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老茶就一定值钱吗?

粤湘源 11 0



  老

普洱老茶就一定值钱吗?

  茶

  市面上的天价普洱茶越来越多,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普洱老茶的魅力。于是就有很多茶客开始跟风喝老茶,茶客跟风不要紧,要紧的是茶商开始跟风了。于是市面上一夜之间就冒出了很多解放前后的老茶、文革砖、76年的老班章、72年的熟茶、布朗山的冰岛老茶等等。行内人一看标题就知道有问题,而且清楚地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这些标题就是故意犯一些低级的错误,意思很明显:懂行的请绕行,不要阻挡我割韭菜。

  于是,市面上各种老茶盛行,老茶的暴利催生出一个特有的行业:茶叶仿古。仿古又叫做旧,这个本来是古董行业的名词,现在被茶界借用了,其实就是新茶做旧。古玩仿古,河南人是祖师爷,河南有很多仿古企业,人家是光明正大的做旧,产值上亿的不在少数。但茶叶做旧往往是偷天换日,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今年上海警方破获的茶叶做假案,涉嫌茶叶价值18亿,让消费者瞠目结舌,背后的产业链以及受害客户群巨大。

  老茶就值钱只是部分消费者一厢情愿的误解。市面上值钱的老茶一般都有三大标准:优质的原料,过硬的工艺和完美的储藏。符合这三个条件的老茶少之又少,而且早就被识货的行家囤积居奇。比如88青、大白菜、红印、蓝印、号级茶等,现在都是数十万到数百万一饼。就如同多年前有个同行跟我开玩笑说:“如果我卖给你300元一饼的号级茶,你还要来问我是不是真的,那是你的智商有问题,不是我的茶有问题。”话都说这么明白了,还是有无数的消费者认为自己很幸运,在不断的捡到漏,这就如同没有学过医的人想把华佗的脉挣钱,这哪行呢?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买到物有所值的产品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如果顾客都占便宜了,商家务必要亏,那商家如何生存,商家都倒闭了,对消费者也没有好处。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2007年左右普洱茶行业市场泡沫破灭时留下的台地茶,数量大的惊人。当时普洱茶玩击鼓传花的人很多砸在手里,当初上百元一饼的茶叶,现在不但没有涨价,某宝上十几元一饼卖出来的比比皆是。也就是说存了十几年的茶叶,不但没有涨价,反而接近报废了。这个像不像炒股,本以为买了绩优股,结果一路跌成ST,股票ST还有翻身的机会,但是茶叶ST就不会有翻身的机会了。这些茶当初本来就是市场泡沫巨大下的产物,原料非常差,工艺不讲究,更不会有人去精心存放了,所以不值钱是必然。但是,还是有聪明的商家拿出来换个崭新的包装,摇身一变成为十几年的名山古树茶,比如老班章、冰岛、薄荷塘等。十几年前的包装和生产日期,新的油墨味还在,同样有消费者相信,并且喝得悠然自得,豪迈高雅。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聪明的商家把心里暗示做到了极致。为了把普通茶叶卖出更高的价格,一般都要把自己包装成非常权威的大师,而且都要跟某某领导扯上一些暧昧的关系。张口就敢说某市长是我朋友,经常一起吃饭。无非不过是要把自己塑造为有想象空间的神秘人物,背后有权威作为背书,茶叶就更贵更好的逻辑。但跟权威有关系就等于茶叶好的逻辑是非常明显的错误逻辑,也是中国人最容易忽视的点。相信做茶的朋友都会遇到这样一种客人:偶然得到一位官场权威领导给的茶叶,可能领导只是随手给了一个伴手礼,送礼的和接收人都不懂茶。但是这位客人兴高采烈地拿着这饼来找你鉴定并分享,如果是一饼几十元的普通茶,你瞬间陷入无限尴尬的境地,如果说实话,客人不但不会相信,很有可能深深地得罪了他,如果说假话,又显得自己非常不专业,并且违背良心和价值观。无论说真话还是说假话,结局都不会好,想不说话,客人更不会放过你。这就是中国人的一些思维盲点,把某方面权威的人等同于万能。就如同钟爷爷是权威医生,那很多人就会把他喝的茶,穿的衣服想象成最好的,其实,他们这样的专家哪有多余的时间研究专业以外的事情呢?

  因此,老茶新茶的逻辑都一样,必须自己要学会品。茶叶行业的进步一定是有更多的发烧友学会品茶,倒逼商家进步。就如同唐宋,有一大堆会喝茶的高人,比如卢仝、白居易、苏东坡、宋徽宗、欧阳修等。尤其是白居易,自称别茶人,意思是一个随身带茶并能分别茶叶好坏的人。有这样的茶客商家还敢随便忽悠吗?这里随便把茶叶无好坏,适口为珍的谎言识破了,无好坏哪还分什么等级和价差呢?连白居易都不相信。说自己真爱某件事情又没有花过时间研究也是自欺欺人,不懂就是不懂,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喜欢就学。把自己活简单了,上升和进步的空间就大了。

  相信讲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好的普洱老茶跟时间有关系,但时间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不是全部。好的老茶一定贵,贵的老茶不一定好。

标签: #茶叶 #老茶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