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宜兴 德化 歐洲 大家都爱梅花纹

粤湘源 11 0



  明末清初 贴花圆壶 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收藏

梅花三弄|宜兴 德化 歐洲 大家都爱梅花纹

  1652 宜兴窑壬辰仲秋孟臣壶 W. M. Robertson收藏,引自K.S.LO, 1986

  从以上图表可以观察出:贴花折枝梅纹在明代便可见于德化瓷器上;而明代万历时期,宜兴紫砂壶也将梅花纹纳入原本的装饰体系中;至于欧洲则迟至十七世纪末,荷兰首先成功仿制宜兴紫砂壶的同时,也复制了梅花纹,此后英国、德国等地才陆续出现折枝梅纹,但此时的梅花纹已产生变异,只在「折枝」的概念下转化为欧陆审美风格(参见表三《各地贴花折枝梅纹摹移对照表》)。

  以下进一步说明于后:

  德化位于福建中部,由于地处东南沿海,自宋代以降,德化窑所产瓷器便乘地利之便,从泉州港输出外销世界各地,即便在明末时期泉州港衰落,但临近的厦门港随即起而代之,因此德化瓷器的外销数量极为可观,被西方称为「Blanc de Chine,中国白」,在中国陶瓷外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同其他外销陶瓷一样,若干德化瓷器进入欧洲后,被当地工匠以金银饰加以改造,有的是以欧洲的审美观,添枝加叶地予以美化装饰(表一,13),有的是对其流嘴的实用功能强化(表一,16),若干陶瓷更可能是在受损补缀时,重新予以镶饰的(表一,12)。

  明代所生产的德化白瓷,尤其是明代中晚期以迄清初,有相当数量以折枝梅纹作为主要装饰,它不但出现在酒壶、茶壶上,也出现在碗、盆、罐等各类器皿上,著名的犀角型梅花杯(表一,8-9)更成为典型之作。

  据刘幼铮先生的研究指出:梅花题材在德化白瓷上出现的时间跨度长达四百年,且在各类装饰题材中占了最大的份额。该研究统计了具梅花图饰的德化器物247件,发现其中的57.8%,共143件与茶饮器具有关。(注1)梅花斗霜抗严,冰肌玉骨,高洁清幽,自来被喻为高尚品格的象征。茶能静心宁神,恬澹修德,是修身养性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梅花与茶具的结合确是十分符合中国的审美与哲学思想。(表一,3-7)该研究也指出:德化白瓷梅花纹的装饰技法以贴塑最大宗,占172件;另外模印占66件;雕绘线刻等9件。

  宜兴位于江苏,地处太湖西滨。自明代中晚期起,宜兴紫砂壶便为世人称誉,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宜兴茶壶虽非瓷器,但在明清的陶瓷外销大潮中,非但没有缺席,而且对欧洲陶瓷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西方学者史宾勒(F.St.G. Spendlove)曾说:「宜兴火石器(Stonewares of I-hsing)是少数能在欧洲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国陶瓷类别。」(注2)从传世的中西陶瓷看来,这个影响或许并不长久,但确实存在。宜兴陶器输入欧洲的管道稍异于瓷器,它除了极少数是由东印度公司正式购入外,主要是透过船长及高阶船员的私人经营,小批量地运往欧洲。

  在欧洲博物馆的宜兴窑藏品中,目前所知最早的是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The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所藏,据收藏清单标明是1607-1611年(明万历晚期)为哈布斯堡君王(Habsburg emperor Rudolf II 1552-1612)所收藏的一壶一杯(注3)。该壶失盖,身为海棠式,以掺有熟料的朱砂为胎,工艺较为粗放,但烧结得宜,浆面润泽。壶身饰有海棠花纹(表一,17)。

  另一件为侈口直式茶杯,用泥较次,器表略粗糙,未见明针工作痕,器身贴饰折枝梅纹一组,工艺略粗放(表一,18)。整体而言,该一壶一杯应非同一套茶具。

  目前看来,贴饰有折枝梅纹的销欧紫砂壶普遍年代较早,除了奥地利维博所藏外,其他主要有:

  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藏「天启丁卯年友善堂孟臣制」紫砂壶(表一,19),壶底纪年为明天启七年(1627)。

  欧洲W. M. Rorertson藏「壬辰仲秋荆溪惠孟臣制」紫砂壶(表一,23),壶底纪年为清顺治九年(1652)(注4)。

  丹麦哥本哈根国立博物馆(The Royal Curio of the Danish Court in Kopenhagen)藏紫砂双流壶(表一,22),其建册入档日期,不晚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注5)。

  除了梅花纹,特定时期偶见松枝纹 成阳基金会藏

  乌斯特兰号(the Oosterland)出水残壶

  康熙朝是紫砂外销的全盛时期,亦常见折枝梅纹,较重要的有康熙36年(1697)沉没于南非开普敦外海的乌斯特兰号(the Oosterland)出水残壶(表一,28);

  此外十七世纪荷兰画家罗斯崔坦(Pieter Gerritsz van Roestraten,1630-1700)的静物画作中,亦屡屡出现带有梅花纹的紫砂壶(图4)(表一,29)。

  Pieter Gerritsz van Roestraten,1630-1700

  Pieter Gerritsz van Roestraten,1630-1700

  Pieter Gerritsz van Roestraten,1630-1700

  整体而言,在各式外销贴花紫砂壶中,独立的折枝梅纹出现的时期,至迟可溯至明万历中晚期,康熙期最盛,初期是以折枝梅花的独立主题存在,壶盖一般贴饰杂宝纹,但很快地,梅花纹就被其他吉祥纹饰统合融入,以更复杂、更强烈的中国趣味迎合西方「中国热」(Chinoiserie)的市场取向。(注6)

  (未完,待续)

  本文是笔者半年多以来,在[今日头条]〈黄健亮X紫砂正能量〉发出的第九十一篇文章,随着中心读者的累积凝聚,也是应读者要求,未来将陆续和读者谈一些紫砂进阶的课题。本次〈梅花三弄〉系列稿三篇是改写自笔者论文,原题为〈早期外销紫砂壶的折枝梅纹初探〉,(刊于2011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紫砂意象--紫砂艺术学术研讨会》)。文长,酌分三期发表。(前篇请见http://www.toutiao.com/i6409801647320465921/)

  (注1)刘幼铮,《中国德化白瓷研究》,页71-82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注2)F.St.G. Spendlove, The Stonewares of I-hsing and their European Relations, p134-136, Antiques, LXVⅢ/2 ,1955

  (注3)Seipel Wilfried, Exotica,Portugals Entdeckungen im Spiegel furstlicher Junst-und Wunderdammern der Renaissance, p271-272,Kunsthistorishces Museum Wien, Skira, Italy , 2000

  (注4)关于以上两壶的详细讨论,详见黄健亮,〈惠孟臣及孟臣壶初探——从一批纪年干支款紫砂孟臣壶探讨惠孟臣及其作坊〉,《荆溪朱泥》,页8-21,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0

  (注5)Eva Stroeber,〈欧洲的宜兴紫砂器〉,《紫玉暗香—南京博物院紫砂珍品联展》,页150,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注6)销欧紫砂器的风格可分为(1)纯粹中国本土风格的茶壶(2)迎合欧洲装饰品味的宜兴壶。后者又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型是在传统茶壶形制上进行「中国品味」装饰。第二类型的纹饰更为繁复,用以迎合欧洲品味。详见黄健亮,〈十七、十八世纪外销欧洲紫砂壶的风格与特征〉,《紫玉暗香—南京博物院紫砂珍品联展》,页169-177

标签: #宜兴 #折枝 #梅纹