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独特的审美价值

粤湘源 11 0



  普洱茶跟其它茶类相比有何独特的审美价值, 也就是它跟其它茶类相比到底有何不同。人与猪的基因有95%是相同的,那95%我们暂且不谈,我们要找出那5%是什么。从理性的高度去认识普洱茶,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观察和思考茶产业的未来,让我们在未来的竞争格局当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世界上有很多茶,国外有印度茶,印度尼西亚茶,我们中国有云南茶和非云南茶等等,各个茶类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

普洱茶独特的审美价值

  有一种说法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19世纪是咖啡的世纪,20世纪是可乐的世纪,21世纪是茶的世。现在我们正处于21世纪开端,从茶饮料的普及、国民身体强健的目标以及东方文化的复兴来说,若能将可口可乐等快餐饮料取代,是我们茶人的一个心愿。因此,为了应对未来竞争当中的方方面面,我们需要好好地思考普洱茶到底有什么好处。

  有三个时间点对于我们发掘普洱茶的益处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一定要清楚其地位和作用:第一个时间是1840年:1840年是我们整个中华文明开始进入衰落的一个标志性的年代,鸦片战争爆发,更准确的说法是茶叶战争,也就是茶叶和鸦片贸易之间的一个斗争。最后我们全盘输了,也预示着我们中国的茶文化衰落了。

  第二个时间是1984年:1984年标志着我们中国的茶产业和茶文化开启了复兴之路。这一年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年, 在联合国的世界粮农组织大会上我们宣布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8亿吨,有了这8亿吨中国人就能吃饱肚子了。”衣食足而知礼仪”, 填饱了肚子我们便能谈茶和茶文化。所以我把1984年当做我们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复兴的一个年份,当然这只是一个宏观的概念。

  第三个时间清楚到月和日,2002年的11月16日在广东广州茶博会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普洱茶在茶王的评比当中脱颖而出成为茶王。2001年的茶王铁观音,100克拍卖了12万元人民币,而2002年11月16日这一天选出的普洱茶,在随后举行的拍卖会上以16.8万的竞拍价格远超上一年。我认为这个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标志着普洱茶的复兴。

  从2002年至今已有18年之久,我们看到一个现象:无论在中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大城市还是小地方,无论哪个社会阶层,大量品饮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以北方的茶城为例,10多年前铁观音满天下,红茶不多绿茶多,而普洱茶居于异域之地却不太盛行。现如今普洱茶随处可见。普洱茶到底是以什么样独特的东西让我们整个中国社会、整个消费阶层如此之快地接受了它?

  有些说法固然不一定准确,但却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广东的一些茶友极度热爱普洱茶,在他们之间流传一种说法:五岳归来不看山,点过普洱不看茶。另有一些喜欢普洱茶的人以文学作品称赞普洱茶:喝茶喝到普洱为止,无法想象还有什么比普洱更好的茶。几年前,对普洱茶著书立说也是普遍现象。其中就有科学普洱、人文普洱以及艺术普洱。为普洱茶的性质冠以科学、艺术和人文三个前缀并独立成书,这是其它茶类从未有过的先例。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普洱茶跟其他茶相比, 那5%的基因到底是什么?在此过程中会,我遇到了两位老茶人,一位是王树文先生,另一位是农业大学的著名老师邵宛芳女先生。王树文先生总结了普洱茶的“六奇”:产地奇、品种奇、原料奇、形状奇、品质奇、饮用奇。邵老师提出了普洱茶的“五特”:产地独特、原料独特、加工独特、保健独特、品质独特。两位老师的总结都很好,但是“六奇”“五特”是否就是那5%的基因呢?

  产地奇,肯定是称赞云南的地理环境好,高山大川、大河奔流,海拔与土壤都适合茶树的生长。世界上有一个产茶的国家叫做斯里兰卡(旧称锡兰),像一颗钻石镶嵌在印度洋上,被人称为印度洋上的眼泪。斯里兰卡人说,他们的产地更奇特,其实这种说法也合理。

  再说品种奇,我们云南的大叶种品种奇,那正山小种就不奇吗?曾经印度人一度认为阿萨姆品种很奇特,直至18世纪末坚持称印度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

  原料奇,无论白茶还是绿茶,对其原料也非常注重。从武夷山的大红袍茶王树到龙井的18棵御茶树,无一不是奇特的原料。

  品质奇,这里主要指越陈越香的品质。其实,很多发酵食品都具备这样的特点。不止黑茶讲究越陈越香,白茶更是有一种说法:头年是茶,三年是药,七年成宝。假如白茶能像普洱茶那样放上100多年,也许变成兵马俑,不,应该说是茶马俑。

  饮用奇,诚然,普洱茶冲泡的方式五彩斑斓,世界其他国家也同样有各色各样的饮茶方式,马来西亚人喜爱喝拉茶,斯里兰卡热衷在茶里加奶,印度人爱边喝边吃咖喱。

  因此,普洱茶的“六奇”虽然从六个方面展现了普洱茶的某些特点,但未能从本质上体现其不同与其他茶类之处。用通俗的话说,人不能自大,因为我们和猪具有95%的相同基因。

  邵老师提出的普洱茶的“五特”与“六奇”有三项是重合的,产地独特与产地奇,原料独特与原料奇,品质独特跟品质奇。在此不做累述。从“加工独特”这一点来说,它只是一个外在方法,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地发明独特的加工工艺。最后再来探讨“保健独特”,茶的功效很多是相似的,因此,这也并非是其根本区别。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六奇”“五特”总结得很好,但依然没有准确的概括出普洱茶与其它茶类的本质区别。多年以来,我对其它茶类也有所了解,但研究最多的还是普洱茶。在此,我想从三个角度归纳普洱茶独特的审美价值,虽然不敢说此提法绝对准确,但我希望能通过另一种思考角度,为大家提供参考。

  首先,普洱茶具备多元之美,它的审美价值是多样的而非一尘不变的。就如过去,人民的着装都是灰色的,以中山装为主,超短裙鲜少出现,更不用提比基尼。这种多元之美由地理环境成就,如今市面上许多普洱茶的包装上标注着“一山一味”,顾名思义一座山就是一个味道,每一个茶山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土壤,成就茶的风格。如果你是位温柔的女士,也许会爱喝景迈茶,如果你是位抽烟喝酒的男士,也许会选择易武或者班章。景迈茶的阴柔,班章茶的霸气就是其地理特点决定的。而这种多元之美是其他茶类所不具备的。比如湖南的黑茶和广西的黑茶其实是一样的滋味。曾经有位马来西亚茶友赠送给我一款70多年的黑茶,汤色依然美艳,滋味依旧舒服,却有一股淡淡的酸味,这是黑茶的通病。再过些时候,我们会计划一个茶山行,带大家到各个茶山去亲自体验“一山一味”。普洱茶的多元之美还体现在茶性上,这也是比较根本的东西。试问,有什么茶类能像普洱茶这样,既有很多矛盾的东西,能辩证的统一在一起。生茶和熟茶,新茶和老茶,古树茶和有台地茶,手工茶和机制茶,纯料茶和拼配茶,任何一种概念放在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当中都是不成立的。因此,只有普洱茶拥有这些对立、统一、辩证的风格。多元之美的优势在于,它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的审美需求和消费需求。

  其次,普洱茶具有变化之美,这也是其它茶类难以比拟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我们也喜欢新鲜的变化的事物。普洱茶的变化之美体现在颜色、汤色、香气和口感上,这些变化都有规律可寻。普洱茶存放在不同的地方会变化出不同的风味,往往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惊喜。普洱茶的变化就如孩子的成长,少女的成长,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美。一饼普洱茶从新茶变成老茶,是一个令人极其享受的过程。其他茶类,如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和白茶,其中只有白茶和黑茶,可以谈及变化之美。绿茶是非发酵茶,炒青时的状态就决定了其最终的风格,更无法谈及存放与变化。而普洱茶因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形成了其后期令人迷恋的变化之美。

  最后,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即普洱茶具备包容之美。我们常说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我们有时会用台地茶与古树茶来比喻一个人的能力与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讲,普洱茶的茶性性温味厚,既不偏热性,也不偏温性,更不偏寒性,能适应很多人的体质,无论男女老少,身体强弱都能喝。如果你坚持喝绿茶,哪怕是最好的龙井,每天喝三杯,连续喝一个月也许你的胃就会承受不了。但如果是普洱茶,我们可以天天喝,时时喝。我自身对于喝普洱茶唯一的纠结在于,结束一天漫长的工作回到家里既想睡觉又想喝茶,到底喝还是不喝to be or not to be?往往最后还是决定喝一口再睡,不喝睡不好。另外一个例子也是我的亲身经历,从2007年至今我从未患过感冒,而且经常吃路边摊烧烤,从未出现肠胃不适,因为普洱茶将我的肠胃调理得很好。另外,普洱茶的包容之美还体现在其形状上。我们可以将其做成散茶、饼茶、砖茶。但试想一下,要把红茶压成饼就会很困难,龙井也无法实现。

  如今,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追求审美多元的时代,普洱茶正好能满足了人们身体健康与精神追求的需求,因此10多20年来,普洱茶才能得以发展迅猛。然而,普洱茶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未来它还将经历两次高峰。第一次高峰是喝懂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怎样才算喝懂?曾经,我在一个讲座上提到过: 如果你喝普洱茶只注重口感,说明你还没有喝懂。只有你注重体感了才算喝懂了普洱茶。如若我们喝普洱茶像绿茶、红茶、乌龙茶一样仅仅停留在香气口感上,恕我直言,这样不算入门。在中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人喝绿茶红茶, 还有一些人喝可乐,另外有一些精英分子只喝几十块钱一瓶的来自喜马拉雅的山泉水。这种喝法极容易患肠胃疾病。但我从未见过一个人喝懂了普洱茶,又重拾对绿茶或者铁观音的热爱。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普洱茶在未来可能成为中国茶文化复兴道路上最强劲的主力军。

标签: #普洱茶 #中国 #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