放普洱茶,能够很好地消解挥发其中的杂味、异味,还可以使茶叶存放后期得到良好的转化,变得香醇可口。
然而,这一点在白茶身上,没有办法产生积极地影响。
因为白茶的工艺很简朴,主要只有萎凋和干燥两个步骤。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去,并尽可能保留下天然的物质。
国标中也有规定,白茶的含水量,最多不能超过8.5%。
这也意味着,白茶在仓储的过程中,极度排斥水汽,一定要注重干燥。
而紫砂罐虽然看起来精致、高大上,但密封性不尽如人意。
罐子属于硬物,只要是硬物,就必定无法做到严丝合缝。
所以,紫砂罐的罐口与盖子,就算再贴合,也或多或少会留有缝隙。
恰恰是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缝隙,造成一种密封的假象,顺便给了水汽可趁之机。
日积月累下,空气中无处不在的水汽,就会渐渐渗透进去,干扰白茶的陈化,影响其品质。
就连它最引以为傲的透气性,在白茶身上,也毫无用武之地。
人家要的是密封,隔绝空气,而紫砂罐标榜自己透气,岂不是互相矛盾?
所以说,紫砂罐与白茶,注定不合适。
强行组合在一起,也难以发挥出各自的特点。
倒不如各自畅游于江湖,互不影响,互不干涉,两生欢喜。
《3》
到这里,村姑陈可以回答茶友的第一个问题了。
紫砂罐可以用来存放白茶吗?
当然不行。
紫砂罐不密封,即便已经提前把茶叶用铝袋、塑料袋扎紧,也很难保证不会受潮。
尤其是南方地区,空气湿度大,更要注重密封和干燥。
放在紫砂罐里储存,无疑是将白茶置于危险之地。
仿佛一颗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就会变质发霉。
而茶友的第二个问题是,不同年份的白茶,各自密封以后,可以存放同一个紫砂罐里吗?
当然也是不行的。
除了涉及到紫砂罐这个“雷区”以外,还有另一个误解。
有些茶友为了节省空间,选择把不同年份,或是不同品类的白茶整合归纳到同一个容器里。
心里想着,反正都是白茶,都是同类,放在一起没问题。
拥有这种认知的茶客,不在少数。
殊不知,这是一种非常马虎的存茶方式。
要知道,就算是同一品类的白茶,不同的年份,香气口感滋味也是不同的。
将来,也会陈化出不同的内含物质。
就更别说不同的品类,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不同的采摘季节,春白茶和秋白茶;不同的种植方式,荒野茶和台地茶……
贸然存放在一起,很容易发生串味的现象。
即便是把它们各自用铝袋扎紧,外面再套上一个塑料袋,已经隔绝了大部分外界的干扰。
然而,还是不够稳妥。
最好的办法,还是分门别类,让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独立的、互不相干的小空间。
能保证独自陈化出属于自己的香气和滋味,而不会串味,影响原本纯正的风味。
《4》
如何正确储存白茶?
这些年来,不管是村姑陈自己,还是老茶客们,都踩过不少存茶的坑。
用过了无数的茶叶罐子,紫砂罐、粗陶罐、铁罐、锡罐、玻璃瓶、木箱、塑料箱……
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最原始的方法——三层包装法。
如果说前面列举的这些容器,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那么,三层包装法就是除了外貌,其它方面不可挑剔。
论长相,三层包装法确实其貌不扬。
浅棕色的纸箱,上面印着“福鼎白茶”四个大字,再加上简单的图案,四四方方。
看起来,的确不如那些漂亮大方的罐子、箱子,来得赏心悦目。
也正是因为这样,三层包装法被许多“外貌协会”的茶友,弃如敝屣。
甚至某些人还说,三层包装法土到掉渣,拉低白茶的档次。
其实,还真不是。
真正懂茶的人,从来不局限于只看外表。
他们深知,存白茶,密封、干燥是关键。
只有三层包装法,才能一层一层保护着白茶,做它最坚实的臂膀,阻挡外界的水汽、异味、高温等干扰。
恰恰是土不拉几的纸箱,最能承担得起这样的责任。
而紫砂罐,外强中干,浑身都是毛孔。
就像一座茅草屋,四处通风,还会漏雨,随时让白茶处于潮湿当中,有变质的隐患。
故而,想要存出好白茶,保持三层包装法才是长久之道。
若非得做些什么改变,修整纸箱的外观,茶友们大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DIY贴纸。
除此之外,存茶的环境要保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
温度在25℃左右为最佳,湿度控制在45%以下。
只有这些因素都做到最好,才可以让一款白茶,未来成为真正优质的老白茶。
《5》
村姑陈又何尝不知,纸箱是不好看的。
又何尝不想,把美观和实用做到统一,而不让各位茶友如此纠结。
可是,这么多年来,还是没有什么能替代三层包装法。
最大的努力,就只能是在不改变原有储存功能的情况下,让箱子变得更招人喜欢。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更愿意收藏它们。
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虽然没办法做到完美,那就尽量往“美”的方向更靠近一些。
同时,也请大家多多善待纸箱。
它们自从出生起,就承担着保护白茶的重责,却忘记了怎么漂亮。
能存出好白茶,就算是尽职尽责,穷尽所能了。
夏天存白茶,别管散茶、饼茶、新茶、老茶,这么存就对了
参照茶叶店的存茶做法,能把茶存好?一次性披露三种错误存茶方法
听说存老白茶,普洱茶,南方存茶转化快,北方存茶品质好?
散茶、饼茶、春茶、秋茶,不同的白茶该怎么存,晒晒我的存茶方法
绿茶冷冻,红茶冷藏,岩茶、白茶、普洱常温保存?这么存茶就废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