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汤冷后絮状物(普洱茶絮状悬浮物)

粤湘源 10 0



  什么是冷后浑?

普洱茶汤冷后絮状物(普洱茶絮状悬浮物)

  在冲泡一杯品质好的红茶时,将茶汤放置待凉,茶汤就会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浊现象——这种现象,即被称为“冷后浑”。

  冷后浑是如何产生的?

  茶叶中有许多种成分,其中有一类在化学结构上有共同之处,统称为茶多酚,现在已经识别出了有几十种。

  在未经加工的茶叶中,茶多酚大多数以儿茶素的形态存在。红茶制作中要进行充分的氧化,许多儿茶素会转化成茶黄素。

  茶黄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

  在高温下,它还能好好地呆在茶汤中。当温度降低,它们就开始扎堆。温度越低,扎的堆就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大致相当于牛奶中的乳滴大小,看起来就是茶汤变浑浊了。

  红茶“冷后浑”现象的产生,与红茶中的茶黄素等成分密切相关,茶中的茶黄素等成分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出现冷后浑。茶黄素是红茶最关键的标志成分——冷后浑意味着它的含量足够高,“冷后浑是好茶的标志”之说,也就主要是这个原因。

  茶中还有一种成分是咖啡因,而且,咖啡因非常喜欢茶黄素。

  而茶黄素与咖啡因的络合产物溶解度更低,更容易扎堆变大,更容易导致冷后浑的出现。但出现冷后浑的主导因素,还是茶黄素。

  “冷后浑”在晒青毛茶的茶汤中也会出现。初时(热汤)呈“翠绿而微黄”或“绿中微黄”的颜色,冷却后,茶汤出现“绿里透黄,黄里泛白”的“变混”现象,又称为“乳凝”现象。“冷后浑”、“乳凝”现象是普洱茶的品质表现,它是茶汤内含物浓缩成的“络和物”。

  需要申明的是:“冷后浑”原是优质红茶的汤色评语,指“红茶汤浓,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汤现象。”但是,冷后变浑的现象,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上常有表现,这并非是茶有问题的标准。

  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俗称“冷后浑”,

  茶友们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茶乳酪;其物质基础是茶黄素、茶红素与咖啡碱的络合物。这种络合物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高低而变化,温度高时溶解,温度低时(40摄氏度以下)呈乳凝沉淀状态。

  冷后浑的程度、色泽往往与茶的品质有很高的相关性。是否产生冷后浑及冷后浑的颜色如何主要决定于茶黄素的含量,茶黄素含量低的茶不容易产生冷后浑。一般的红茶茶汤中产生得较多,普洱生茶茶汤亦会产生,它的出现正是优良普洱茶的标志。

  补充一点:是不是冷后浑,可以把有乳凝沉淀状态的茶汤,稍加热,茶汤应该恢复清亮如初。

标签: #茶汤 #现象 #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