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形状_普洱散茶、砖茶、饼茶、沱茶的来历

粤湘源 12 0



  依照以前的说法,一二级作散茶,三四级作沱茶,七八级作饼茶,九十级作砖茶,然至如今,其外形与质量早就无关了,散、砖、饼、沱茶都有原料级别之分。经过对各种存储条件下的茶品进行审评,得出判断:紧压茶在水分保持、香气保持和熟化程度上都较散茶更好。所以,目前市面普洱茶已紧压茶为主,散茶点缀。以下主要介绍砖、饼、沱茶。

普洱茶的形状_普洱散茶、砖茶、饼茶、沱茶的来历

  紧压茶诞生的初衷是为了便于运输,上百年前,普洱茶就在茶马古道上流通着。紧压是普洱茶重要的外形特征,最常见的形制莫过于“砖、饼、沱”。

  一、普洱茶砖:

  普洱砖茶是以晒青毛茶或普洱熟散茶为原料,经蒸压成长方或正方型,似“砖块”的茶叶成品。茶砖出现于光绪年间(一说可以追溯到唐朝);一开始人工压制,后来逐渐采用水力压机和蒸汽机加工。建国后,普洱砖茶的生产主要安排在昆明茶厂和下关茶厂,分生熟两种,昆明茶厂的7581和下关茶厂的边销砖。

  并非只有普洱茶有“砖”的形状。比如创制于1860年的湖南安化的伏砖茶;湖北的老青砖(红茶制成);四川雅安的康砖茶等。

  二、普洱茶饼:

  又称“圆茶”。一般白绵纸包装,7块1筒,又名“七子饼茶”。传统饼茶每饼净重357克,直径19cm—21cm,中心厚度2cm,边缘厚1cm。这样的外形设置,一则是便于运输,二则是便于计算重量。一饼357克,一筒357克*7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另外“七”寓意“多子多福”。

  七子的规制起自清代。当时有小五子圆茶、七子圆茶、八子圆茶等,比较混乱,清政府规定了云南藏销茶为七子茶。19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改“圆”为“饼”,形成了这个吉祥的名称“七子饼茶”。

  三、普洱沱茶:

  外型呈碗臼状,俗称“碗碗茶”,最早源自景谷姑娘茶,1902年被大理永昌祥茶庄发扬光大,成为“下关沱茶”的前身。当时沱茶多销往川藏,即“沱江水泡下关茶”。一说“沱茶”之名便源自“沱江”之“沱”。传统制法每沱100克250克500克不等;90年代初,开发出3克和5克的迷你小沱。

标签: #饼茶 #外形 #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