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苏州,发现居然有这么多奇葩地名

粤湘源 13 0



  苏州的地名都起得讲究。

暴走苏州,发现居然有这么多奇葩地名

  比如桃花坞、丁香巷、七里山塘、香雪海……将雅致与书卷气浸润进一街一巷,读来口齿生香,令人遐想。

  但也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地名,让人摸不着头脑。

  今天就来分享苏州的那些奇特的地名!你是否也好奇过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

  甪直

  这两个字,外地人99%读不准发音,读成“用直”的来举个手!

  甪,正确读音为[lù],在现代汉语里,这个字只用于地名中。

  甪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古镇邻近澄湖、独墅湖、金鸡湖、淀山湖、阳澄湖等群湖,素有 “六泽之冲”之称,故当地人称为“六直”,“甪”“六”在吴语中谐音,后来就成了“甪直”。

  第二种说法:古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有如“甪”字,故称“甪直”。

  第三种说法:传说古代有独角神兽名“甪端”,它巡游神州,看中了此地,来到这里就不走了,并且带来了祥瑞,从此当地风调雨顺,人们为感谢神兽故称“甪直”。

  总之,甪直是一个有历史有传承的古镇,下次见到它,别读错了~

  太监弄

  太监弄,是观前街一条美食集中的小巷弄,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还真是跟太监有关。

  相传历史上这里曾居住过京城来苏的太监,在此督办采买宫廷所需的丝绸、工艺服饰等物资,时间长了,这条巷子就被叫做太监弄了。

  苏州话里有“吃煞太监弄”的说法,因为这里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就是美食一条街,菜馆酒馆茶馆遍地,小吃美食云集。

  苏州人到观前街总要去太监弄走上一圈,吃点小吃点心,买上些吃食带回家慢慢享用。

  酱油弄

  酱油弄,是平江路上一条很短的支巷,不过两三百米,隐于深巷之中,因为背街,更显安静。

  酱油弄的名字,一听就是很接地气,可能这里以前有酱油作坊,或者是卖南北货的地方,叫顺口了,口头禅就成了正经巷弄名。

  仓米巷

  仓米巷、酱油弄,还有醋库巷,流露出柴米油盐的家常味道,是苏州市井生活的真实一面。

  仓米巷隐藏在人民路饮马桥北,据说南宋时平江府的粮仓就在这条街,后来就成了“仓米巷”。

  不过让仓米巷在苏州一众小巷里脱颖而出的,是一本书《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第一记《闺房记乐》中记载了沈复和芸娘迁往仓米巷后的生活。他们把仓米巷的小家取名为“宾香阁”,二人过着柴米油盐,精打细算的日子,想着以后要是有机会,买上十亩菜地,种植瓜果蔬菜,一个画画,一个刺绣。

  粗茶淡饭、柴米油盐,大概才是爱情和生活的本真模样。

  占鱼墩

  占鱼墩位于阊门外,现在是个街心公园,公园里有石路百年史壁画砖碑文化墙、盛宣怀铜像、塔钟等,记录了阊门过往的繁华历史。

  占鱼墩原来是个地名,因为土墩形似鲇鱼而得名。虽然是鱼米之乡,但在苏州的地名中,以鱼命名的却非常少见。

  混堂巷

  混堂,就是专供沐浴的场所,老苏州人的传统:“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先孵茶馆,再孵混堂。

  苏州以混堂命名的地名真有不少,混堂巷、混堂弄,大概这些地方,以前集聚了很多浴室。

  旧时混堂里不仅有捶背、扦脚、推拿、剃头等服务,还有小商小贩出售生梨、青橄榄等小吃点心。老苏州都喜欢泡混堂,驱寒解乏,舒筋活血,喝茶看报,吹牛聊天,好不惬意。

  穿心弄

  穿心弄,位于同里古镇,走在弄子里,的确有“一箭穿心“感,太窄了!只能一个人小心翼翼地通过,体型如果庞大点,估计都挤不过去。

  这条小巷下面都是青石板,走过去,空空作响,所以小巷又叫“响板巷”。

  地名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地名里,能发现许多有趣的故事。

  你走过的街巷里,有没有奇特的名字或者有趣的故事,欢迎分享。

  图:苏茶网、摄图网

  “

  送尔姑苏客,沧波秋正凉。

标签: #地名 #苏州 #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