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诸葛孔明南征孟获,直至西双版纳安营扎寨。
离开时,软硬兼施,先插手杖发芽而为茶树,以济化万民;后又留铜锣于攸乐,置铜(莽)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撒,因而名之,是为古六大茶山。
随着普洱茶的发展,一部分古茶山被遗忘在历史进程中,当然也有一部分新的茶山,逐渐兴起,走向市场。
倚邦茶以小叶种为主,据说明末清初,由四川人传入,有傣族、彝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
倚邦茶既保留了小叶种传统的香甜柔和,又增加了云南茶区的山野气韵。
干茶条索挺拔有力,色泽墨绿间褐红色,白毫显露。冲泡后,茶汤呈淡黄色,通透清澈,但是不够明亮。香气悠长,滋味醇厚,水路活泼。
适合馈赠给资深茶友。
古蛮砖茶山在今天叫做“曼庄”,在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倚邦、革登、莽枝四座古茶山包围之中,东边是易武古茶山,北边是倚邦古茶山,西北边是革登古茶山,西边是莽枝古茶山,相距都不是很远。
由于没有明显的过量采摘,蛮砖山的茶至今都品质上佳,产量也不错。蛮砖成名在易武茶之前,至今都备受重视。
蛮砖茶条索肥壮,但不张扬,色泽黄绿间杂,茶梗的柔嫩度好。冲泡后,茶汤柔润,香幽而沉稳,略带有淡淡的梅子香,涩味较轻,口感顺滑,有胶质感,回甘缓慢而韵长。
蛮砖茶最大的特点是茶汤金黄透亮,比一般的普洱茶颜色要深,但是非常通透。
适合馈赠给对茶叶有一定鉴赏能力的茶友。
“革登”是布朗语,意思是“很高的地方”。
革登茶山在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对外出产的茶品系列不多,产量也不大,但因离孔明山最近,并且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树,因而在六大茶山中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深厚的影响。
革登茶条索并不特别肥厚,呈现了更多中小叶种茶树的特点,可是依然具有沉静寂寞之美。
茶汤颜色通透黄亮,带着淡而清香的味道,仿佛初绽的新莲。叶底柔嫩,偶见杀青的焦斑和前发酵的红边。
适宜馈赠给口味比较清淡的茶友。
景迈山的古茶园面积,在六大茶山中属于最大的。
景迈山的千年古茶园,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是世界茶文化的根源所在,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
景迈茶干茶条索柔美,色泽黄绿发乌,带有十分明显的兰香。冲泡后,汤色淡黄清亮,香气阴柔、持久,滋味醇和。入口后甜味来得很快,而且持久。杯底香强且持久,十多泡后仍能闻到香气。
适合馈赠给资深茶友和女性茶客。
南糯山是西双版纳有名的茶叶产地,生长有一棵树龄超过800年的栽培型茶树王。南糯山是人工种植茶树的源头,也是现代普洱茶的发祥地。
南糯山茶属于乔木大叶种,干茶色泽偏深,条索紧结。冲泡后,汤色黄浓,鲜亮剔透。入口后滋味醇和,回甘绵长,口腔留香明显。南糯山茶各方面都比较平衡,香气显但说不上高扬,带花果香。
适合馈赠给女性茶友。
班章茶历来被尊称为普洱茶中的“王者”。但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班章,一般指“老班章”。
有老班章,对应就有新班章。新、老班章其实不是茶新或老,而是一个地理位置的划分,它们隔着两个山头。
老班章在布朗山乡政府北面,是哈尼族的村寨,有4490亩古茶园;新班章距离老班章7公里左右,也是哈尼族村寨,但它是村民从老寨子里迁出后新建立的,海拔约1600米,有1380亩古茶园。两个寨子合起来,共有5870亩的古茶园。
一般来讲,我们认为老班章的茶质要优于新班章的茶质,但其实两者差别不是很大,平时我们也不大喝得出来。
班章茶条索粗壮,冲泡后,茶气很强,霸道刚烈,口感十分饱满,味道分布均匀,茶汤色泽油亮浓厚。叶底肥壮,柔韧厚实,毫毛明显。
适合馈赠给商务伙伴或者口味较重的老茶客。
云南作为普洱茶的发祥地,山头、茶园远远不止以上几座,受树种、海拔、土壤等因素影响,所产的茶口味也有所区别。要想真正领略这些山头的茶香,还得亲身去体验一番才能得其真味。
人对茶,好似高处观水,矮处看山。而茶对人,显得不高不矮,但却时远时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