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膏学堂 30讲 |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粤湘源 9 0



  科/普/时/间

普洱茶膏学堂 30讲 |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贡润祥普洱茶膏,为普洱茶精粹品,完整保留普洱原叶有益物质,科技剔除农残重金属、多余氟含量,是大健康时代不可或缺的安全、健康、便捷、好喝的优质茶饮!

  话说南北朝时期,

  只有文人才嗜好喝茶。

  不吃羊肉爱喝牛奶,

  天天吃炖鲫鱼喝清茶。

  生活过得是相当滋润。

  不过,这个时期,茶与其说是饮品

  不如说是——蔬菜。

  熬茶汤就像熬菜汤,把采下来的细小茶叶往下面这个这像锅一样的茶缶一扔,等茶叶熬得混混稠稠的,就盛到饭碗里喝,还要调味,放上葱片姜片橘子皮,怕苦就再加大枣薄荷,囫囵一煮便完成了。

  南北朝时期釉陶茶缶

  “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

  ——唐朝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

  这种煮茶方式一直延续到了中唐时期,

  一个人的出现,

  改变了茶的制作方式,

  并且让茶真正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公元733年,

  竟陵(今湖北天门市),茶圣陆羽出生了。

  陆羽满三周岁后,父母便将他遗弃在路边。

  从这一刻起,

  就注定了陆羽坎坷漂泊的命运。

  陆羽先被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拾得。

  后被送去当地儒士李公代为抚养。

  改名为“李季疵”。

  “(陆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

  ——《陆文学自传》

  李氏夫妇有女,名为李季兰,

  没错,就是中唐诗坛上那位最富盛名的

  女冠诗人,女道士,

  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李季兰幼时“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

  ——《唐才子传》

  少年时代,

  两人一起学习,一起玩耍。

  似乎嗅到了爱情的味道~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天生···

  没有一对!

  陆羽七八岁时,

  李氏夫妇带着李季兰回到了故乡湖州,

  把陆羽送回寺庙。

  接下来,就是一个少年的叛逆史。

  智积禅师耐心劝导陆羽皈依佛门,

  陆羽不依,

  当和尚,不入佛门?

  当和尚,不潜心佛学?

  这可怎么得了!

  说理不行,那就体罚吧。

  于是禅师安排陆羽去做,

  洗厕所,扫寺庙,牧牛等脏活苦活,

  令人意外的是,

  身体的疲累未改变陆羽对诗书的向往。

  ↓↓并发出以下感叹↓↓

  “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陆羽

  少年陆羽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

  但可以肯定的是,

  绝对不是当和尚。

  智积禅师对自己有救命之恩。

  正面冲突是不行的,

  拗不过就,

  跑!

  天无绝人之路,

  陆羽找到一份演员的工作。

  他长得并不算帅气,

  所以从来没做过男主角,

  机灵滑头的丑角倒是被他演得入木三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丑角陆羽得到名臣李齐物的赏识。

  借此机会,陆羽便进入了进入了火门山邹老夫子门下受业七年,系统学习诗词。

  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大唐诗词极盛,诗坛群星闪耀,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才华,出身,仕途,

  这些困扰着年轻气盛的陆羽。

  郁郁不得志的陆羽并不知道,

  命运给他安排了另一条道路。

  从火门山下来之后,

  年仅十九岁的少年陆羽便心无旁骛,

  投入到对茶事的研究考察工作中去。

  “不羡黄金盏,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六羡歌》

  “安史之乱”后,

  陆羽一路考察茶事,

  辗转来到湖州,

  从此定居于此。

  起早贪黑,跋山涉水,

  以茶民为友,以茶叶为伴,

  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充实《茶经》的写作。

  十余年过去了,

  《茶经》腾空出世,

  笔法精炼,内容全面。

  可借此一窥茶圣情怀和茶道精神。

  陆羽是茶叶界当之无愧的KOL和文案大师,

  《茶经》一出,

  饮茶便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可见,陆羽带货能力一流。

  “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鬻茶之家,陶其像置于锡器之间,云宜茶足利。”

  ——赵磷《因话录》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宋代诗人梅尧臣

  陆羽也是行走的水质检查仪,

  说有一次,

  当众辨别了江心之水和江边之水。

  味觉极其刁钻。

  除了陆羽过硬的业务能力。

  八卦具有好奇心的小编还想了解下

  名人的感情史。

  这一查,我就震惊了。

  咳咳,掉线几十集的女主终于上线了。

  镜头切回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后,

  陆羽离开了家乡竟陵。

  一路漂泊,来到了湖州,

  在这里,见到了小时候的玩伴李季兰。

  此时的李季兰,

  已经出落成眉目如画的娇俏女子。

  ↓↓大概长这样↓↓

  季兰,名冶,以字行,峡中人,女道士也。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唐才子传》

  陆羽有意追求李季兰,

  有阵子李季兰生病了,

  他立刻端汤送药、殷勤相伴。

  殷勤到好友皎然都找不到他。

  我想这就是见色忘义情深义重之人吧

  皎然还写了首诗说这事儿······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李季兰知晓陆羽的好意,

  写了首诗作答谢。

  湖上卧病喜陆羽至

  李季兰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

  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他乡重逢/郎才女貌/天生···

  还是没有一对!

  李季兰心有所属,

  并不钟意陆羽。

  令人意外的是,

  陆羽的情敌不是别人,

  正是皎然。

  不过

  女有情,郎无意。

  皎然婉拒了李季兰。

  真是一场遗憾的三角恋啊~

  走进人生后半场的陆羽,

  未娶妻,也无子。

  《茶经》是陆羽一生智慧的结晶。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

  ——唐代诗人耿湋

  《茶经》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茶经》中,记载了茶叶的“膏化”现象。这是历史文献中较早出现茶叶“膏化”现象的记载,距今已经一千两百多年。茶叶的“膏化现象”是“茶膏”作为一款产品的雏形,是“茶膏”诞生的历史发端,“茶膏”发展史由此开始。

  “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臧,存于口诀。”——《茶经》

  贡润祥普洱茶膏传承了普洱茶膏的发展的历史,把中国茶膏产业发展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和历史时期。

  贡润祥普洱茶膏凝积数十倍普洱原茶精华,茶多酚、儿茶素、茶褐素、有益酶、氨基酸等物质比例达

  到平衡,调节身体内在,是安全、健康、方便、好喝的茶膏。

  取普洱养生精华

  经典饮品新主张

  茶香自然流转,独沁心脾。

  细品醇和细腻,

  余韵悠长。

  心怀美好,

  一盏茶膏,

  敬友敬己敬生活!

  邂逅茶膏之美,

  沉醉生活大境。

标签: #陆羽 #禅师 #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