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经典——菊钮具轮珠,周季山

粤湘源 11 0



  在洪武二十四年“罢造龙团”以后,前代流行的茶器主角如碾、磨、罗、筅、汤瓶、茶盏之类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茶壶,茶炉、茶瓯、茶承等;初,茶壶以白瓷为主,后出现砂壶,各地皆有之,至明代中后期,宜兴紫砂壶出现,砂壶以宜兴紫砂最为有名。

明式经典——菊钮具轮珠,周季山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到“茶壶以砂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明末清初大玩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更近一步提到,“ 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各种砂壶之精者莫过于宜兴紫砂壶。

  明代的紫砂壶,流行小壶,明人冯可宾在《茶笺》里写到:“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小壶聚香且茶汤一冲而就。

  关于壶的形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提到:“凡制茗壶,其嘴务直,购者亦然,一曲便可忧,再曲则称弃物矣”(读《闲情偶寄》至此不禁哑然,李渔看到曲壶嘴的嫌弃画面感扑面而来),因为明人喝散茶,茶有渣,嘴曲则易堵,“斟之不出,大觉闷人”,且用小壶用的就是“只有一时,一就而出”,茶汤“不早不迟”,曲壶嘴慢慢吞吞使人作急,直壶嘴更满足这个要求。

  小壶,直嘴,一冲而就,满足有明代风骨饮茶要求的茶壶器型,莫过于直流炮口圆腹的巨轮珠(具轮珠)款式。

  具轮珠,亦称“巨轮珠壶”,形制来源于古老的灌溉具车,人工蹬踏使挂有水斗的具轮旋转,导河水入渠,明末已定型。后人因南北朝祖冲之有“千里船”问世,以巨轮推进船只,可日行百里;又有“三宝太监”下西洋,巨轮滚滚,而附会称“巨轮珠”。

  明 周季山 天茶星菊钮具轮注 落槌价:RMB 5,800,000元

  此款具轮是目前流传下来较早的一把具轮壶。壶底钤「周」字篆书圆形小章,下钤「季山」两字篆书方章。此壶扁身,腹似石鼓。菊形钮,短直嘴,柱形把方圈式,以明接处理。大平底,内敛,口部有一圆钱,大口压盖,上有弦纹三条,富节奏感。

  壶胎材质为紫砂天星泥。天星泥,细研究其颗粒组成,结合残器和标本,应为现在俗称「乌泥」中的一种属甲泥类夹生矿,根据窑温和窑烧的不同,呈现「鳝鱼黄」和「蟹壳青」等不同色泽,但由于乌泥含砂成分高,泥性较弱,粘合力差,很难塑形,成品率极低,非一般工手可以驾驭,故所见之传世之作和残器皆为一流精品。

  此壶全器形简妙,砂粒似天际繁星密布全壶,其趣无穷。因为难烧制所以过去传世的天星泥壶很少,目前可查证到的天星泥紫砂壶即为本品,周季山为晚明制壶高手,然季山壶传世作品极罕,此作可为传世之孤品。本品又名「菊钮巨轮壶」。而本品因形似石鼓,亦称石鼓壶。

  周季山,明代天启、崇祯间宜兴制壶高手。善制茶具、雅玩等,式样新颖,有独到之处。《阳羡茗壶系·别传》:“周季山,善仿徐有泉、沈君用。”季山壶,世级罕见。

标签: #巨轮 #茶壶 #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