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界!传说中的“88青饼”普洱茶?

粤湘源 14 0



  关于“88青饼”的来历,茶界一直争论不休。有说是1988年到1991年间的7542七子饼,也有说只是1989年某一个批次的7542。也因为如此,市场也极为混乱。

普洱界!传说中的“88青饼”普洱茶?

  88青来源

  所谓的88青,是指勐海茶厂生产的茶号名为7542的七子饼。当时,普洱茶没有生茶这个分类,现在所谓的生茶当时都叫青砖、青饼、青茶。88,是广东话谐音“发发”之意。

  具体生产时间不详,大约是省茶司1990年-1992左右订购生产的一批茶。

  我曾经与原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邹家驹先生在一次聊天中谈到过“88青”,邹家驹介绍,1980年代云南省茶司普洱茶畅销香港、日本、法国、德国四地,在这些区域的广告也做得很成功。于是,有香港茶商提出能否恢复历史上的做法,供应一批自然发酵的普洱茶。但是,由于香港的地价高昂,茶商们又都不愿意大规模存放。

  信息反馈到省茶司,时任云南“省茶司”总经理的邹家驹就以几分钱一平方的价格,租下了昆明全市所有的防空洞做实验,放了一批7542青饼。当时的媒体还作为“军转民用”的典型大肆宣传了一番,这在1990年代初期也算是改革开放的一件大事。

  但是,试验并不成功,因为在昆明存放,温度提不起来,湿度也不够,茶叶的转化相当慢。大约在1992年-1993年期间,这批茶叶还是强行用买普洱茶(熟茶)搭售青饼的办法,全部强行卖给了香港茶商。

  88青和港九茶叶商会的关系

  香港商人拿到货后,由于存放年限不够,青饼又苦又涩,滋味浓烈,市场并不认可。茶商们拿着青饼没有办法消化,只好找香港港九茶叶商会出面来协调。由于都是商会的商家,商会没有理由推托。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港九茶叶商会这个组织,香港茶叶商会沿用我们建国前商会的体系。香港是大社会小政府的组织体系,所以,商会充当了相当一部分行政管理的功能。香港茶商分为头盘商、二盘商、零售商。头盘商即进口商,专营进口。二盘商即批发商,主要供应饮食业所需,是销售的主力。零售商包含百货店及杂货铺。传统的茶商都有数十年以上的历史,由于茶行业专业性强,行外人极少涉入。

  当然,计划经济时期甚至到茶叶政策开放初期,中资德信行充当了云南茶叶进入香港后管理分配的职责,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在此按下不表。

  曾经有香港老茶人撰文回忆到,要进入香港的茶行学习茶叶,必须经过三年以上严格的学徒生涯,而后,才能取得由茶叶商会颁发经纪人证书,才可能有资格经营茶叶。经纪人并没有工资,仅靠中介费用,但是,只要取得经纪人证书,茶行中人都会把生意交给他,并且,凭中介提成就可以养活一家老小了。由此可以窥见茶叶商会组织严密之一斑。

  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普洱茶潮起潮落这么多年,我们几乎听不到有香港茶叶商会人士的参与,都说老茶来源于香港,而这些正宗销售茶叶的人却又毫不参与,这是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呢?当然,现在的商会发展就不是很清楚了。

  我在同一些香港茶人接触中感受到,要讲温良谦然、礼义廉耻,香港茶人要比我们传统得多,也没有人要求刻意造名,甚至反而刻意低调。

  香港茶商们拿到茶叶后,既没有办法销售,同时,还积压在仓库,需要支付仓储费用。大家没办法,就把茶叶都拿出来让商会出面销售。商会内当时经营中国茶叶的大约有150多家,内部肯定是没有人消化的,所以,只有找商会外面的人销售。

  这时候,港九茶叶商会的人就找到了一个非茶叶商会成员的茶商,以低价卖了一部分。可以预料的是,这个商人是接了个烫手的山芋砸在了手上。连控制香港茶叶市场的人茶叶商会的商家都无法脱手的东西,一个香港的茶叶边缘人又如何销售。

  但是,事情在2003年之后发生了转机。

  2000年开始,普洱茶在内地市场开始预热。到了2003年,内地市场已经是蠢蠢欲动。但是,对于局外人而言,普洱茶仍然只是香港茶楼的一种普通饮品。只有先期预热内地市场的人清楚,内地的市场已经开始升温,而并非一般香港茶人理解的台湾那个小圈子的普洱茶市场。

  苦守10年的88青东主突然迎来了几个大买主,开价也远远超过当初的收购价,货就一次性被提空。等东主反映过来,茶叶在自己的手上已所剩无几。

  通过市场的运作,原本“1988年的青饼”被简洁成“88青饼”,“88青”开始正式登场。

  年份说和88青

  2004年至2005年,勐海茶厂、云南普洱茶集团相继易主。资本的介入,让普洱茶的市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整个市场开始欣欣向荣。

  随着市场的升温,短短一两年时间,88青的品牌效应开始升温,并且开始发生变异。

  88青,刻意强调88年这个数字,让行内一直流行的年份说得以巩固。这让普洱行内现在判断88青的好坏的标准,首先问年份,再辩包装辩茶饼外观。

  老茶行业的规矩是不开汤,凭卖家经验、眼力买茶。这实质是老茶行业最大的罩门。

  老茶年份的鉴定,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标准。原因在于同样的茶叶,存放的环境不同,变化完全不同,带来的结果也完全不同。

  当然,年份有一定的参照作用。

  实质上,云南省茶司早在1980年代初期就与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有过类似的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普洱茶发酵结束后,是一个缓慢的酯化后熟过程,逐渐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陈香风格,其陈香随后期酯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存放时间越长的普洱茶,其陈香风格越浓厚,质量也越高。”(引自《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

  由此可见,越陈越香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但是,存放的茶叶统一,存放的时间统一,存放的环境统一,那么,“年份”才可能有参照的价值。

  长期经营普洱茶的客商实质上清楚,茶叶的转化,环境的影响大过于时间。

  但是,市场的升温,利益的驱动,让人很难有理性的认识。

  在“年份茶”这一光辉的理论照耀下,于是,今后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的茶品,只要转化得当,都可以得益于“88青”这个金字招牌。

  2008年,我就在昆明某茶商的仓库看到满仓库的88青。该茶商2002年涉足普洱、2007年建厂,显然没有机会接触到省茶司那批茶。之所以能“制作”一仓库的88青,关键还是在于年份说那一套理论的成立,以及围绕年份说而建立的辩包装、看外观的老茶学说的成功。

  大师效应和88青

  同时,在年份茶理论的指导下,另一套理论开始成形,那就是今天普洱行内流行的“大师品牌”套路出现。

  老茶行业的规矩,不开汤,不拆封。

  购茶者凭“年份说”建立的那一套理论,看包装,辩外观、比陈旧、寻来源。老茶行规,凭个人眼力,生死各安天命。

  正是这一套规矩,让大师套路得以通吃。

  实际上用外观考证发去鉴别“88青饼”,根本无法从纸张厚薄、油墨色泽去区分。我在一次同原勐海茶厂茶厂邹炳良先生的谈话中,邹先生说:“以前茶厂的包装比较随意,包装厂拉来什么纸,就包装什么纸。”

  正是由于老茶年份鉴定的不确定性,所以,行内对于老茶的销售,“人脉”是关键。也就是说,卖老茶首先是信任销售的那个人,产品信任反倒占了其次。

  于是,编书、伪造茶史、伪托茶史名人话语、在境外成立各种协会、自封大师等等所谓的茶文化在普洱茶行业搞得似乎是欣欣向荣,目的都是在经营“大师品牌”。关键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一套厚黑经营哲学的吃香,在云南本地得到极大的呼应。

  卖老茶的,凭个人造名,形成所谓的“大师品牌”效应卖茶。一款明明是1970年代生产的普洱青饼,套个敬昌号的包装,就成了1940年代的老茶。只要卖家是所谓的“大师”,茶品就可以是天价出售。

  干仓和88青的关系

  随着年份说,大师套路的建立,干仓说也顺势光大。

  88青的体系的建立,与刻意强调的干仓理论是分不开的。

  干仓理论的介入,表面看“干仓茶表面油光,茶底干净”,这都是为消费者好。但是,事实不是是如此呢?

  问题在于,到底有没有干仓这种仓呢?

  按照台湾出版的茶书介绍,仓储环境的湿度大于80%就是湿仓,反之,就是干仓。事实上,粤港台三地的春夏秋三季的湿度都大于80%,也就是说,粤港台三地就是天然的“大湿仓”。往前倒退50年、100年,那个时代没有抽湿机,那些台湾茶书上介绍的100年干仓老茶又是如何造出来的呢?

  这个所谓的88青饼的“干仓”又到底是什么“仓”呢?

  香港茶商的茶叶都放在“公仓”,所谓的公仓,其实就是公共仓库的意思,是一种专业提供仓储的地方。香港是一个转口贸易发达的地方,所以,物流行业相当发达,这样的仓库与内地的物流仓储也没有任何区别,这样的仓储也套不上任何“干仓”的概念,按照干湿仓理论,反而应该说他是“大湿仓”。我常常想,有时候制作干湿仓理论的人往往是自入囚牢,自己钻入自己设立的陷阱里面去。

  “公仓”对应的就是“私仓”,我在《普洱茶营销》一书中有专文介绍公仓、私仓的概念,在此不再赘述。

  2008年4月我到版纳、普洱走访市场,同思茅和勐海两地的众多茶厂及茶商有过交流。在思茅是由普洱市技术监督局的魏刚局长接待,在勐海是县茶办的于文平主任接待。由于当地政府的出面,茶厂的老板们都说实话,厂里面车间、仓库也随便参观。当时的目的是由于普洱茶极度低迷,看看我能不能帮着出出主意。主意倒是没有出得到,但是,我留心看了看众多厂家商家的仓库,既没有看到所谓的“干仓”,也没有看到所谓的“湿仓”。

  2010年7月,我陪云南普洱茶集团的郑炳基董事长去看广州、东莞的市场,一路有普洱茶的超级大商家陪同,我看了看他们的仓库,也同样没有发现所谓的“干仓”、“湿仓”。

  但是,市场的反应却是实实在在的,88青的推广就是靠刻意强调的“干仓存放88青饼”的概念。

  那么,干仓到底是什么呢?

  有人说干仓是干净通风的仓。这显然是不符合当初制作干仓理论的言论,也完全没有道理,普洱茶的转化,一定温度、一定湿度的介入是必然的。现在昆明市场上存放10年的茶饼非常多,开汤出来,第一汤色几乎无变化,第二,普洱老茶要求的“滑感”全无。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干仓说的失败。

  但是,市场就这样硬生生把“干仓”这个概念确立了。

  有一次,我同一个研究茶叶的副教授喝茶,他冲口而出:“干仓茶好”,这让我万分惊讶,一个茶学教授居然把民间的不确定的一个概念,作为审评茶叶好坏的标准?如果是一个茶商,我觉得不奇怪,茶商总要跟着市场走,但是,一个带研究生的专家也如此评茶?看来,干仓、湿仓的理论的确是深入人心。

  有一次同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的陈正荣秘书长喝茶时,也聊到同样的话题。我说了一件事。2010年4月我到北京开一个茶叶会议,会后有个业界权威约我去一家新开的名为普洱老茶博物馆的茶庄喝茶,我进去就发现茶庄打着堆头在卖号称1970年代的7542茶饼,2300元一片。仔细查看干茶样,发现大部分都已经碳化。闻着有强烈的刺鼻霉味,冲泡后叶底发粘稀烂,明显是刻意高温高湿,快速做仓做出来的产品。在普洱茶所谓的市场标准里,年份模糊,仓储的概念又模糊,这自然让人有机可趁。

  市场大谈各种虚虚实实的仓储理论,却忽略茶叶、茶汤本身的品质,这实在就是本末倒置。

  我解释到刻意的高温高湿,那是做假,而市场对于干仓湿仓的理解是作为仓储的加工工艺,甚至是仓储标准,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仓储的终极要求必然是——品质需求,而绝不是用毫不靠谱的所谓“干仓、湿仓”来界定普洱茶的好坏。

  制造出干仓理论的目的很简单,大家都说老茶来源于香港,那么,香港都是“大湿仓”了,别的茶商就都是湿仓茶,只剩我独家销售“干仓茶”。

  在各种各样概念横飞的时代,大家都抬出了各自的理论,干仓、湿仓、入仓、未入仓、大马仓、肇庆仓、北美仓。在各种貌似合理的仓储理论下,掩盖的就是各家要主推的茶品。

  而从没有人思考过这一套理论包裹的是什么东西。

  邹家驹在《姚记存茶》一文曾经提到过姚姓茶商存茶的情况:“姚老头在香港有十多个存茶地点,他或租或买,全部是大楼的地层。仓里各类新老茶叶混杂堆放,从地到顶,见缝插针,堆得满满的,只有屁股大个地方周转。库房里没有圣书上说的缸罐器皿,没有空调更没有除湿机,一切依自然而自然。”

  当然,随着普洱茶的流行,仓储加工技术越来越受到茶界的重视,现在的仓储水平与原有的仓储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本文的目的是介绍88青当时的情况及市场发展的概况,关于仓储的发展,我会在以后的文字中慢慢道来。

标签: #茶叶 #香港 #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