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包装
“马三” 是用来包装普洱茶最里边的那层白色的绵纸。这种绵纸,迄今为止世界上仅中国生产,并且是我国傣族少数民族的纯手工工艺制品。傣语称其为:“埋沙”、“洁沙”、汉语音译为 “马三”。
❶ “马三” 来自于构树皮:
“马三” 是用 “构树” 皮中的纤维层制作的。
❷ “构树” :
是我国分布很广,较普遍的一种植物,别名为: “褚桃”。是一种落叶乔木,为强阳性植物,适应性特强,生命力极强。“构树” 具有速生速长,分布广阔,易再生易繁殖,含热量高,轮伐期短,等优点。“构树” 树皮呈暗灰色,小枝密生柔毛,树皮平滑柔润不易开裂,全株含乳汁。在我国的温热带均有分布,不论平原,丘陵,山地,都能生长。
❸ “构树” 全身是宝:
“构树” 的叶片是极佳的猪饲料;树层纤维柔软具弹性,制作出的绵纸洁白柔顺;根与种子都可入药;流淌出的白色树液可治皮肤病,经济价值极高。
普洱茶的包装
云南省临沧市的孟定镇,民间手工造纸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迄今为止,仍保留着东汉时期的造纸工艺,是传承最为完整的手工造纸工艺。2006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临沧市的孟定镇,有一个最具民族文化底蕴的傣族手工造纸村 “芒团” 村。这里已经有500多年的手工造纸历史,有 “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 的美誉。“芒团” 因盛产白棉纸而闻名,这里家家户户手工造纸,家家户户掌握造纸技术,全村近三分之一户常年从事白棉纸生产,年产白棉纸达60万张。
普洱茶的包装
❶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只传女不传男:
千百年来,傣族少数民族的手工造纸技艺,只传女不传男。在整个手工造纸工艺流程中,无论是轻体力还是重体力,从浸泡,蒸煮,捶打,抄纸,砑光,全部都由女人来完成。
❷ 傣族手工绵纸的特点:
● 坚韧洁白:坚固柔软光滑,洁白无瑕。
● 柔韧性极好:不脆极富弹性,抗拉力比普通棉纸更强大。
● 清新优雅木香味:有一股淡淡优雅的木香味,香气不易挥发走香,保留持久悠长。
● 防腐防蛀: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不易遭虫蛀腐烂。
● 久存不陈:能够保留很长的时间。缅寺里用此纸张书写的经文,保留了数百年,至今还在使用。
普洱茶的包装
● 采料: 到了每年的7~9月间,就是临沧市孟定 “芒团” 村的傣族少数民族开始制作 “马三” 的季节了。
先用刀剥下 “构树” 主干及支干上的皮,再将皮的绿色表层去掉,取其中间纤维部分。
● 晒料: 将剥好的构树皮挂在室外,晒干后备用。
● 浸泡: 将干构皮置于清水中浸泡,直至干构皮吸足水分,完全软化为止。
● 上灰碱化: 将草木灰用细筛过滤,去除杂物。然后将发好的构皮埋于草木灰中,让草木灰均匀地附着在构皮上,使构皮得到充分的碱化。
● 蒸煮: 将已经上灰的构皮置于锅中,用中火蒸煮10个小时左右。
● 洗涤: 将煮透了的构皮放入清水中,去除杂质及灰尘,漂洗干净。
笋壳
● 捣浆: 将漂洗干净后的构皮置于石墩上,用木槌反复捶打,使原浆淅出凝结,成为浆状。
● 浇纸: 在纸床中注入七分满的清水,将纸模放入并用石块固定好。再加入适当分量的纸浆,用双手搅拌均匀后,再用木棒均匀拍打,待纸浆全部沉淀到白纱布上后,再移开石块,慢慢倾斜纸模,让水滤干。
● 晒纸: 将纸及纸模一起抬到阳光下曝晒。
● 砑光: 当纸晒到七八成干的时候,用一个光滑完整的瓷碗,轻轻打磨纸模的背面,让紧附在白纱布一面的纸,更加光滑更有色泽。
● 揭纸: 纸晒干后,先用手撕一个角,用光滑的揭纸木刀轻轻揭下整张纸,然后按要求折叠打捆,就是 “马三” 的成品了。
普洱茶的包装
❶ “竹箬” 是纯天然的包装材料:
“竹箬” 就是竹笋退下的外皮,俗称:“笋壳” 。其质地较结实厚硬,是纯天然的包装材料。用 “笋壳” 包装的普洱茶:即结实耐磨耐碰,便于运输;又通风透气,不会产生霉变;还有遮挡强光,避免氧化的效果; “笋壳” 还具有清新淡淡的竹香,能够隔除异味。
❷ “笋壳” 用来制作普洱茶的外衣:
在制作普洱茶时,人们采用当地盛产的野生大毛竹来制作 “笋壳”。它叶型细长,质感细腻,表面反复揉搓不开裂,且具有防潮透气,清香清新等优点,便成为普洱茶整筒打包的首选。
当每年的春夏季节时,竹林中有许多笋皮老化,会成片成片的自然剥落,于是茶农们便将其收集起来,满车整车地运回家中,先清洗干净,然后进行烘干压铸定型后,便成为普洱茶纯天然的包装材料了。
普洱茶的包装
❶ 采用 “马三内衣,笋壳外衣” 的包装方式,使普洱茶具有:质朴接地气;古香古色,如艺术品般让人喜爱;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经济实惠。
❷ 傣族 “马三” ,历史悠久,工艺复杂,质量上乘。
❸ “笋壳” 外衣,结实耐用,透气性,避光性,除异味性,清鲜木香味,最为适合用来打包普洱茶。
(感谢关注头条号:风轻云淡高山流水2900)
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